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抗菌抗炎的便携式伤口治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抗菌抗炎的便携式伤口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可以保护人体内部组织免受细菌的危害,由外科手术、创伤和浅表烧伤等引起的伤口需要用敷料进行包扎以阻止细菌的入侵,避免伤口发炎从而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创伤敷料的普遍应用方式为覆盖于烫伤、烧伤、溃疡或其他受创的皮肤表面,对皮肤破损处起到暂时保护与治疗作用,能保护伤口免受细菌等外源性污染并促进伤口愈合。创伤敷料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吸收伤口渗出液来保护伤口免受外源性污染,为创面提供有利环境,从而促进伤口愈合。理想的伤口敷料应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为伤口提供湿润的环境,允许气体交换,保护伤口免受细菌等微生物的伤害,且无毒、无致敏性。
[0003]传统的创伤敷料多为纱布和脱脂棉,传统医用敷料对感染性伤口的效果不佳,并且无法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在将传统医用敷料从创口处进行拆解时容易造成二次损伤。而目前相较于传统医用敷料,具有加速创面修复、减少伤口感染和缩短病程功能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抗菌抗炎的便携式伤口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设备包括:主机(300);出料部(100),用于将纺丝原液以纤维敷料的形式涂覆在伤口处;监测部(200),用于获取伤口创面信息;所述出料部(100)设置有用于出丝的出料口(103)的端部布设有能够获取伤口创面红外图像的所述监测部(200),所述出料部(100)和所述监测部(200)连接至所述主机(300);其中,所述出料部(100)能够直接将纺丝原液以制备纳米纤维的方式原位沉积至伤口创面处;所述主机(300)能够基于对所述监测部(200)获取的创面信息的分析结果调整所述出料部(100)直接原位沉积至伤口创面处的纳米纤维的制备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菌抗炎的便携式伤口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部(200)至少能够基于红外热成像原理获取伤口创面的红外热成像图像,所述主机(300)基于所述红外热成像图像分析计算伤口创面的创面面积与血液渗出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抗菌抗炎的便携式伤口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300)至少能够基于伤口创面的创面面积调整所述出料部(100)的出丝持续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抗菌抗炎的便携式伤口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300)至少还能够基于伤口创面的创面面积调整所述出料部(100)的出丝速度;所述主机(300)还能够基于伤口创面的创面面积调整所述出料部(100)的出丝总量。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抗菌抗炎的便携式伤口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300)至少能够基于血液渗出量分析伤口创面的严重程度,所述主机(300)基于伤口创面的严重程度调整施加于所述出料部(100)的纺丝电压。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抗菌抗炎的便携式伤口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出丝阶段,所述监测部(200)还能够基于红外线反射原理测量所述出料部(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淼,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凯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