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属于上层大气层飞行器气动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0003]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是卫星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超低轨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国内外学者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姿态测量与控制算法上,对空间环境力矩研究较少且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对于超低轨卫星来说,由于其轨道高度较低,相比传统低轨卫星受到的气动力与气动力矩高出几个数量级,导致超低轨道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与传统卫星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之处,超低轨卫星的气动力矩是影响其姿态控制精度甚至决定其姿态稳定与否的最主要的环境力矩。因此,有必要开展超低轨卫星气动力矩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超低轨卫星气动力矩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可以有效降低超低轨卫星的气动力矩,从而改善超低轨卫星姿态控制的精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包括超低轨卫星本体、后掠太阳电池翼和后掠侧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低轨卫星本体(1)、太阳电池翼(2)和后掠侧板(3);超低轨卫星本体(1)为正多棱柱形状,太阳电池翼(2)位于超低轨卫星本体(1)的两侧并且呈对称分布,后掠侧板(3)位于太阳电池翼(2)远离超低轨卫星本体(1)的端部边缘并与太阳电池翼(2)垂直,后掠侧板(3)位于太阳电池翼(2)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轨卫星本体(1)为正八棱柱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轨卫星本体(1)垂直于自身棱线的截面边长为W,本体长度为L,1m≦L≦30m,0.1m≦W≦1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轨卫星本体(1)运行在超低轨道,超低轨道的高度位100~300k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电池翼(2)采用水平对称布局,位于超低轨卫星本体(1)中间靠后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轨卫星的增稳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电池翼(2)相对超低轨卫星本体(1)头部的轴向位移为L1,且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红,靳旭红,黄飞,姚雨竹,苗文博,程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