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页岩/致密储层增渗流体评价的减量增渗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涉及页岩/致密储层增渗流体评价的减量增渗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力压裂通过岩石力学作用建立复杂裂缝网络,极大地提高了页岩气在宏观尺度和介观尺度上的渗流能力;页岩沉积于还原性环境,富含黄铁矿、绿泥石和有机质等还原性物质,可被氧化液溶蚀后产生溶蚀孔缝,进而提升页岩气在微观尺度上的渗流能力。氧化协同水力压裂能够构建尺度更加完善的裂缝网络,从而有效提高页岩气藏采收率。
[0003]提高页岩气藏采收率的本质是拓展页岩油气的渗流空间,而微观上渗流空间的提升来源于页岩中矿物被溶蚀后所释放出的体积空间。但并不是所有流体作用后都单一的增加渗流通道体积,也存在部分流体作用后伴随沉淀产生,从而减少渗流通道体积。因此,通过计算页岩中矿物组分反应后体积减少量,优选页岩储层增渗流体,对构建页岩储层增渗氧化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页岩/致密储层增渗流体评价的减量增渗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页岩/致密储层增渗流体评价的减量增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测试储层代表性岩样矿物组分;(2)选取实验岩心,烘干后测量其质量M
初始
;(3)将选用储层增渗流体与岩心进行水
‑
岩作用,检测溶液pH值、电导率变化;(4)当溶液pH值与电导率波动很小或不再波动即反应结束;(5)反应结束后,取出岩心,烘干测量其剩余质量M
剩余
;(6)测试实验结束后岩样矿物组分,确定主要参与反应的组分,判断是否有沉淀产生,计算岩样中主要参与反应组分剩余含量,并根据各矿物组分密度及岩石密度计算体积含量减少量;(7)根据矿物体积含量减少量评价页岩储层氧化致裂增渗效果。2.页岩/致密储层增渗流体评价的减量增渗法,其特征在于:页岩储层根据以下公式修正各矿物组分初始含量:W
i
=W
i初
×
(1
‑
W
TOC
)式中:W
i
是指修正后矿物组分初始含量,%;W
i初
是指全岩分析中矿物组分初始含量,%;W
TO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利军,范道全,康毅力,周洋,陈杨,钱锐,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