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液晶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058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氟液晶组合物,该液晶组合物具有正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至少包含一种或多种通式Ⅰ所代表的化合物、一种或多种通式Ⅱ所代表的化合物、通式Ⅲ所代表的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组合物具有合适的正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合适的光学各向异性Δn,较低的旋转黏度γ1,适中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Δ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组合物适合于平面开关(IPS)模式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实现快速响应的液晶显示。实现快速响应的液晶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氟液晶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具体是一种含氟液晶组合物及其在IPS模式的AM

LCD显示器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器在较高显示密度下的寻址能力,提出了利用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矩阵”的每个像素单元都配有电容器的思路。在20世纪80年代深入评价了TN显示器有源矩阵的寻址概念。每个像素能分别使用电压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控制光散射。通过将每个像素分成3个子像素,然后配上三个基元色的色彩滤膜,就可以达到彩色显示目的。
[0003]第一代有源液晶显示器(AM

LCD)最大缺点是其显示对比度与视角有很大关系。后来人们利用多种技术进一步改善AM

LCD寻址性能。最新一代技术有平面开关(IPS)模式,边缘场开关模式(FFS),多畴垂直取向(MVA)LCD模式等。已成功将视角扩大到170度,转换时间达到10ms左右,而且极大提高了新一代LCD TV对比度。
[0004]TFT模式是当前平板液晶技术的主流。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组分:一种或多种通式Ⅰ所代表的化合物、一种或多种通式Ⅱ所代表的化合物、通式Ⅲ所代表的化合物,其中X1表示F或H,X2表示CF3或OCHF2;R1、R2、R3各自独立表示碳原子数为1

8的烷基,碳原子为1

8的烷氧基;与各自独立表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或1,4

亚环己烯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氟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Ⅰ所代表的化合物选自式Ⅰ1

式Ⅰ6
所代表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其中R1代表碳原子数2

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2

8的烷氧基的端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氟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Ⅱ所代表的化合物选自式Ⅱ1

式Ⅱ5
所代表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氟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式Ⅳ所示化合物:其中R4表示碳原子数为2

6的烷基、烷氧基、链烯基;为1,4

亚苯基,1,4

亚环己基,1,4

亚环己烯基。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氟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式V所示化合物:其中R5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吉洪闻宇清肖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泓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