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洪奎专利>正文

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194 阅读:4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苦参,0.175-0.185;白癣皮,0.115-0.125;黄柏,0.115-0.125;地肤子,0.145-0.155;蛇床子,0.115-0.125;土茯苓,0.115-0.125;杏仁,0.115-0.125;枯矾,0.055-0.065;煎煮及用法:以上各组分按比例称量,文火水煎二次,过滤去渣取药汁,用药汁对患处熏洗,或用药汁将纱布浸湿,外敷患处,每日2-3次,7日为一个疗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对疱疹病毒、真菌感染、球菌感染、丹毒及致敏物质所致的皮炎、湿疹等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无副作用,安全可靠,是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及致敏物质所致皮肤病的一种有效外用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属于中医药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由于多种原因而受到病毒、真菌及球菌感染的侵害,引 起疱疹、头癣、体癣、脓疱疮疖等各种皮肤疾病。用已有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这些疾病, 一般都是治疗周期长,费用很高。比如用普通的西药治疗,只能治表,暂时缓解病痛,而 不能彻底根治,经常复发,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以克服已有治疗皮肤疾病的不足之处,采 用中药进行治疗,不仅治表,而且治本,并大大縮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费用,最大限度 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苦参 0. 175 — 0. 185白癣皮 0.115—0.125 黄柏 0. 115—0. 125地肤子 0. 145 — 0. 155 蛇床子 0.115—0.125 土茯茶 0.115—0.125 杏仁 0.115—0.125 枯矶 0.055 — 0.065煎煮及用法以上各组分按比例称量,文火水煎二次,过滤去渣取药汁,用药汁对患 处熏洗,或用药汁将纱布浸湿,外敷患处,每日2 —3次,7日为一个疗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对疱疹病毒所致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真菌感染所致 的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球菌感染所致脓疱疮、毛囊炎、疖肿、丹毒及致敏物质所致的皮炎、湿疹等都有很好的疗效。用本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熏洗或者纱布 湿敷,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安全可靠,是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及致敏物质所致皮肤 病的一种有效外用药物。具体所示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苦参0.175.—0.185白癣皮0.115.—0. 125黄柏0.115-—0. 125地肤子0.145一 0. 155蛇床子0.115.—0. 125土茯苓.0.115—0. 125杏仁0.115—0.125枯矾0.055—0. 065煎煮及用法以上各组分按比例称量,文火水煎二次,过滤去渣取药汁,用药汁对患处熏洗,或用药汁将纱布浸湿,外敷患处,每日2 — 3次,7日为一个疗程。本专利技术解毒祛湿止痒汤的一个实施例为苦参 30克白癣皮 20克 黄柏 20克 .地肤子 25克 蛇床子 20克 杏仁 20克枯矾 10克将上述各组分称重后,用文火水煎二次,过滤去渣取汁,熏洗,或装袋(瓶)消毒备用。 使用时,用药液直接外涂,或用药液将纱布浸湿,外敷患处。每日2-3次,7日一疗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所用各组分中的苦参和黄柏,性苦寒,功用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为治湿疹要药。其中苦参兼能杀虫,治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疮。药理 实验证实苦参对多种皮癣真菌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阴道滴虫也有 一定抑制作用。临床可用于各种皮肤病及阴道滴虫,为方中君药。黄柏兼能治疮疡肿毒, 痔疮便血为臣药。其中的白癣皮,性苦咸寒,蛇床子,性辛苦温,二者均能祛风燥湿,治 疗疥癣、湿疮,皮肤痒疹。其中的地肤子,性甘苦温,功用利小便,清湿热,治风疹疮毒 疥癣,阴部湿痒,《本草原始》称地肤子能"去皮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现代医学报道 白癣皮、地肤子对真菌有抑制作用。蛇床子治疗急性湿疹性皮肤病疗效好。以上二味药, 为佐药。其中的土茯苓,性甘淡平,功用解毒除湿利关节,治脚气水肿、疗疮痈肿,风气 痛及风毒疮癣。其中的杏仁,《纲目》称能"杀虫、治渚疮疥,消肿、治头面诸风鼓疮"。 其中的枯矾,消痰燥湿,解毒杀虫,治痔疮疥癣,以上三味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 清热解毒、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临床应用的范围很广,凡是病毒、真菌及球菌感染性 皮肤病均可应用。现举病案数例,以资说明。1、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足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 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临床以簇集性水庖、带状排列、单侧 分布及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为特点。本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的功 效,能消肿止痛。用本方外涂或纱布湿敷,效果显著。病例王某某,女,56岁。左协肋部出现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疱疹两天,迅 速变为水疱,伴有剧烈疼痛,经某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治疗三天,未见明显好转。来诊,患者表情痛苦,水疱外围红晕,疱内有少量浆液,呈带状排列,累及面积约25X46cm。 经用本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用纱布湿敷,配合抗病毒药口服,次日痛止,水疱干涸结 痂,七日后痊愈。2、 湿疹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 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 一定关系。临床上以瘙痒著名,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 主,易反复,治疗上颇为棘手。因解毒祛湿止痒汤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采用解 毒祛湿止痒汤外涂和纱布湿敷,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病例董某,女,62岁,病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大腿股内侧多形性皮疹和少量丘疱 疹,伴剧烈瘙痒。多方治疗效果不显,要求中医治疗,察皮诊呈暗红色,融合成片,界不 清楚,有多处点状糜烂面及浆液渗出。诊为湿疹,经用本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纱布湿敷, 结合口服清热祛湿中药,两日后渗出停止,瘙痒减轻,两周结痂痊愈。3、 浅在霉菌病(又叫真菌俗称癣)主要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如头癣、手足癣、体癣、骨癣、指(趾)甲癣。因本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对真菌有抑制作用,用本方治 疗,疗效颇佳。现举足癣、甲癣二例。(1) 、足癣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是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多见于成年人,男女皆可罹 患,若未彻底治疗,常可迁延多年。依其皮损表现可分为三型,即鳞屑水疱型、浸渍糜烂 型、角化过度型。但三者可同时或交替出现,或以某一型为主。由于致病菌是毛癣菌属和 表皮癣菌属,其中红色毛癣菌抵抗力最强,不易治愈,且易复发,病变常迁延多年。用本 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治疗时,需坚持三一四个疗程,方可痊愈。病例王某,男,38岁。足间、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疱疹二年余,伴 有瘙痒,察疱疹有的聚集有的散在,壁厚发亮,局部微红,有白色脱屑,诊为足癣。经用 本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纱布湿敷,三个疗程,病愈,至今二年未复发。(2) 甲癣,俗称灰指(趾)甲甲癣,通常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所致。常继发于手、足癣,其致病菌与手、足癣基本 相同。病程缓慢,如不治疗,可多年不愈。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治疗,如能坚持治疗1一2个月,即可获得痊愈。病例于某,女,38岁。左手中指、无名指及足2、 3趾,指(趾)甲灰暗四年余,甲 板增厚,凹凸不平,甲板下有白色碎屑,与甲床分离,前缘如虫蚀状,残缺不整。手足均 有小疱疹,伴有瘙痒,诊为甲癣。用本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纱布湿敷,再用塑料包裹, 坚持一个半月,甲癣痊愈,至今三年余未复发。4、丹毒丹毒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 症,中医称为流火。诊断要点为起病急、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有时皮损中心区出现大、 小不等的水庖,疼痛及压痛明显。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解毒祛湿止痒汤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采用本解毒祛湿止痒汤纱布湿敷,有全身症状者,加用抗菌药物,水肿会很快消退,病告 痊愈。病例邓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其特征在于该解毒祛湿止痒汤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苦参 0.175-0.185 白癣皮 0.115-0.125 黄柏 0.115-0.125 地肤子 0.145-0.155 蛇床 子 0.115-0.125 土茯苓 0.115-0.125 杏仁 0.115-0.125 枯矾 0.055-0.065 煎煮及用法:以上各组分按比例称量,文火水煎二次,过滤去渣取药汁,用药汁对患处熏洗,或用药 汁将纱布浸湿,外敷患处,每日2-3次,7日为一个疗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洪奎
申请(专利权)人:姚洪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