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83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多重集合排列组合理论对振动区进行聚合,建立通用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的非线性化模型;对所建立的通用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的线性化模型特性约束;利用整体涵盖局部的包络方法对振动区穿越约束次数的统计过程时段去耦合,然后引入两个一维变量,利用它们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去等效非线性的振动区穿越约束,将模型表征为线性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多重集合排列组合理论对振动区进行聚合,提出一种简单通用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的线性化模型,防止水电运行时出力位于振动区和频繁穿越振动区,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电力系统的稳定。电力系统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电在运行时,其出力区间可以分为稳定运行区和振动区。水电振动区反映水轮机或发电机组在某些水头或出力下出现的气蚀与振动现象,若机组出力长时间处于振动区,会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和折损机组使用寿命。此外,水电运行时若频繁穿越振动区会使得机组振动和摆度增大,机械部件磨损增加,导水机构和转动部件寿命缩短,甚至会造成机组机械部分和厂房的损坏,对机组的安全和寿命亦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水电站优化调度问题中,如何充分考虑振动区的影响,避免机组运行在振动区以及频繁穿越振动区,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保障水电机组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及装置,以防止水电运行时出力位于振动区和频繁穿越振动区,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
[0004]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多重集合排列组合理论对振动区进行聚合,建立通用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的非线性化模型;对所建立的通用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的非线性化模型特性约束;利用整体涵盖局部的包络方法对振动区穿越约束次数的统计过程时段去耦合,然后引入两个一维变量,利用它们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去等效非线性的振动区穿越约束,将模型表征为线性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重集合排列组合理论对振动区进行聚合,建立通用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的非线性化模型包括:对于某一梯级水电站Z,假设其内部有M台水电机组,和P
s
分别表示水电机组s出力上限和下限,基于多重集合排列组合理论得到梯级水电站出力的上下限水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区集合Φ
s
和振动区的Ψ
s
根据水电机组的和P
s
计算聚合表征的梯级水电站出力的上下限,用集合P
Z
表示;对所有水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区间集合Φ
s
进行组合计算,即利用多重集合排列组合理论得到聚合后的梯级水电站形式的稳定运行区对稳定运行区取反再与P
Z
做交集运算即得到以梯级水电站形式表征的振动区集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Φ
s
=[P
s,1,min
,P
s,1,max
]∪...,[P
s,w,min
,P
s,w,max
]∪...∪[P
s,j+1,min
,P
s,j+1,max
]
ꢀꢀꢀꢀ
(1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状态跟踪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线性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建立的通用的水电穿越振动区的非线性化模型特性约束包括:水电机组s的j个振动区将其出力分割为规则的j+1个稳定运行区,若令表示水电机组的第w个稳定运行区,则水电机组s稳定运行区集合Q
s
描述如下:由式(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敏何润泉李弋升张世平刘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