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44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方法,用于超深层弱反射探区及类似探区的油气地震勘探开发数据的处理,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2、初至高频静校正处理步骤;3、分步递进式波场分离处理、共道域背景噪音一致性处理和2.5DRNA去噪处理;步骤4、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和振幅补偿处理;步骤5、串联多次波压制处理;步骤6、高精度速度建模处理;步骤7、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处理步骤;8、输出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实现提高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成像品质和保真度,为岩性预测解释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震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超深层弱反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成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地震数据超深层的波场复杂、能量弱、信噪比低,尤其是在探区中层存在强波阻抗界面、多次波发育的情况下,超深层的处理品质低问题更为突出。采用现有处理技术及处理流程进行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处理,往往难以妥善解决信噪分离不彻底、多次波压制不彻底、弱反射信噪比低、速度建模精度低、成像品质低(即“两不彻底,三低”)等处理问题,其处理成像的品质和振幅的保真度难以满足解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方法,用于超深层弱反射探区及类似探区的油气地震勘探开发数据的处理,主要解决上述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两不彻底,三低”的处理问题,达到提高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成像品质和保真度的目的,为岩性预测解释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2、对步骤1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初至高频静校正处理,以恢复地震波场;步骤3、对于步骤2初至高频静校正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步递进式波场分离处理、共道域背景噪音一致性处理和2.5DRNA去噪处理,以提高弱反射波的信噪比;步骤4、对步骤3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的多次迭代处理,再采用地表一致性信号振幅补偿处理;步骤5、将步骤4处理过的地震数据采用表面多次波压制、逆散射层间多次波压制和高精度拉东多次波压制处理,以提高超深层成像的品质和振幅保真度;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的建立;步骤7、利用步骤6所建立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和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进行偏移运算成像处理,以实现深层弱反射的高品质成像;步骤8、输出经过前面步骤1~7处理过的数据,以得到处理后的成果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至高频静校正处理,包括先进行层析反演计算静校正量,在小平滑成像面估算的基础上,再分别在共炮点域、共接收点域、共偏移距域交互计算将初至波校平所需的静校正量并执行静校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步递进式波场分离处理,包括步骤如下:B1.粗糙分离:输入经步骤1、步骤2处理后具备波场分离处理条件的地震数据,依据噪音特点,选用适宜的去噪处理技术,以实现有效波与噪音的粗糙分离;B2.精细分离:针对第一次波场B1处理输出的噪音数据中残留了部分有效波的问题,采用分频噪音压制法处理,以实现有效波与噪音的精细分离;B3.减去提取:采用减去法处理,将去噪前数据减去B1、B2处理后的纯噪音数据,以实现高精度波场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层弱反射地震数据保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道域背景噪音一致性处理,是利用所述分步递进式波场分离处理后的噪音振幅补偿数据,在共道域进行分频振幅压制,使背景噪音振幅、频率相对一致后,与信号合并,以得到叠前道集。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雷振宇张康寿骆帅兵徐洪斌曾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