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涤纶梭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51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耐磨涤纶梭织物,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涤纶梭织物的耐磨性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的外层和内层,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有空间,位于空间内的内层上固定连接有耐磨片,外层靠近内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条,耐磨片与凸条的相对位置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磨涤纶梭织物的耐磨纱通过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制成,锦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使得锦纶纤维更加耐磨,从而使得该涤纶梭织物的使用寿命有所延长。涤纶梭织物的使用寿命有所延长。涤纶梭织物的使用寿命有所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涤纶梭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耐磨涤纶梭织物。

技术介绍

[0002]涤纶梭织物是涤纶纤维通过梭织机经纬编织而成的织物,涤纶纤维拥有众多的优点,使得涤纶纤维可以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涤纶梭织物经常用于制成衣服。
[0003]涤纶梭织物可以制成衣服,涤纶梭织物在穿着的过程中,涤纶梭织物与外界会经常接触,这便会导致涤纶梭织物会被磨损,特别是建筑工作者所穿着的涤纶梭织物,位于衣服袖口处的涤纶梭织物,会经常与墙面相摩擦,从而使得袖口处的涤纶梭织物被磨损,因此如今位于袖口处的涤纶梭织物存在不耐磨的问题。
[0004]同时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耐磨涤纶梭织物。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磨涤纶梭织物,包括相互固定的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有空间,位于空间内的所述内层上固定连接有耐磨片,所述外层靠近内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条,所述耐磨片与凸条的相对位置相同。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所述耐磨片之间形成有间距,所述间距的宽度小于耐磨片的宽度。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的编织密度大于内层的编织密度。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通过保暖纱经纬编织而成纵条纹组织,所述凸条由纵条纹组织形成。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通过耐磨纱经纬编织而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片通过无纺布制成。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暖纱通过涤纶异形截面纤维和棉纤维制成,所述涤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通过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条纹组织为24页综且其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外层和内层均通过梭织机经纬编织而成,在内层编织的过程中,便会形成凸条,在编织完成之后,外层和内层均要通过烧毛的工艺,使得外层和内层的表面变得更加光滑,从
而提高外层和内层的耐磨性,然后外层上粘接有已经制成的耐磨片,最后通过涤纶纤维将内层与外层缝合在一起,通过上述的工艺可以使得该涤纶梭织物更加耐磨,从而延长该涤纶梭织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2为保暖纱的切片图;
[0019]图3为耐磨纱的切片图;
[0020]图4为纵条纹组织的组织结构图。
[0021]图中:1、外层;2、内层;3、空间;4、耐磨片;5、凸条;6、间距;7、保暖纱;8、耐磨纱;9、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0、棉纤维;11、涤纶纤维;12、锦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3]该耐磨涤纶梭织物,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相互固定的外层1和内层2,外层1与内层2是通过四周缝合的方式相互固定,外层1与内层2通过涤纶纤维11制成的缝合线缝合而成,外层1的编织密度大于内层2的编织密度,外层1的编织密度为110根/CM
×
90根/CM,内层2的编织密度为100根/CM
×
80根/CM,外层1的编织密度越大,使得纱线与纱线之间的缝隙就会越小,当外层1与尖锐物相接触时,尖锐物难以从缝隙中戳入,从而使得外层1上的纱线难以被扯断,从而增强该涤纶梭织物的耐磨性。
[0024]如图1所示,外层1与内层2之间形成有空间3,外层1与内层2之间是通过四周缝合的方式固定,所以在外层1与内层2的中心便会留有空间3,位于空间3内的内层2上固定连接有耐磨片4,耐磨片4呈长条形,耐磨片4沿内层2长度方向设置,耐磨片4阵列分布在内层2上,耐磨片4通过无纺布制成,无纺布具有更强的耐磨性,无纺布还质轻柔软而具有缓冲的作用,外层1靠近内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条5,凸条5与外层1一体成型,凸条5阵列分布在外层1上,耐磨片4是通过胶粘接在内层2上,耐磨片4是通过点胶机粘在内层2上,耐磨片4的位置与凸条5的位置相同,因为耐磨片4和凸条5的厚度叠加,所以外层1与内层2之间的距离更大,从而具有更大的缓冲距离,同时,耐磨片4能够加厚内层2的厚度,凸条5能够加厚外层1的厚度,使得内层2和外层1不易被磨损,从而使得内层2和外层1的耐磨性进一步加强。
[0025]如图1所示,相邻两耐磨片4之间形成有间距6,该间距6是用于加快外层1和内层2的速干,同时,间距6也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外层1与内层2在受到外部的作用力之后,间距6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增强外层1与内层2的耐磨性,该涤纶梭织物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需要清洗,因为外层1和内层2均被加厚,所以在清洗之后的外层1与内层2均不易速干,间距6使得外层1和内层2的速干速度加快,间距6的宽度小于耐磨片4的宽度,间距6会使得外层1在使用的过程中形成凹陷,间距6较小使得凹陷对外层1的影响较小。
[0026]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内层2通过保暖纱7经纬编织而成纵条纹组织,保暖纱7通过梭织机经纬编织而成内层2,保暖纱7通过涤纶异形截面纤维9和棉纤维10制成,涤纶异形截面纤维9具有挺括的特性,棉纤维10内部中空,使得棉纤维10具有保暖的特性,涤纶异形截
面纤维9和棉纤维10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保暖纱7,使得保暖纱7在具有保暖效果的同时也具有不易起皱的特性,涤纶异形截面纤维9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形的涤纶异形截面纤维9用于增强涤纶异形截面纤维9的保暖性,纵条纹组织为24页综且其经纱组织点为浮,纵条纹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纵条纹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经纬编织而成纵条纹组织,凸条5由纵条纹组织形成,纵条纹组织包含平纹部分和斜纹部分,斜纹部分的背面形成有浮长线,使得斜纹部分的正面会形成凸起,因为耐磨片4与凸条5的位置相同,所以平纹部分形成了间距6,可以通过控制平纹部分和斜纹部分的大小以调整间距6和凸条5的宽度。
[0027]如图1和图3所示,外层1通过耐磨纱8经纬编织而成,耐磨纱8通过梭织机经纬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磨涤纶梭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外层(1)和内层(2),所述外层(1)与内层(2)之间形成有空间(3),位于空间(3)内的所述内层(2)上固定连接有耐磨片(4),所述外层(1)靠近内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条(5),所述耐磨片(4)与凸条(5)的相对位置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涤纶梭织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耐磨片(4)之间形成有间距(6),所述间距(6)的宽度小于耐磨片(4)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涤纶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的编织密度大于内层(2)的编织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涤纶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通过保暖纱(7)经纬编织而成纵条纹组织,所述凸条(5)由纵条纹组织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涤纶梭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通过耐磨纱(8)经纬编织而成。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锐易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