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挂井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532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倒挂井及其施工方法;倒挂井包括井外壁、压顶圈梁和多层井内壁节段,每层井内壁节段包括拼装层和后浇层;拼装层由多个预制块首尾拼合而成;每个预制块包括主筋和箍筋,每根内侧主筋连接有一根第二接驳筋;预制块顶面设有补砼槽;预制块的第二接驳筋插入上一层的补砼孔并与该孔中的钢筋通过后浇砼搭接锚固;每个预制块的搭接筋自由端与相邻预制块的箍筋的外半圈相互搭靠,外侧主筋、搭接筋和箍筋的外半圈均锚固在后浇层混凝土内;该施工方法关键是:逐层开挖,逐块拼装,逐层注浆填充,以形成竖向和横向的整体强度,整合成整体的拼装层,并连接拼装层与井外壁。该倒挂井及其施工方法能缩短工期、简化工序、节省人工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倒挂井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给排水管改扩建施工
,具体讲是一种对给排水管进行顶管施工用的倒挂井和该倒挂井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急剧增多,使得既有给排水管道的规模无法满足现状使用的要求。同时,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增加,导致城市在丰水期出现内涝。因此,近些年来市政部门针对上述问题,对城市给排水管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其主要手段是修建顶管工作井,利用该工作井进行顶管施工,以改扩建既有管道。而顶管工作井主要有沉井、支护开挖和倒挂井等形式,其中沉井施工对周边环境扰动大,而支护开挖则需要建造临时内支撑及支护体系,工序多造价高。所以倒挂井由于工艺简单,场地要求低,对周边影响小等优点,获得了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0003]现有技术的倒挂井的施工过程如下:
[0004]先沿井轮廓打一圈连续的旋喷桩并间隔插入纵向型钢,以构成井外壁;
[0005]在井外壁上端施工横截面为L形的压顶圈梁,即绑扎该圈梁的钢筋笼,搭设侧模板,并浇注该圈梁混凝土;该圈梁钢筋笼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挂井,它包括由一圈旋喷桩构成的井外壁;井外壁上端浇注有L形的压顶圈梁,该压顶圈梁的下凸部位于井外壁内侧;压顶圈梁下方浇注有多层井内壁节段,最下层井内壁节段下端浇注有井底板;其特征在于:压顶圈梁下凸部锚固有多根竖向的第一接驳筋,下凸部底面设有与第一接驳筋对应的第一补砼孔,每根第一接驳筋底端伸入对应的第一补砼孔;每层井内壁节段包括拼装层和位于拼装层与井外壁之间的后浇层;拼装层由多个预制块首尾拼合而成,每个预制块一侧设挡板而另一侧设卡口,每个预制块的卡口卡住相邻预制块的挡板;部分预制块贯通有注浆孔;每个预制块包括四根纵向的主筋和三道横向的箍筋,两根内侧主筋和箍筋内半圈锚固均在预制块内而两根外侧主筋和箍筋外半圈均外露出预制块外表面;每根内侧主筋连接有一根第二接驳筋,第二接驳筋上段凸出预制块顶面而下段锚固在预制块内;预制块底面设有两个第二补砼孔,两根内侧主筋底端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二补砼孔;预制块顶面设有用于连通后浇层和上一层补砼孔的补砼槽;最上层预制块的第二接驳筋上段插入第一补砼孔并与该孔中的第一接驳筋底段通过后浇砼搭接锚固;其它层预制块的第二接驳筋上段插入上一层预制块的第二补砼孔并与该孔中的内侧主筋底段通过后浇砼搭接锚固;每道箍筋与一根横向的搭接筋的一端连接,该搭接筋的自由端侧凸于预制块挡板,每个预制块的搭接筋自由端与相邻预制块的箍筋的外半圈相互搭靠,上述外侧主筋、搭接筋和箍筋的外半圈均锚固在后浇层混凝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挂井,其特征在于:预制块顶面内侧设有一个限位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挂井,其特征在于:预制块底面外侧设有圆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挂井,其特征在于:每个预制块的两根第二接驳筋由一根U形筋的两个竖段构成,该U形筋的横段锚固在预制块内且与该预制块的上道箍筋的内半圈绑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挂井,其特征在于:每个预制块的搭接筋由L形筋的长筋构成,该L形筋的短筋锚固在预制块内并与该预制块对应箍筋的侧段绑扎。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挂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拼装层的四角分布有四个L形砼板,每个L形砼板一侧与一个相邻预制块的卡口卡接,该L形砼板另一侧与另一个相邻预制块的挡板内表面抵靠;L形砼板外侧设有L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铁桥熊署丹许达马欢边开放董蕾张爱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