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32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壳体、散热机构和风冷箱,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分隔板,且分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两个腔体,其中一个所述腔体与壳体内侧之间设置有隔热板,其中另一个所述腔体内部安装有循环冷却降温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置在左框架内部,且左框架安装在壳体一侧上,所述风冷箱安装在与左框架相对设置的壳体另一侧上,且风冷箱上安装有风冷机构。该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设置有油箱、抽油管、抽油泵、排油管、调节阀和散热组件,可方便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内部的变压器油进行循环流动更换,以便变压器油可通过流动进行充分降温,从而增加该装置使用的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浸式变压器相关
,具体为一种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油浸式变压器是指一种将变压器主体浸入到油箱中的变压器,其是以油作为变压器的主要绝缘手段,并同时依靠油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此外,油箱中的油还可以很好地保护铁心和绕组免受空气中湿气的影响。
[0003]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在使用时,依靠油作冷却介质,而变压器油与铁芯、线圈绕组直接接触,壳体内部的变压器油的油温会影响铁芯和线圈绕组散热问题,若变压器油温过高会导致铁芯和线圈绕组无法散热而损坏,使得油浸式变压器报废而无法工作,散热冷却是变压器稳定工作的一大要素,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在使用时,依靠油作冷却介质,而变压器油与铁芯、线圈绕组直接接触,壳体内部的变压器油的油温会影响铁芯和线圈绕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壳体(1)、散热机构(15)和风冷箱(17),所述壳体(1)下端底部安装有底座(2),且壳体(1)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吊环(3),同时壳体(1)上端依次设置有接线端子(4)、油箱(5)和油位计(6),所述壳体(1)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散热片(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分隔板(101),且分隔板(101)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两个腔体,其中一个所述腔体与壳体(1)内侧之间设置有隔热板,且腔体内铁芯(12),同时铁芯(12)外侧缠绕有线圈(13),所述腔体正面下端设置有放油活门(19)和接地端子(20),其中另一个所述腔体内部安装有循环冷却降温机构(16);所述散热机构(15)设置在左框架(14)内部,且左框架(14)安装在壳体(1)一侧上,同时左框架(14)外侧安装有防护门(1401),所述防护门(1401)上端开设有多个散热条孔(1402);所述风冷箱(17)安装在与左框架(14)相对设置的壳体(1)另一侧上,且风冷箱(17)上安装有风冷机构(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5)一侧上端设置有抽油管(7),且抽油管(7)上设置有抽油泵(8),同时抽油管(7)的下端贯穿壳体(1)上端并延伸至壳体(1)内部下端,所述油箱(5)背面下端安装有排油管(9),且排油管(9)另一端贯穿壳体(1)背面上端,同时排油管(9)上安装有调节阀(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5)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11),且散热组件(11)由吸热板(1101)和散热杆(1102)组成,所述吸热板(1101)上端等距安装有多个散热杆(1102),且每个所述散热杆(1102)上端贯穿油箱(5)顶部并延伸至油箱(5)上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壳体内循环双重冷却防护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15)包括水箱(1501)、搅拌机(1502)和导热板(1503),所述水箱(1501)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玉付翁为为孟坤胡明龙董维鹏付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旭翔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