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75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5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多个第1端子(40)沿着第2方向(Y)以第1间隔(P1)排列,多个第2端子(80)沿着第2方向(Y)以第2间隔(P2)排列。第1间隔(P1)和第2间隔(P2)不同。电线(90)各自的长度相同。电线(90)各自具有与第1端子(40)连接的第1连接部(90A)、和与第2端子(80)连接的第2连接部(90B)。多个第2连接部(90B)沿着第2方向(Y)排列。多个第1连接部(90A)中的与对应的第2连接部(90B)的第2方向(Y)上的间隔越大的第1连接部(90A),在第1方向(X)上设置于离对应的第2连接部(90B)越近的位置。第2连接部(90B)越近的位置。第2连接部(90B)越近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束


[0001]本公开涉及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车辆用的电动机和逆变器电连接的线束。该线束具备与电动机连接的第1连接器、与逆变器连接的第2连接器、以及将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电连接的多条电线。
[0003]第1连接器具备并列的多个第1端子和保持多个第1端子的第1壳体。第2连接器具备并列的多个第2端子和保持多个第2端子的第2壳体。各第1端子和各第2端子通过各电线而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

72335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5]但是,在这样的线束中,例如第1端子彼此的间隔和第2端子彼此的间隔有时不同。在该情况下,这些第1端子与第2端子之间的距离按第1端子及第2端子变得不同,电线的长度按电线变得不同。在该情况下,需要准备长度不同的多种电线,因此有可能线束中的部件的种类增加。
[0006]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部件的种类增加的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7]本公开的线束,具备:第1连接器,具有第1壳体及由所述第1壳体保持的多个第1端子,所述第1壳体具有第1开口;第2连接器,具有第2壳体及由所述第2壳体保持的多个第2端子,所述第2壳体具有第2开口;以及多条电线,将各所述第1端子和各所述第2端子连接,多个所述第1端子朝向所述第1开口的内部沿着第1方向突出,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以第1间隔排列,多个所述第2端子朝向所述第2开口的内部沿着所述第1方向突出,并且沿着所述第2方向以第2间隔排列,所述第1间隔和所述第2间隔不同,所述电线各自的长度相同,所述电线各自具有与所述第1端子连接的第1连接部、和与所述第2端子连接的第2连接部,多个所述第2连接部沿着所述第2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1连接部中的与对应的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越大的所述第1连接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设置于离对应的所述第2连接部越近的位置。
[0008]本公开的线束,具备:第1连接器,具有第1壳体及由所述第1壳体保持的多个第1端子,所述第1壳体具有第1开口;第2连接器,具有第2壳体及由所述第2壳体保持的多个第2端子,所述第2壳体具有第2开口;多条电线,将各所述第1端子和各所述第2端子连接,多个所述第1端子朝向所述第1开口的内部沿着第1方向突出,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
方向以第1间隔排列,多个所述第2端子朝向所述第2开口的内部沿着所述第1方向突出,并且沿着所述第2方向以第2间隔排列,所述第1端子各自具有相同形状,所述第1间隔和所述第2间隔不同,所述电线各自具有与所述第1端子连接的第1连接部、和与所述第2端子连接的第2连接部,多个所述第2连接部沿着所述第2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1连接部中的与对应的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越大的所述第1连接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设置于离对应的所述第2连接部越近的位置。专利技术效果
[0009]根据本公开,能抑制部件的种类增加。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2

2线的剖视图。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图。图4是比较例的线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本公开的线束,具备:第1连接器,具有第1壳体及由所述第1壳体保持的多个第1端子,所述第1壳体具有第1开口;第2连接器,具有第2壳体及由所述第2壳体保持的多个第2端子,所述第2壳体具有第2开口;以及多条电线,将各所述第1端子和各所述第2端子连接,多个所述第1端子朝向所述第1开口的内部沿着第1方向突出,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以第1间隔排列,多个所述第2端子朝向所述第2开口的内部沿着所述第1方向突出,并且沿着所述第2方向以第2间隔排列,所述第1间隔和所述第2间隔不同,所述电线各自的长度相同,所述电线各自具有与所述第1端子连接的第1连接部、和与所述第2端子连接的第2连接部,多个所述第2连接部沿着所述第2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1连接部中的与对应的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越大的所述第1连接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设置于离对应的所述第2连接部越近的位置。
[0012]例如,在第1间隔和第2间隔不同,并且多个第1连接部和多个第2连接部双方沿着第2方向排列的线束中,关于将第1端子和第2端子连接的电线,通过该电线连接的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的第2方向上的间隔越大,该电线的长度越大。
[0013]在此,根据上述结构,电线各自的长度相同。另外,多个第1连接部中的与对应的第2连接部的第2方向上的间隔越大的第1连接部,在第1方向上设置于离对应的第2连接部越近的位置。通过这样设定第1连接部的位置,从而能使用具有相同长度的多条电线。因此,能抑制线束中的部件的种类增加。
[0014][2]优选的是,所述第1端子各自具有与对方端子连接的顶端部,所述顶端部在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双方正交的第3方向上从所述第1开口突出。
[0015]根据该结构,因为第1端子的顶端部从第1开口突出,所以能提高针对对方端子连接第1端子时的作业性。
[3]优选的是,所述第1端子各自具有插入孔,在所述插入孔插入使用于与对方端子的连接的螺栓,所述插入孔是在所述第1方向长的长孔。
[0016]根据该结构,在通过螺栓将对方端子和第1端子紧固时,能在第1方向上变更第1端子相对于对方端子的位置。由此,即使第1连接部各自的位置在第1方向上不同,也能针对沿着第2方向排列的对方端子连接第1端子。因此,能吸收由第1间隔和第2间隔的差引起的第1端子各自的第1方向上的位置的差。
[0017]另外,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是例如多条电线的长度在制造公差的范围内产生偏差的情况,也可通过第1端子各自的长孔吸收该偏差。因此,能适当地连接对方端子和第1端子。
[0018][4]优选的是,所述第1端子各自具有相同形状,具有互换性。根据该结构,可以不准备多种第1端子。由此,能实现多个第1端子的共用化及多条电线的共用化。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线束中的部件的种类增加。
[0019][5]优选的是,所述第1间隔小于所述第2间隔。根据该结构,能抑制第1壳体的第2方向上的体形的增大。因此,能抑制第1连接器的第2方向上的体形的增大。
[0020][6]优选的是,所述第1连接部埋设于所述第1壳体,所述第2连接部埋设于所述第2壳体。根据该结构,能使电线与第1壳体之间及电线与第2壳体之间止水。
[0021][7]优选的是,所述第1连接器及所述第2连接器的一方与逆变器电连接,所述第1连接器及所述第2连接器的另一方与电动机电连接,多条所述电线是被施加高电压的高压电线。
[0022]根据该结构,能将线束适用于被施加高电压的逆变器及电动机间的导电路径。[8]本公开的线束,具备:第1连接器,具有第1壳体及由所述第1壳体保持的多个第1端子,所述第1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束,具备:第1连接器,具有第1壳体及由所述第1壳体保持的多个第1端子,所述第1壳体具有第1开口;第2连接器,具有第2壳体及由所述第2壳体保持的多个第2端子,所述第2壳体具有第2开口;以及多条电线,将各所述第1端子和各所述第2端子连接,多个所述第1端子朝向所述第1开口的内部沿着第1方向突出,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以第1间隔排列,多个所述第2端子朝向所述第2开口的内部沿着所述第1方向突出,并且沿着所述第2方向以第2间隔排列,所述第1间隔和所述第2间隔不同,所述电线各自的长度相同,所述电线各自具有与所述第1端子连接的第1连接部、和与所述第2端子连接的第2连接部,多个所述第2连接部沿着所述第2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1连接部中的与对应的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间隔越大的所述第1连接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设置于离对应的所述第2连接部越近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第1端子各自具有与对方端子连接的顶端部,所述顶端部在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双方正交的第3方向上从所述第1开口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第1端子各自具有插入孔,在所述插入孔插入使用于与对方端子的连接的螺栓,所述插入孔是在所述第1方向长的长孔。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第1端子各自具有相同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谷晃一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