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76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系统包括:电驱变速器总成和外置油冷器;电驱变速器总成包括变速器油腔、内置换热器和电机油腔,变速器油腔中设有变速器零部件、变速器油温传感器和第一控制阀;内置换热器用于实现变速器油腔和电机油腔的热量传递;第一控制阀连接变速器零部件和内置换热器,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传感器测得的变速器油腔的实时油温连通变速器零部件和内置换热器;外置油冷器用于将电机油腔热量传递到电驱变速器总成外。由于变速器和电机不需要共用油腔,在满足变速器油温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外置油冷器降低电机油腔中的油温,提高电驱变速器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车辆整体的驱动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温度对汽车的变速器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影响很大,油温过低会导致润滑油粘度增大,增加变速器的机械能损失;油温过高会导致传动机构形变,加快密封件老化,影响变速器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汽车都装有热管理装置,用于对润滑油在低温时加热,在高温时冷却,保证变速器使用寿命的同时确保变速器较高的工作效率。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为了缩小系统体积,提高功率密度,将电机和变速器进行集成化设计得到电驱变速器。电驱变速器中电机和变速器共用油腔和油路,热管理装置的管理策略相同,当保证变速器最优效率时,电机使用的润滑油温度上升,导致电机工作效率的下降,进而导致车辆整体工作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变速器和电机执行相同热管理策略导致电机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驱变速器总成和外置油冷器;所述电驱变速器总成包括变速器油腔、内置换热器和电机油腔,所述变速器油腔中设有变速器零部件、变速器油温传感器和第一控制阀;所述内置换热器用于实现所述变速器油腔和所述电机油腔的热量传递;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变速器零部件和所述内置换热器,用于根据所述变速器油温传感器测得的所述变速器油腔的实时油温连通所述变速器零部件和所述内置换热器;所述外置油冷器用于将所述电机油腔热量传递到所述电驱变速器总成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油腔中还设有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内置换热器连接,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油泵连接,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变速器零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油泵用于驱动所述变速器油腔中的润滑油流动;所述第一三通阀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中任意两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用于根据所述变速器油腔的实时油温和预先设置的变速器油温上限阈值和预先设置的变速器油温下限阈值对所述变速器油腔执行热管理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油腔中设有电机零部件、电机油温传感器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所述电机零部件、所述外置油冷器和所述内置换热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机油温传感器测得的所述电机油腔的实时油温连通所述电机、所述内置换热器和所述外置油冷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油腔中还设有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内置换热器连接,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第二油泵连接,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电机零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油泵用于驱动所述电机油腔中连接管路中的润滑油流动;所述第二三通阀用于连通所述第四管路、所述第五管路和所述第六管路中任意两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包、第三控制阀和电池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控制阀连接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外置油冷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所述电池包池的实时温度连通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外置油冷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温散热器;所述第三控制阀还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所述电池包的实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雯雯谭云李春武蔡辰李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