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负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极活性物质和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小型、高容量的二次电池的需求提高。其中,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时记载为LIB)向电动汽车(EV)中的扩展正在急速发展,产业上的利用范围持续扩大。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广泛使用碳类的石墨活性物质(天然、人工),但石墨的理论容量密度低(372mAh/g),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构成技术的发展,电池容量的提高正在接近极限。
[0003]硅(Si)能够与金属锂形成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因此能够电化学地吸藏和释放锂离子。关于锂离子的吸藏和释放容量,形成Li
22
Si5时的理论容量为4200mAh/g,与石墨的负极相比,能够形成显著高的容量。
[0004]但是,伴随着锂离子的吸藏和释放,硅产生3倍~4倍的大的体积变化。因此,在进行充放电循环的情况下,由于反复进行膨胀收缩,硅崩解而微粉化,存在无法得到良好的循环寿命的课题。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在含有碳氧化硅和碳质相的基质内部分散有硅纳米粒子的复合粒子,在X射线衍射图案的分析中,根据归属于2θ=28.4
°
附近的Si(111)的衍射线的半值全宽通过谢乐法求出的结晶粒径为40n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在所述复合粒子中的基质中,碳质相的含量处于基质总重量的30重量%~85重量%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在所述复合粒子中的基质中,碳质相的含量处于基质总重量的40重量%~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培新,川濑贤一,清水正义,片野聪,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