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岸砖、制备方法及生态护岸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04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岸砖、制备方法及生态护岸施工方法,生态护岸砖采用绑扎钢筋笼浇注预制得到,为底部单侧开口的薄壁型箱体,薄壁型箱体顶部开设有种植孔,薄壁型箱体四周侧壁开设有用于相互连接的锁紧结构以及透水孔;施工时,先清理坡面、规划场地,然后将生态护岸砖垂直坡面的方向敲入坡面土壤层中,形成网格状护坡;之后在生态护岸砖的种植孔内播种,然后喷射生态基材防护层,最后覆盖秸秆保护并进行养护生长,完成生态护岸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了河岸边坡的高稳定性,良好的耐久性和抵抗侵蚀能力等基本功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的同时,还注重了植被生长存活性、施工可行性、坡面整体性与物质交换性的要求。整体性与物质交换性的要求。整体性与物质交换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护岸砖、制备方法及生态护岸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河岸护坡
,涉及一种生态护岸技术,尤其涉及生态护岸砖、制备方法及生态护岸施工方法,是一种对河岸坡面进行加固的网格与砌块相组合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这些河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活、农业、工业用水,还带来了便利的水道,方便航运。但河水也在严重侵蚀着河岸边坡,河岸边坡连接着河道与岸堤,它的存在保证了沿岸设施的安全性,河岸边坡不仅可以缓冲河水对岸堤的直接冲击力,还可以减缓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岸边向河道扩展的速度,加强了岸堤的稳定性。当河岸边坡遭受破坏时,河水会直接冲刷河岸土壤表面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引起河水的含沙量增多。若不及时处理,长此以往将导致河道淤积加剧,河床抬升,加剧了汛期洪涝的危害。
[0003]若不对河岸边坡进行加固处理,河岸边坡是很容易遭受破坏的,其原因有:
[0004]1、自然界的河流大多都是弯曲的,在河流拐弯段,河水在河道的约束下作曲线运动会产生离心力,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流会向凹侧方向加速流动,因此河岸的凹面在该压力作用下会受到严重侵蚀。
[0005]2、在河岸土质多为砂土或粉土段,该类土由于颗粒间粘结力较弱,在江水长期浸泡、腐蚀以及波浪拍击的作用下极易被冲刷,容易造成崩塌等问题。
[0006]3、在降雨前,河水表面以上边坡土质大多处于不饱和状态,在降雨后,水位升高,土体趋近于饱和,在这过程中土体的饱和度下降,若强度不够则导致土体失稳。
[0007]4、现如今城市发展迅速,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岸边原本的植被随意砍伐,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变得更加松散,这不仅降低了河岸的抗冲刷能力,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
[0008]为了保证河岸边坡稳定,避免水土流失,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传统的河岸边坡防护一般是在河岸边坡土壤上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加固河岸边坡的土壤,或利用素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等砌石灌浆护坡技术进行加固。前者虽然能够有效维护河道的自然特性,但在降雨量大、防洪要求高的地区,河岸坡面易被侵蚀形成深沟,护岸效果差,难以有效地保证河岸的稳定。后者虽使得坡面完整性好,抵抗侵蚀的能力增强,有效地加固河岸坡面的土体,但造价昂贵、施工难度大、工期长而且对环境的破坏强,施工完成后很难再种植植被。后续研发出石笼网护坡技术,石笼网虽然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环境,并柔韧性大,可以很好地预防河岸边坡坡面石块脱落。但石笼网承受的压力有限,抵抗河水与降雨侵蚀的能力不够,长此以往坡面的完整性将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避免土壤流失以及防止河水或雨水冲刷河堤。
[0009]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护岸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常都是在河岸坡面上铺设好砖块,这种砌块的中间基本都是空心结构而为植被留下生长的空间,待植物生根发芽后,草的茎叶具有缓冲性能,草的根部会将土、混凝土拴紧,能够提高河岸边坡的整体性,该护岸方法
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但因发展不完善,目前的各种生态护岸砖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缺陷:
[0010]1、通常砖块整体成型为规则的矩形,厚度一致,这样的砖块供植物生长的土体非常有限,导致种植量小,植被存活率低。
[0011]2、砖块抗冲刷能力不够。现有的生态护岸砖一般是在结合层砂浆上铺砖安装,不包含固定砌块的装置,在涨潮时由于波浪力很容易脱落;目前主流的生态护岸砖在其顶面会留出大大小小的孔洞,这些孔洞在植物生长起来前并没有抵抗冲刷的能力,不能保护种子正常发芽生长。
[0012]3、施工较为复杂,固定砌块的方法不够理想。现有固定砖块的方法有焊接锚筋锚固或在砖块的连接处用抗滑桩固定,这导致施工周期长,不利于在河道上施工。
[0013]4、砖块均为规则的矩形,现有的生态护岸砖要么与坡面的连接能力差,要么只强调于单个的砖块与坡面的连接能力而忽略的各个砖块的相互连接,因此坡面的整体性较差。
[0014]5、交换能力差。现有的砖块侧壁通常是封闭的,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护岸要以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动植物与微生物之间要形成物质、信息的交流,这样才能使护岸不仅具有加固、美观效果,还能自我修复,从而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护岸。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设计一种生态护岸砖,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护岸砖护坡施工复杂,牢固程度不好的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护岸砖的制备方法,利用低成本工艺快速制备出上述设计的生态护岸砖,提高了其工程使用可行性。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生态护岸砖的立体挤土生态网格护岸施工方法,通过上述生态护岸砖进行生态护岸施工,大大提高了护岸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了生态护岸的稳定性。
[001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9]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护岸砖,包括一底部单侧开口的薄壁型箱体,所述薄壁型箱体顶部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种植孔,薄壁型箱体四周侧壁开设有用于相互连接的锁紧结构以及透水孔,使用时,薄壁型箱体倒扣击入坡面,通过薄壁型箱体的侧壁挤压坡面土层形成挤土固定坡面。
[0020]本专利技术薄壁型箱体倒扣敲入护坡的土壤层内时,会向两侧挤压土壤,单个生态护岸砖施工效果并不明显,但是一旦多个生态护岸砖铺装,形成网格状护坡时,由于每个生态护岸砖的侧壁都产生一定挤土效果,使得整体网格状护坡对土壤层产生非常大的挤压力,这个挤压力使得所有生态护岸砖牢固的固定在护坡土壤层内,无需额外设置锚杆、水泥浇注,也无需对每个生态护岸砖单独设置连接钢丝,本专利技术通过挤土效应天然的创造了稳固程度远大于锚杆的护坡;并且被挤压的土壤层还不易流失,稳定性好,配合种植植物的根系,大大降低了产生滑坡的概率。
[002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护岸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K1、根据生态护岸砖的形状制备模具,并绑扎铁丝笼置于模具内;
[0023]K2、将水、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混合后得到浆料,往模具中浇注,养护后得到生态护岸砖。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水泥浇注的方式提高了生态护岸砖耐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立体挤土生态网格护岸施工方法,采用上述的生态护岸砖,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清理坡面:人工清理坡面上的杂物,并平整坡面,使坡面平整度满足要求;
[0027]S2、规划场地:根据生态护岸砖的尺寸,在坡面上规划好方格,并施加有机肥;
[0028]S3、铺设生态护岸砖:将预制好的生态护岸砖倒扣在规划好的方格中,并通过外力将生态护岸砖挤入坡面土层中,相邻生态护岸砖之间通过锁紧结构锁紧,形成网格状护坡;
[0029]S4、播种:在铺设好的生态护岸砖的种植孔内先均匀填充一层泥炭土,并将植物种子播入种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护岸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部单侧开口的薄壁型箱体,所述薄壁型箱体顶部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种植孔,薄壁型箱体四周侧壁开设有用于相互连接的锁紧结构以及透水孔,使用时,薄壁型箱体倒扣击入坡面,通过薄壁型箱体的侧壁挤压坡面土层形成挤土固定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为设于相对两个面相互配合的阳锁扣、阴锁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孔内设有护土件,所述护土件为护土网或者活动弹性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型箱体的侧壁壁厚不超过4cm,薄壁型箱体的底部开口边沿设置为便于插入土层内的刀刃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护岸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弹性片为单侧或者单点固定的废气轮胎片。6.一种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生态护岸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K1、根据生态护岸砖的形状制备模具,并绑扎铁丝笼置于模具内;K2、将水、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混合后得到浆料,往模具中浇注,养护后得到生态护岸砖。7.一种立体挤土生态网格护岸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生态护岸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理坡面:人工清理坡面上的杂物,并平整坡面,使坡面平整度满足要求;S2、规划场地:根据生态护岸砖的尺寸,在坡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高梁周恒洁肖衡林马强李丽华朱志政毛浓汤文星郭凌三杨传晖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