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齿增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增白牙贴技术

技术编号:384674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牙齿美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牙齿增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增白牙贴。主要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过氧化物或过氧化脲、羟丙基纤维素、薄荷醇、三氯蔗糖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极大改善了牙齿增白组合物的稳定性和存储情况,能有效的防止储存过程中气泡的产生,极大的延长了货架期。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牙齿增白组合物应用于牙贴中,牙贴的基质层在牙釉质面遇到唾液时对牙齿产生强的粘合力,能够长时间地保持贴附牙齿的状态并释放过氧化物,达到美白牙齿的功效。同时,通过对基质层、背衬层和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及材料筛选,使牙贴在使用过程中不影响说话,区别于市售产品。区别于市售产品。区别于市售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齿增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增白牙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牙齿美白
,尤其涉及一种牙齿增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增白牙贴。

技术介绍

[0002]洁白漂亮的牙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变色牙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它对患者的面容、心理及生活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牙齿美白作为变色牙的治疗方式,已经被口腔医师及患者接受,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以下优点:(1)与变色牙的其他治疗方式,如牙贴面、全冠修复方法相比,牙齿美白不需要磨除牙体组织,更符合尽量保存健康牙体组织的治疗原则;(2)牙齿美白常用的美白剂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和过氧化脲。过氧化氢和过氧化脲应用于牙齿美白已有100多年历史,在口腔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安全性高,是美国牙科联合会(ADA)批准使用的牙齿美白剂。(3)牙齿美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牙医的认可。
[0003]目前最普遍被接受的用于牙齿增白的化学品为过氧化物。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过氧化物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并可有效增白牙齿。这些过氧化物包括过氧化氢、过氧化脲、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当这些过氧化物与牙齿适当接触时,它们通常会氧化色斑,使牙齿变白。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2010731526.2公开了一种包埋固定结构的牙齿贴膜,由胶质附着层、牙齿增白层以及剥离背衬层结构组成,其中牙齿增白层为黏性胶质,黏性胶质中包埋有网格或网点状固定结构,黏性胶质填充入固定结构的网格或网点,并向固定结构的两侧延伸,共同形成具有黏性的牙齿增白层。因存在网格或网点状固定的包埋结构,牙齿贴膜能够承载更多的填充料,一定程度上使牙齿贴膜变厚,进而使用过程中,影响说话,限制了产品使用场景。
[0005]目前现有含过氧化氢的商业牙贴产品的主要缺点如下:存储过程中,易出现过氧化氢降解,牙贴膜出现肉眼可见的气泡,使活性成分含量下降,进而美白功效下降;其牙贴为4层结构,提高了活性物含量,但其增加了牙贴的厚度,使用过程中,口腔中有明显的异物感,且不能正常说话,限制其使用场景。因此,上述缺陷成为了牙贴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牙齿增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增白牙贴。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增白组合物,由包含下列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09](1)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26.45%、过氧化物1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三氯蔗糖0.05%;
[0010](2)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26.25%、过氧化物15%、羟丙基纤维素8%、薄
荷醇0.5%、羟乙二磷酸0.2%、三氯蔗糖0.05%;
[0011](3)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26.05%、过氧化物1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羟乙二磷酸0.4%、三氯蔗糖0.05%;
[0012](4)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33.2%、过氧化脲8.2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三氯蔗糖0.05%;
[0013](5)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33%、过氧化脲8.2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羟乙二磷酸0.2%、三氯蔗糖0.05%;
[0014](6)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32.8%、过氧化脲8.2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羟乙二磷酸0.4%、三氯蔗糖0.05%。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过氧化物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过氧化氢。
[0016]作为优选,过氧化物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5~20%。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牙齿增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0018](1)将乙醇、聚乙二醇和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0019](2)将第一混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0020](3)将第二混合物和除过氧化物或过氧化脲的原料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
[0021](4)将第四混合物和剩余原料混合即得所述牙齿增白组合物。
[0022]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乙醇的质量为牙齿增白组合物质量的4~5倍;
[0023]步骤(1)所述混合的转速为200~500rpm,时间为20~40min;
[0024]步骤(2)所述混合的转速为200~500rpm,时间为20~40min;
[0025]步骤(3)所述混合的转速为200~500rpm,时间为20~40min;
[0026]步骤(4)所述混合的转速为200~500rpm,时间为20~40min。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牙齿增白组合物在牙贴中的应用。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增白牙贴,包含基质层、背衬层和保护层;
[0029]所述基质层为所述牙齿增白组合物。
[0030]作为优选,所述基质层的厚度≤5mm。
[0031]作为优选,所述背衬层的厚度≤0.1mm。
[0032]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的厚度≤0.01mm。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增白组合物,主要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过氧化物或过氧化脲、羟丙基纤维素、薄荷醇、三氯蔗糖等。本专利技术通过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极大改善了牙齿增白组合物的稳定性和存储情况,能有效的防止储存过程中气泡的产生,极大的延长了货架期。将本专利技术的牙齿增白组合物应用于牙贴中,牙贴的基质层在牙釉质面遇到唾液时对牙齿产生强的粘合力,能够长时间地保持贴附牙齿的状态并释放过氧化物,达到美白牙齿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实施例1牙贴处理前后的效果图(左边为染色后,右边为处理14次后);
[0035]图2为实施例2牙贴处理前后的效果图(左边为染色后,右边为处理14次后);
[0036]图3为实施例3牙贴处理前后的效果图(左边为染色后,右边为处理14次后);
[0037]图4为实施例4牙贴处理前后的效果图(左边为染色后,右边为处理14次后);
[0038]图5为实施例5牙贴处理前后的效果图(左边为染色后,右边为处理14次后);
[0039]图6为实施例6牙贴处理前后的效果图(左边为染色后,右边为处理14次后)。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增白组合物,由包含下列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41](1)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26.45%、过氧化物1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三氯蔗糖0.05%;
[0042](2)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26.25%、过氧化物1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羟乙二磷酸0.2%、三氯蔗糖0.05%;
[0043](3)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26.05%、过氧化物1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齿增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下列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备得到:(1)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26.45%、过氧化物1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三氯蔗糖0.05%;(2)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26.25%、过氧化物1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羟乙二磷酸0.2%、三氯蔗糖0.05%;(3)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26.05%、过氧化物1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羟乙二磷酸0.4%、三氯蔗糖0.05%;(4)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33.2%、过氧化脲8.2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三氯蔗糖0.05%;(5)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33%、过氧化脲8.2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羟乙二磷酸0.2%、三氯蔗糖0.05%;(6)聚乙烯吡咯烷酮50%、聚乙二醇32.8%、过氧化脲8.25%、羟丙基纤维素8%、薄荷醇0.5%、羟乙二磷酸0.4%、三氯蔗糖0.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增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过氧化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增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过氧化物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5~20%。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磊陈亦尧王勇李阳徐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克劳丽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