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712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集热效果弱、热耗散高、清洁度低的问题,包括槽式聚光镜,槽式聚光镜内焦线位置设有管状集热器,背部设有驱使槽式聚光镜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定位圈,定位圈上设有驱使槽式聚光镜镜面翻动的促翻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槽式聚光镜背部设置驱动机构,使槽式聚光镜根据光照、光强及时调整聚光镜的朝向,令槽式聚光镜始终保持高聚光度,提升其集热效果,在驱动机构中设置促翻机构,确保聚光镜上端光照反射于聚光镜下端,降低聚光镜的热耗散,利用清洁机构,及时清理槽式聚光镜内的灰尘、杂质,提升聚光镜镜面的清洁度。光镜镜面的清洁度。光镜镜面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高温热利用在国家绿色能源中占重要位置。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碳排放,是最干净的能源。但是光伏发电只能在有阳光时发电,而电能的大规模直接储存的技术还远远没有实现,故只有光伏发电还不能实现稳定的电能供应,而热能却可以实现廉价的大规模储存,太阳能热发电可以在无阳光时继续发电,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还需要太阳能热发电与之配合互补,才能实现稳定供电。
[0003]但太阳能热发电成本与传统能源相比,要高出2~3倍甚至更多,降低热发电成本是目前的关键,而太阳能热发电的成本主要集中在聚光集热系统成本过高上,故发展高效且成本低廉的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是太阳能热发电的关键。现有的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和高温热利用的聚光集热系统中,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槽式、塔式以及碟式,还有一种菲涅耳式,因效率较低较少采用,这三种聚光集热系统用于热发电,都存在成本较高、效能较低的问题。
[0004]槽式聚光发电系统,其结构是采用槽式的抛物柱面镜,在焦线位置上放置真空集热管,把阳光汇集在真空集热管上,这是一种发展最早、也是技术发展最成熟的发电系统,但是,其主要的缺点是:由于是单向线聚焦,其聚光比只有几十倍,最高集热温度不超过400℃,在热发电中,工作介质温度越高,发电效率越高,一般热发电的工作温度要达六七百度甚至上千度,而槽式的集热温度只有不足400℃,故发电效率低,一般不超过15%。同时,当槽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应用于野外环境时,很难保持洁净,聚光镜和集热管的光洁度下降,令系统聚光性下降。因此,需要一种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保证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集热效果强、热耗散低、清洁度高的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包括槽式聚光镜,所述槽式聚光镜内焦线位置设有管状集热器,背部设有驱使槽式聚光镜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槽式聚光镜底部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底部均布有多个联接结,多个所述联接结另一端与定位柱相连接,所述定位柱下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直径两端分别卡设有活动臂,两端所述活动臂末端集合为一体后经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定位圈上端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外壁连接有L形连接臂,所述L形连接臂长径端与套柱柱面连接为一体,所述套柱内侧侧面与旋转电机相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另一侧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成倒扣状设置,其短径端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接,长径端表面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旋转电机底部架设于定位柱表面,所述定位圈上设有驱使槽式聚光镜镜面翻动的促翻机构,所述促
翻机构包括连接槽式聚光镜背部的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另一端与腰形栓上端相连接,所述腰形栓下端铰接有联臂,所述联臂末端设有套于固定柱表面的套环,所述固定柱设于L形连接臂表面后随L形连接臂滑动;
[0008]所述槽式聚光镜内还设有对镜面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卡设于槽式聚光镜上端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壁卡设有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与定位座内壁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第一驱动块另一侧设有呈弧状设置的毛刷,所述毛刷外表面套设有与定位座端面相连接的定位簧,所述定位簧底部设有抵触于槽式聚光镜镜面的切片,所述定位簧末端连接有卡设于槽式聚光镜下端的定位座,所述毛刷末端设有插入下端定位座内的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二驱动块经第二电机驱动后前后移动,下端所述定位座经吸尘管连接有吸尘室,所述吸尘室出口连接有集尘袋,所述吸尘室内设有吸尘机;
[0009]所述槽式聚光镜内上端还设有检测聚光度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端口设有监测光强的光强检测元件,所述安装盒内设有接收光强信号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圈半径大于所述槽式聚光镜半径。
[0011]优选的,所述毛刷直径大于所述定位簧直径,且所述毛刷刷毛伸出定位簧外部。
[0012]优选的,所述吸尘管和下端定位座经轴连接成拆卸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槽式聚光镜背部设置驱动机构,使槽式聚光镜根据光照、光强及时调整聚光镜的朝向,令槽式聚光镜始终保持高聚光度,提升其集热效果;在驱动机构中设置促翻机构,使聚光镜不仅能够依据光照调整照射角度,而且能够扩大聚光镜翻动范围,确保聚光镜上端光照反射于聚光镜下端,降低聚光镜的热耗散;利用清洁机构,及时清理槽式聚光镜内的灰尘、杂质,提升聚光镜镜面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槽式聚光镜;2.管状集热器;3.定位圈;4.联接结;5.定位柱;6.活动臂;7.第一电机;8.活动球;9.L形连接臂;10.套柱;11.旋转电机;12.L形板;13.支撑柱;14.连接销;15.腰形栓;16.联柱;17.固定柱;18.套环;19.定位座;20.第一驱动块;21.伸缩弹簧;22.毛刷;23.定位簧;24.第二驱动块;25.第二电机;26.吸尘管;27.吸尘室;28.集尘袋;29.吸尘机;30.安装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图3所示,一种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包括槽式聚光镜1,所述槽式聚光镜1内焦线位置设有管状集热器2,背部设有驱使槽式聚光镜1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槽式聚光镜1底部的定位圈3,所述定位圈3半径大于所述槽式聚光镜1半径,所述定位圈3底部均布有多个联接结4,多个所述联接结4另一端与定位柱5相连接,所述定
位柱5下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直径两端分别卡设有活动臂6,两端所述活动臂6末端集合为一体后经第一电机7驱动,所述定位圈3上端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球8,所述活动球8外壁连接有L形连接臂9,所述L形连接臂9长径端与套柱10柱面连接为一体,所述套柱10内侧侧面与旋转电机11相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1另一侧连接有L形板12,所述L形板12成倒扣状设置,其短径端与所述旋转电机11相连接,长径端表面连接有支撑柱13,所述旋转电机11底部架设于定位柱5表面,所述定位圈3上设有驱使槽式聚光镜1镜面翻动的促翻机构,所述促翻机构包括连接槽式聚光镜1背部的连接销14,所述连接销14另一端与腰形栓15上端相连接,所述腰形栓15下端铰接有联臂16,所述联臂16末端设有套于固定柱17表面的套环18,所述固定柱17设于L形连接臂9表面后随L形连接臂9滑动;
[0021]所述槽式聚光镜1内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耗散低的聚光集热系统,包括槽式聚光镜,所述槽式聚光镜内焦线位置设有管状集热器,其特征在于:背部设有驱使槽式聚光镜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槽式聚光镜底部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底部均布有多个联接结,多个所述联接结另一端与定位柱相连接,所述定位柱下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直径两端分别卡设有活动臂,两端所述活动臂末端集合为一体后经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定位圈上端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外壁连接有L形连接臂,所述L形连接臂长径端与套柱柱面连接为一体,所述套柱内侧侧面与旋转电机相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另一侧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成倒扣状设置,其短径端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接,长径端表面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旋转电机底部架设于定位柱表面,所述定位圈上设有驱使槽式聚光镜镜面翻动的促翻机构,所述促翻机构包括连接槽式聚光镜背部的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另一端与腰形栓上端相连接,所述腰形栓下端铰接有联臂,所述联臂末端设有套于固定柱表面的套环,所述固定柱设于L形连接臂表面后随L形连接臂滑动;所述槽式聚光镜内还设有对镜面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卡设于槽式聚光镜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华攀龙王克文华桂宏许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峰业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