一种履带式行走轮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33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行走轮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底盘,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履带式行走轮包括主体支撑架、平衡式悬挂构件、弹性件和履带;平衡式悬挂构件包括平衡杆和平衡臂,平衡臂为V型结构,并与平衡杆铰接,在平衡杆和平衡臂之间固定的弹性件,能够为支重轮提供预压力,当控制主体支撑架进行摆动时,由于重力的不平衡分配,平衡臂会按预设的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向前摆动,动力可以提供有效的攀爬力,提高越障能力;机器人底盘包括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履带式行走轮和监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控制,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同时能够提升巡检工作效率,提升越障能力,满足不同的巡检要求。不同的巡检要求。不同的巡检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行走轮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底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履带式行走轮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底盘。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巡检机器人,在马道场景下不能很好的完成相关的巡检任务,通常情况下,巡检机器人按驱动方式分为轮式和履带式(特殊的轨道式由于与本方向差异过大不做讨论);马道巡检对机器人越障性能及尺寸要求严格,需满足越障高度200mm时,车长不得超过750mm,转弯半径不得超过250mm,且车高不得超过600mm以确保机器人在马道局促的空间内能正常运行,目前传统结构的巡检机器人其主要越障方式是通过动力和自身车长和车高所带来的中心优势进行障碍翻越,经过理论计算若采用传统设计越过200mm障碍时,车长若为750mm,重心高度(重心其他位置位于几何中心)不得超过95mm,这使得底盘无法布局,相应的若加高重心则车场必须超过750mm,而排爆机器人使用的履带肢摇臂又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不利于产品化。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巡检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增加越障能力,能够满足巡检需求的机器人底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行走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履带式行走轮,包括:
[0007]主体支撑架;所述主体支撑架两端安装有行走轮组;
[0008]平衡式悬挂构件;所述平衡式悬挂构件包括平衡杆和平衡臂;所述平衡杆垂直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撑架中部底面,所述平衡臂为V型结构,并通过转轴与所述平衡杆底部铰接;所述平衡臂两端安装有支重轮;
[0009]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固定在所述平衡杆和所述平衡臂之间;
[0010]履带;所述履带套设在所述行走轮组和所述支重轮外侧。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履带式行走轮中,平衡臂为V型结构,并与平衡杆铰接,能够实现整个履带式行走轮在平面内
±
90
°
的摆动,在平衡杆和平衡臂之间固定的弹性件,能够为支重轮提供预压力,在平时行走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可平稳行驶;同时行走轮组的轮心要高于障碍物,能够提供有效的越障接触角,当控制主体支撑架进行摆动时,由于重力的不平衡分配,平衡臂会按预设的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向前摆动,动力可以提供有效的攀爬力,提高越障能力。
[001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履带式行走轮中,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环形圈的中孔套设在所述转轴外侧,且所述扭簧的扭臂通过固定器分别固定在所述平衡杆和所述平衡臂两侧的臂杆上。扭簧的设置能够为平衡臂提供预压力,能够使支重轮在越障时更好的进入
预设的支撑位置,提高越障能力。
[00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履带式行走轮中,所述扭簧的数量至少为一对,一对所述扭簧对称固定在所述平衡杆和所述平衡臂两侧的臂杆上。扭簧的数量可依据设备本身的重量进行增减。
[00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履带式行走轮中,所述行走轮组包括驱动轮和导向轮。
[00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履带式行走轮中,所述主体支撑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升降导杆机构;两个所述升降导杆机构上均安装有张紧轮。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底盘,包括车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履带式行走轮和监测系统;
[0017]所述车体内部集成有动力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动力模块为所述行走轮组和所述主体支撑架提供动力;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主体支撑架的摆动角度;
[0018]所述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外界环境并将监测信息反馈至所述控制模块。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底盘中,动力模块为行走轮组和主体支撑架提供动力,履带式行走轮为车体提供支撑和行走的传动,能够实现在不同地形上的行走,同时通过使用能够摆臂的平衡式悬挂构件,能够有效的改变机器人在越障时的重心位置,结合弹簧预力平衡式悬挂,能够使支重轮在越障时能够更好的进入预设的支撑位置;控制模块能够依据监测系统反馈的监测信息,对主体支撑架的角度进行调整,能够在满足小尺寸机器人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机器人的越障能力;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同时能够提升巡检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能够满足不同的巡检需求,使用范围广泛,便于推广。
[002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机器人底盘中,所述履带式行走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履带式行走轮两两对称的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两侧。共四条履带的行走系统,每个履带式行走轮均具有驱动能力,能够在
±
90
°
的范围内实现摆臂。
[002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机器人底盘中,所述监测系统包括监测云台和激光雷达。监测云台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图像采集,激光雷达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并且具有障碍物高度检测功能,辅助机器人对履带行走轮的角度进行控制。
[002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行走轮及具有其的机器人底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主体支撑架的摆动使得整个履带式行走轮实现平面内
±
90
°
的摆动,使用能够摆臂的履带有效的改变机器人在越障时的重心位置,通过至少一对扭簧的对称布置,能够为支重轮提供预压力,能够使支重轮在越障时能够更好的进入预设的支撑位置,从而保证在小尺寸下,极大地提高机器人的越障能力。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监测云台的设置,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图像采集,激光雷达的设置能够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并且具有障碍物高度检测功能,辅助机器人对履带行走轮的角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履带式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扭簧与平衡杆和平衡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衡杆和平衡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器人底盘平稳行走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器人底盘越障(平衡臂上安装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器人底盘越障(平衡臂上未安装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器人底盘越障攀爬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
[0035]1‑
主体支撑架;
[0036]2‑
平衡式悬挂构件;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架(1);所述主体支撑架(1)两端安装有行走轮组;平衡式悬挂构件(2);所述平衡式悬挂构件(2)包括平衡杆(21)和平衡臂(22);所述平衡杆(21)垂直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撑架(1)中部底面,所述平衡臂(22)为V型结构,并通过转轴(23)与所述平衡杆(21)底部铰接;所述平衡臂(22)两端安装有支重轮(24);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固定在所述平衡杆(21)和所述平衡臂(22)之间;履带(3);所述履带(3)套设在所述行走轮组和所述支重轮(24)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4);所述扭簧(4)环形圈的中孔套设在所述转轴(23)外侧,且所述扭簧(4)的扭臂(41)通过固定器(42)分别固定在所述平衡杆(21)和所述平衡臂(22)两侧的臂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4)的数量至少为一对,一对所述扭簧(4)对称固定在所述平衡杆(21)和所述平衡臂(22)两侧的臂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域辰刘凤华刘伯奇孙仕勇冯海龙刘凤霞陈侣宏胡海天王博吴笑雷沈毅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铁科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