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边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及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4602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及制备方法、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有:(a)将桑黄洗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及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及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桑黄,又称桑耳、桑臣和胡孙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锈革菌目Hymenochaetales、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桑黄属Sanghuangporus,是一类珍贵的药用真菌,分布于全国多省区,生长于柳树、桦树、杨树等阔叶树的树桩或树干上或倒木上,主要包括桑树桑黄、杨树桑黄和鲍姆桑黄等,药用部位为桑黄的子实体。现代研究发现,桑黄中含有多糖、黄酮、三萜、多酚类、吡喃酮类和呋喃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因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和抗肿瘤多种功效。最新研究表明,桑黄具有独特的抗癌功效,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药剂中效率最高的一种药用真菌。
[0003]然而,由于桑黄显著的药理活性以及桑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而桑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桑黄菌种的优劣,因而生产上迫切需要建立确保桑黄质量且高效合理用法。桑黄种植难度大、生长周期长,高品质桑黄的生长过程中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使用方法提高桑黄的活性成分利用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桑黄提取方法有热水浸提法、减压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这些方法桑黄复合提取物的出膏率均较低,且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均较低。稳定性差和生物可利用率差严重影响了桑黄提取物的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桑黄提取物在药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的应用,探索一种能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利用方法是大势所趋。
[0004]李宁等公开了一种小分子水制备桑黄提取物的方法,作为物质基础研究,该制备方法下制备的桑黄复合提取物出膏率高,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纯度高,有效提高桑黄利用率,但该专利技术未说明中桑黄提取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度。如何在保证桑黄提取物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其生物可利用度仍需深入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了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及制备方法、应用。通过采用脂质体包埋桑黄提取物,可提高桑黄提取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由下列的制备方法制得:(a)将桑黄洗净、晾干、破碎成粉末100

200目,并与无水乙醇按1:10~1:20(g/mL)混合均匀,再依次进行超声处理、微波提取以及过滤,然后浓缩至完全去除乙醇溶液后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桑黄提取物;(b)将脂质体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减压旋转蒸发干燥并用作油相,将油相 在pH 3.5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进行水合和超声崩解,制备空脂质体;(c)将上述空脂质体与桑黄提取物混合并溶解于 pH4~ 7.5的磷酸盐缓冲液水相
中;(d)在水浴中超声处理以形成W/O载有桑黄提取物的脂质体。
[0007]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桑黄洗净、晾干、破碎成粉末100

200目,并与无水乙醇按1:10~1:20(g/mL)混合均匀,再依次进行超声处理、微波提取以及过滤,然后浓缩至完全去除乙醇溶液后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桑黄提取物;(b)将脂质体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减压旋转蒸发干燥并用作油相,将油相 在pH 3.5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进行水合和超声崩解,制备空脂质体;(c)将上述空脂质体与桑黄提取物混合并溶解于pH4~ 7.5的磷酸盐缓冲液水相中;(d)在水浴中超声处理以形成W/O载有桑黄提取物的脂质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在步骤(a)中超声处理时的温度在50

70℃,优选50

65℃,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浓缩时的温度在45

55℃,优选45

50℃,转速在50

80r/min,优选50

75r/min。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在步骤(b)中有机溶剂为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1,3

丁二醇、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氯仿、1,3

丁二醇、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在步骤(b)中脂质体材料为大豆卵磷脂、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十八氨、硬脂酸、蛋黄卵磷脂、胆酸钠、胆固醇和任选的功能性长循环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为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在步骤(c)中将空脂质体50mg桑黄提取物混合并溶解10 ml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
[0012]进一步地,所述在步骤(c)的水相中还含有调节pH成分的盐酸、醋酸、三乙醇胺、氢氧化钠、精氨酸或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盐酸、醋酸、或磷酸盐一种或几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在步骤(c)中所述水相pH为4.0、4.5、5.0、5.5、6.0、6.5、7.0或7.5。
[0014]优选的,所述桑黄提取物脂质体为混悬液,置于4℃储存。
[0015]由上所述的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在制备不同剂型的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药物剂型为口服剂,包括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
[0016]由上所述的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在制备保健品领域的应用。
[0017]脂质体是一种在两个亲水层之间夹有亲脂双层的纳米药物,在许多不同的健康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脂质体给药系统以其缓释、高稳定性、降低药物毒性和靶向性等优点成为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癌症和炎症。近年来,国内外已有成熟的脂质体药物上市,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除此之外,Tyroservatide

paclitaxel脂质体成为增强肿瘤靶向和协同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递送策略。本专利技术试验将桑黄提取物脂质体的冻干粉,便于保存和作为食品、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的原料进行使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乙醇

水为溶剂溶解香辛料粉,然后在超声处理后进行微波、闪氏提取技术,旋转蒸发仪后得到桑黄提取物,温度适宜多种成分提取,提取效率高,桑黄中的有效成分完整保留。
[0019]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桑黄提取物的负载量,且可以降低储运过程中的有效成分挤压、破损而降低活性;桑黄提取物嵌于脂质体的微孔结构中,可进一步降低活性组分的化学降解性能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采用了PH梯度法,采用本方法制成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包埋率高达70%

85%,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可获得粒径范围90~280nm的脂质体。采用脂质体包埋桑黄提取物,可提高桑黄提取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度。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以桑黄为原料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脂质体,所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包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由下列的制备方法制得:(a)将桑黄洗净、晾干、破碎成粉末100

200目,并与无水乙醇按1:10

1:20(g/mL)混合均匀,再依次进行超声处理、微波提取以及过滤,然后浓缩至完全去除乙醇溶液后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桑黄提取物;(b)将脂质体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减压旋转蒸发干燥并用作油相,将油相在pH3.5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进行水合和超声崩解,制备空脂质体;(c)将上述空脂质体与50mg桑黄提取物混合并溶解于pH4~7.5的磷酸盐缓冲液水相中;(d)在水浴中超声处理以形成W/O载有桑黄提取物的脂质体。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桑黄洗净、晾干、破碎成粉末100

200目,并与无水乙醇按1:10~1:20(g/mL)混合均匀,再依次进行超声处理、微波提取以及过滤,然后浓缩至完全去除乙醇溶液后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桑黄提取物;(b)将脂质体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减压旋转蒸发干燥并用作油相,将油相在pH3.5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进行水合和超声崩解,制备空脂质体;(c)将上述空脂质体与桑黄提取物混合并溶解于pH4~7.5的磷酸盐缓冲液水相中;(d)在水浴中超声处理以形成W/O载有桑黄提取物的脂质体。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桑黄提取物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步骤(a)中超声处理时的温度在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莉莉吴琼范忠义张昌浩尹雄杰
申请(专利权)人:延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