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扣组件及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62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扣组件及包装盒,防伪扣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间的撕拉件,撕拉件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同侧设有提手件;撕拉件及提手件均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连接。包装盒包括防伪扣组件以及能够相互盖合的上盖和下盖;第一固定件连接在上盖的前端,第二固定件连接在下盖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精简,通过在提手件与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增设连接件,有效加强提手件在防伪扣组件中的连接强度,需要断开提手件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连接件才能拉扯撕拉件,能够避免外界刮蹭或误触而打开防伪扣组件,保证防伪扣组件的完整性,确保包装盒上防伪扣功能的完整。伪扣功能的完整。伪扣功能的完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扣组件及包装盒


[0001]本技术涉及防伪扣
,尤其涉及防伪扣组件及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防伪扣主要用于贵重商品的防伪。与常见的带有防伪标识的包装盒不同,具有防伪扣的包装盒主要是通过一次性使用达到防伪目的的。具体而言,打开商品的包装盒必须破坏防伪扣,所以被更换的伪劣产品无法重新完成包装,进而达到防伪目的。
[0003]包装盒上传统的防伪扣为了便于用户撕开,其用于撕开防伪扣的提手部往往设计成外凸或能够弯折的样式,以达到便于用户抓取的效果,但上述结构的提手部,在商品搬运和放置过程中容易被碰撞、刮蹭或误触而不可逆地拉开防伪扣,导致贵重商品包装盒上的防伪扣提前失去作用,不利于贵重商品的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防伪扣组件及包装盒,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为防伪扣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撕拉件,撕拉件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同侧设有提手件;其中,撕拉件及提手件均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连接。
[0006]进一步,提手件包括延伸部,延伸部延伸至覆盖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侧部;延伸部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
[0007]进一步,连接件、撕拉件、提手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一体连接。
[0008]进一步,连接件为连接条;提手件与第一固定件之间、提手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撕拉件与第一固定件之间、撕拉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条进行连接。
[0009]进一步,提手件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提手件的内表面设有避让斜面。
[0010]进一步,提手件和撕拉件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加强部。
[0011]进一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内表面均设有锁接件。
[0012]进一步,锁接件包括: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内表面连接的插柱;连接在插柱远离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的端部的锁头;其中,锁头的外径大于插柱的外径,锁头远离插柱的端部外周设置有第一倒角。
[0013]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为包装盒,包括防伪扣组件以及能够相互盖合的上盖和下盖;其中,第一固定件连接在上盖的前端,第二固定件连接在下盖的前端。
[0014]进一步,上盖和下盖的前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插柱配合的插装孔,插装孔的边缘设置有若干形变槽,且插装孔靠近前端面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结构精简,通过在提手件与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增设连接件,有
效加强提手件在防伪扣组件中的连接强度,在打开防伪扣组件时,需要断开提手件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连接件才能通过提手件拉扯撕拉件,能够避免外界刮蹭或误触而打开防伪扣组件,保证防伪扣组件的完整性,并确保包装盒上防伪扣功能的完整。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防伪扣组件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防伪扣组件实施例的后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防伪扣组件实施例的仰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防伪扣组件与包装盒连接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包装盒结构中安装槽处的放大图。
[0022]上述图中,100、第一固定件;200、第二固定件;300、撕拉件;310、提手件;311、延伸部;312、防滑纹;313、避让斜面;320、加强部;400、连接件;500、锁接件;510、插柱;520、锁头;521、第一倒角;600、包装盒;610、下盖;620、上盖;630、安装槽;631、避空槽;632、插装孔;633、形变槽;634、第二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25]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0026]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元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0027]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本技术的防伪扣组件及包装盒,其中的防伪扣组件包括:连接在上盖620前端的第一固定件100和下盖610前端的第二固定件200;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00和第二固定件200之间的撕拉件300,撕拉件300在第一固定件100和第二固定件200的同侧设有提手件310;其中,撕拉件300及提手件310均通过连接件400分别与第一固定件100及第二固定件200连接。本技术结构精简,通过在提手件310与第一固定件100及第二固定件200增设连接件400,有效加强提手件310在防伪扣组件中的连接强度,在打开防伪扣组件时,需要断开提手件310与第一固定件100和第二固定件200之间的连接件400才能通过提手件310拉扯撕拉件300,能够避免外界刮蹭或误触而打开防伪扣组件,保
证防伪扣组件的完整性,确保防伪扣功能的完整。
[0028]参照图4,其中的包装盒包括防伪扣组件以及能够相互盖合的上盖620和下盖610;其中,第一固定件100连接在上盖620的前端,第二固定件200连接在下盖610的前端。
[0029]参照图1至图3,提手件310包括延伸部311,延伸部311延伸至覆盖第一固定件100和第二固定件200的侧部,延伸并覆盖第一固定件100和第二固定件200侧部的延伸部311能扩大提手件310的抓取面积,便于用户撕开撕拉件300时发力;延伸部311通过连接件400分别与第一固定件100和第二固定件200连接,提高延伸部311的扛变形强度,利用延伸部311和第一固定件100及第二固定件200的连接提高提手件310的刚性,避免提手件310被误触而拉开。可以想象的是,在用户需要拉打开防伪扣组件时,如图1和图2所示,需要沿提手件310的两端方向分别抓取提手件310的延伸部311并撕断延伸部311和第一固定件100及第二固定件200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件(100)和第二固定件(200);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100)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00)之间的撕拉件(300),所述撕拉件(300)在所述第一固定件(100)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00)的同侧设有提手件(310);其中,所述撕拉件(300)及所述提手件(310)均通过连接件(400)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00)及所述第二固定件(2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件(310)包括延伸部(311),所述延伸部(311)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一固定件(100)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00)的侧部;所述延伸部(311)通过连接件(400)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00)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0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00)、所述撕拉件(300)、所述提手件(310)、所述第一固定件(100)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00)之间一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00)为连接条;所述提手件(310)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00)之间、所述提手件(310)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00)之间、所述撕拉件(300)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00)之间、所述撕拉件(300)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00)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条进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件(310)的外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黄楷锋肖俊刘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甲古文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