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冷热两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580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热两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所述新风单元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二风阀、第一风机、光伏光热集热器,所述光伏光热集热器一侧的两端设置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连接至房间内,空气管道上设置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风阀;所述太阳能制热水单元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内设置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所述热泵采暖单元包括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包括第二风机、蒸发器、四通换向阀、膨胀阀、冷凝器、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设有四个端口。能够将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起来,可实现制冷、制热、制热水,通过新风单元和太阳能制热水单元辅助制热,保证了制热持续稳定,适应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两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热泵
,具体涉及一种冷热两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可采用少量的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行,高压的液态工质经过膨胀阀后在蒸发器内蒸发为气态,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能;气态的工质被压缩机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液态,然后进入冷凝器放热而把水加热。太阳能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受到很大制约。空气源热泵在阴雨天或夜间虽能正常连续运行,但是与太阳能热泵相比其能效比较低,运行费用相比较高。目前技术中大多是将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起来,但一是由于太阳能具有不稳定性,难以保证持续使用,适用性差,制冷与制热的切换方式较为繁琐,极大影响了实际使用效果,无法保证工作效率。二是冬季空气源热泵容易结霜,导致系统性能下降,能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热两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能够将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结合起来,可实现制冷、制热、制热水,通过新风单元和太阳能制热水单元辅助制热,保证了制热持续稳定,适应性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包括新风单元、太阳能制热水单元、热泵供暖单元;
[0007]所述新风单元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二风阀、第一风机、光伏光热集热器,所述光伏光热集热器一侧的两端设置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连接至房间内,一端空气管道上设置第一风机和第一风阀,另一端空气管道上设置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风阀;
[0008]所述太阳能制热水单元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光伏光热集热器的另一侧的两端通过第一水管与第一水箱的左侧连接,一端的第一水管上设置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箱内设置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
[0009]所述热泵采暖单元包括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包括第二风机、蒸发器、四通换向阀、膨胀阀、冷凝器、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设有四个端口,所述蒸发器的左侧设置第二风机,所述蒸发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膨胀阀的一端,所述膨胀阀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接压缩机的一端,压缩机的另一端与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冷凝器的另一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加热器与交流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加热器与直流电线路连接,直流电线路与光伏光热集热器中的光伏板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箱的右侧分别与第二水箱左侧的上部和第二水泵连接;第
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第一水管上依次设置第二温度检测器、第二水阀、第三水泵、第四水阀;第一水箱和第二水泵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第一水管上设置第一水阀。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箱的右侧通过第一水管与房间连通,第二水箱与房间连通的第一水管上依次设置第五水阀、第五水泵、第六水阀。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箱左侧的下部依次设置第三水阀、第六水泵、第九水阀,第三水阀、第六水泵、第九水阀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热泵采暖单元还包括第三水箱,所述冷凝器右侧的上下端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三水箱连接,连接冷凝器和第三水箱上端的第二水管上设置第七水阀,下端的第二水管上设置第八水阀。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水箱右侧的上下端通过第二水管与风机盘管连接;连接第三水箱和风机盘管上端的第二水管上依次设置第三温度检测器、第四温度检测器、第十水阀,下端的第二水管上依次设置第七水泵和第十一水阀。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第三水阀、第六水泵、第九水阀的第一水管与连接第三温度检测器、第四温度检测器、第十水阀的第二水管连通。
[0017]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光热集热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光伏板、导热胶、集热板、水管、翅片。
[001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胶设置在光伏板和集热板之间,导热胶与光伏板和集热板固定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0]本技术设置新风单元、太阳能制热水单元、热泵供暖单元,通过新风单元辅助热泵供暖单元向房间内供热,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太阳能制热水单元制得热水,并在第一水箱内设置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第一电加热器使用交流电工作,在太阳辐射弱的天气下持续制热水,保证了制热水的效率,避免了因太阳能不稳定造成的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制得热水后将热水输送至第二水箱储存,第二水箱与第三水箱连接,用于辅助热泵供暖单元制热向房间内供暖。夏季空气源热泵通过四通换向阀可进行制冷。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光伏光热集热器截面图;
[0024]图中:1

光伏光热集热器,2

第一风机,3

第一风阀,4

第一温度检测器,5

第二风阀,6

第一水泵,7

第一电加热器,8

第一水箱,9

第二电加热器,10

第一水阀,11

第二温度检测器,12

第二水阀,13

第二水泵,14

第三水泵,15

第三水阀,16

第四水阀,17

第二水箱,18

第五水阀,19

第五水泵,20

第六水阀,21

第二风机,22

蒸发器,23

四通换向阀,24

膨胀阀,25

冷凝器,26

压缩机,27

第七水阀,28

第八水阀,29

第三温度检测器,30

第三水箱,31

第九水阀,32

第六水泵,33

第七水泵,34

第四温度检测器,35

第十水阀,36

第十一水阀,37

风机盘管,38

房间,39

空气管道,40

第一水管,41

交流电线路,42

直流电线路,43

冷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两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单元、太阳能制热水单元、热泵供暖单元;所述新风单元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二风阀、第一风机、光伏光热集热器,所述光伏光热集热器一侧的两端设置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连接至房间内,一端空气管道上设置第一风机和第一风阀,另一端空气管道上设置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风阀;所述太阳能制热水单元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光伏光热集热器的另一侧的两端通过第一水管与第一水箱的左侧连接,一端的第一水管上设置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箱内设置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所述热泵采暖单元包括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包括第二风机、蒸发器、四通换向阀、膨胀阀、冷凝器、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设有四个端口,所述蒸发器的左侧设置第二风机,所述蒸发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膨胀阀的一端,所述膨胀阀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接压缩机的一端,压缩机的另一端与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冷凝器的另一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两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加热器与交流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加热器与直流电线路连接,直流电线路与光伏光热集热器中的光伏板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两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的右侧分别与第二水箱左侧的上部和第二水泵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第一水管上依次设置第二温度检测器、第二水阀、第三水泵、第四水阀;第一水箱和第二水泵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第一水管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楚郝文刚董淼王磊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