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减振器大多采用的是空气弹簧进行减振,由于空气弹簧的结构复杂,且空气弹簧调节需要充气系统,存在耗能大且不适用的问题,因此,仍存在控制车辆进行减振的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控制车辆进行减振的效果差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以至少解决控制车辆进行减振的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状态数据,其中,稳定状态数据用于表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情况;响应于稳定状态数据超过车辆的稳定状态数据阈值,触发车辆的减振系统中液压泵内的两个油路之间产生压力差;控制减振系统中的流道组件将压力差对应的阻尼力,传输至减振系统中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状态数据,其中,所述稳定状态数据用于表示所述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情况;响应于所述稳定状态数据超过所述车辆的稳定状态数据阈值,触发所述车辆的减振系统中液压泵内的两个油路之间产生压力差;控制所述减振系统中的流道组件将所述压力差对应的阻尼力,传输至所述减振系统中的减振器;响应于所述减振器接收到所述阻尼力,控制所述减振器按照所述阻尼力对所述车辆进行减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系统至少包括所述减振器、所述流道组件、液压泵和气体蓄能器,其中,所述减振器用于缓解振动对所述车辆的冲击,所述流道组件内部存在两条互不交叉的流道,用于对所述压力差进行传输,所述液压泵用于在两个所述油路中产生所述压力差,所述气体蓄能器用于为所述减振器提供阻尼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至少包括流道连接环、外筒、内筒、活塞杆和活塞阀,其中,所述流道连接环用于与所述流道进行流通,所述外筒用于部署螺旋弹簧与空气弹簧,所述内筒上部署孔隙结构,所述活塞杆用于接收所述减振器或所述液压泵的阻尼力,所述活塞阀用于接收所述流道组件传输来的所述压力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减振系统中的流道组件将所述压力差对应的阻尼力,传输至所述减振系统中的减振器,包括:控制所述液压泵对两个所述油路进行泵油,生成所述压力差;控制所述流道组件将所述压力差传递至所述减振器的活塞阀的上下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减振器接收到所述阻尼力,控制所述减振器按照所述阻尼力对所述车辆进行减振,包括:基于所述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丁树伟,李俊伟,李继川,郑文博,豆开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