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56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对地块进行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在场地红线边界施工垂直阻隔结构;并根据规划设计图纸在地块内进行桩基础施工;对拟建地下基础构筑物底板标高以上的污染土壤进行开挖和修复;在场地内施工水平阻隔结构对拟建地下基础构筑物底板标高以下的污染土壤进行阻隔风险管控。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能耗及成本,促进了城市的更新规划、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及使用。城市的更新规划、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及使用。城市的更新规划、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管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城市更新的步伐,大量的地块被调查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再开发利用,制约了城市更新等一系列发展战略规划。
[0003]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大量地块存在污染面积大、污染分布复杂、污染深度较深或污染深度难以探测至底、场地地质背景值高、开发建设时间紧迫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若采用固化稳定化、热脱附、化学氧化、水泥窑协同处置、阻隔填埋、风险管控等传统修复模式,缺点如下:修复工期时间较长且成本较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土壤超标原因与区域地质密切相关,难以修复彻底。但是,部分污染场地不能进行修复和开发再利用,会对城市规划建设等造成多方面影响。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场地修复融入开发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设,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因为无需彻底修复污染土壤而降低了工程能耗及成本,促进了城市的更新规划、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及使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污染地块的土壤污染数据,所述土壤污染数据至少包括土壤污染深度数据、土壤污染面积数据及污染区域拐点坐标数据;S2、在污染地块的场地红线边界处进行垂直阻隔结构施工;S3、根据地块开发建设设计图纸在所述污染地块的相应位置进行桩基础施工;S4、根据地块开发建设设计图纸,对因地下基础建设而需要开挖的浅层污染土壤进行开挖并修复;对不需要开挖的深层污染土壤进行阻隔风险管控,切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及暴露途径;S5、按照地块开发建设设计图纸进行地下基础构筑物的施工,所述地下基础构筑物至少包括电梯井、隔油池、化粪池和楼栋承台中的一项或多项;S6、对浅层污染土壤进行开挖并修复后,且所述地下基础构筑物施工完成后,在场地红线边界内进行水平阻隔结构施工,以控制污染暴露扩散。
[0005]优选的,所述S4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地块开发建设设计图纸、地下基础构筑物的设计标高及建设要求,进行浅层土壤清挖施工,对清挖至设计标高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土壤进
行修复处置;设计标高以下裸露的深层污染土壤不予清挖,同时采用防渗混凝土浇筑施工及养护以形成阻隔管控面,接着再进行地下基础构筑物的施工。
[0006]优选的,所述S6具体包括:对现场原有地面标高高于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的区域进行开挖,开挖至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对现场原有地面标高低于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的区域用清洁土壤进行回填,回填压实至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在地面标高达到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后,在水平管控面底板上进行水平阻隔结构施工。
[0007]优选的,所述垂直阻隔结构至少包括水泥搅拌桩、HDPE防渗膜和膨润土,所述垂直阻隔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沿所述场地红线边界进行平行双排水泥搅拌桩施工,形成水泥搅拌桩墙;将HDPE防渗膜固定于靠近场地红线边界的水泥搅拌桩的内侧,再将HDPE防渗膜与另一排水泥搅拌桩之间的间隔用膨润土灌填压实。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水泥搅拌桩打入地下不透水层的深度≥2m。
[0009]优选的,所述桩基础采用非排土型静压桩,所述非排土型静压桩与水平管控面浇筑连接构成整体。
[0010]进一步的,将地下基础构筑物建设清挖产生的浅层污染土壤转运至土壤预处理区,对经过预处理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治理。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阻隔管控面是在清挖后裸露的深层污染土壤的表面浇筑防渗混凝土形成的。
[0012]进一步的,对污染土壤预处理后产生的>5cm的渣石进行高压冲洗修复,检测合格后用作路基回填原料,同时高压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并检验合格后回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阻隔结构至少包括土工布、HDPE防渗膜和混凝土层,所述水平阻隔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对水平阻隔风险管控作业区内地表进行平整,采用压土机对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处理,再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作为基层,在基层上铺设第一层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HDPE防渗膜,再在HDPE防渗膜上铺设第二层土工布,在第二层土工布上浇筑混凝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合理统筹“土壤修复治理”与“地块开发”的关系,土壤修复融入地块开发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设,实现“地块修复治理”与“开发建设”一体化模式,有效缩短了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前期工作时间,提升了开发时效,大大促进了城市的规划更新,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及使用,节约土地资源。
[0015](2)针对地块开发建设设计所需进行合理的清挖修复,避免过度修复,且可保障地块安全利用,同时降低实施过程中的土方重复开挖及深基坑清障加固费用,大大节省了土壤修复工程投资。
[0016](3)在修复控制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风险的同时,综合考虑了区域情况、经济影响以及环境效应,达到了“净效益最大化”,实现了污染土壤绿色可持续修复,符合“双碳”目标理念。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场地平面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场地垂直剖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场地红线边界垂直阻隔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场地水平阻隔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桩基础;2、场地红线;3、水泥搅拌桩墙;4、HDPE防渗膜;5、膨润土;6、深层重金属污染土壤;7、混凝土垫层;8、地下构筑物;9、混凝土层;10、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为了积极探索“低碳高效”修复技术,促进城市更新规划、加快土地流转及使用、节约土地资源,统筹好“土壤修复治理”与“地块开发”的关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
[0025]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污染地块的土壤污染数据,土壤污染数据至少包括土壤污染深度数据、土壤污染面积数据及污染区域拐点坐标数据;S2、在污染地块的场地红线2边界处进行垂直阻隔结构施工,防止地块内污染通过地下水流动迁移扩散影响地块外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垂直阻隔结构至少包括水泥搅拌桩、HDPE防渗膜4和膨润土5,垂直阻隔结构的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污染地块的土壤污染数据,所述土壤污染数据至少包括土壤污染深度数据、土壤污染面积数据及污染区域拐点坐标数据;S2、在污染地块的场地红线边界处进行垂直阻隔结构施工;S3、根据地块开发建设设计图纸在所述污染地块的相应位置进行桩基础施工;S4、根据地块开发建设设计图纸,对因地下基础建设而需要开挖的浅层污染土壤进行开挖并修复;对不需要开挖的深层污染土壤进行阻隔风险管控,切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及暴露途径;S5、按照地块开发建设设计图纸进行地下基础构筑物的施工,所述地下基础构筑物至少包括电梯井、隔油池、化粪池和楼栋承台中的一项或多项;S6、对浅层污染土壤进行开挖并修复后,且所述地下基础构筑物施工完成后,在场地红线边界内进行水平阻隔结构施工,以控制污染暴露扩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地块开发建设设计图纸、地下基础构筑物的设计标高及建设要求,进行浅层土壤清挖施工,对清挖至设计标高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置;设计标高以下裸露的深层污染土壤不予清挖,同时采用防渗混凝土浇筑施工及养护以形成阻隔管控面,接着再进行地下基础构筑物的施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具体包括:对现场原有地面标高高于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的区域进行开挖,开挖至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对现场原有地面标高低于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的区域用清洁土壤进行回填,回填压实至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在地面标高达到水平管控面底板设计标高后,在水平管控面底板上进行水平阻隔结构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环境修复及保护的地块开发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斌钟杰玲黄春庆关天造张楠张峥嵘熊梦轩黄金云黎伟权周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