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棱台珊瑚生态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44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棱台珊瑚生态礁,包括珊瑚礁主体,所述珊瑚礁主体内设有漏斗通口,所述漏斗通口竖直贯穿珊瑚礁主体,所述漏斗通口用于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所述珊瑚礁主体侧壁设有多个圆形通道,多个所述圆形通道均与漏斗通口连通,所述圆形通道与漏斗通口连通处设有多个便于水流清理珊瑚礁主体的分隔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该珊瑚生态礁内部的圆形通道处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通过轴和轴台与圆板转动连接,当珊瑚生态礁上某一圆形通道通过水流时进入到珊瑚生态礁内部的圆形通道处的圆板抬起,且圆板只能单向转动,用于减少水流在各个圆形通道的分流,便于水流对珊瑚渔礁的清理。渔礁的清理。渔礁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棱台珊瑚生态礁


[0001]本技术涉及珊瑚渔礁
,尤其涉及一种六棱台珊瑚生态礁。

技术介绍

[0002]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的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对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有着重要积极的影响;
[0003]参照对比文件CN216874535U,通过设有的鱼礁本体,鱼礁本体为六棱台结构,斜面的顺滑性使得海水能够顺利滑过,且配合鱼礁本体侧壁开设的矩形通口,增加了海水通过的顺畅性,减少了海水对鱼礁本体的冲击;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珊瑚渔礁容易因为海流的冲击造成翻滚移位,影响稳定的珊瑚礁生态修复,且现有技术中的珊瑚渔礁结构简单,没有支撑保护结构,长时间经海流冲击容易损坏,无法为海洋生物提供长期稳定的栖息场所,且现有技术提到的六棱台珊瑚渔礁由于多种生物集聚代谢废物逐渐累积会对珊瑚渔礁的内生物的栖息环境造成影响,且现有的珊瑚渔礁由于水流在多个通道内分流导致清理效果不好,无法对珊瑚渔礁内生物代谢废物快速排出,且现有技术存在空间结构简单,无法为小型生物提供躲避捕食者的场所。
[0004]为此,我们设计了六棱台珊瑚生态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珊瑚渔礁结构简单,没有支撑保护结构,长时间经海流冲击容易损坏,无法为海洋生物提供长期稳定的栖息场所,且现有技术提到的六棱台珊瑚渔礁由于多种生物集聚代谢废物逐渐累积会对珊瑚渔礁的内生物的栖息环境造成影响,且现有的珊瑚渔礁由于水流在多个通道内分流导致清理效果不好,无法对珊瑚渔礁内生物代谢废物快速排出,且现有技术存在空间结构简单,无法为小型生物提供躲避捕食者的场所,而提出的六棱台珊瑚生态礁。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六棱台珊瑚生态礁,包括珊瑚礁主体,所述珊瑚礁主体上设有漏斗通口,所述漏斗通口竖直贯穿珊瑚礁主体,所述漏斗通口用于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所述珊瑚礁主体侧壁设有多个圆形通道,多个所述圆形通道均与漏斗通口连通,所述圆形通道与漏斗通口连通处设有多个便于水流清理珊瑚礁主体的分隔机构,所述珊瑚礁主体内设有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体,所述珊瑚礁主体和支撑体之间形成有中空腔,所述珊瑚礁主体整体为六棱台状,且上底面的面积小于下底面的面积。
[0008]优选地,所述珊瑚礁主体为正六棱台状,所述珊瑚礁主体高为60cm,所述支撑体上开设有与圆形通道对应的圆孔,所述珊瑚礁主体上设有贝壳粉层。
[0009]优选地,多个所述圆形通道均与中空腔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漏斗通口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所述漏斗通口的侧壁上竖直设置有安装板,且圆形通道贯穿安装板。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体包括多个钢筋、多个钢筋连接件和多个侧边钢板,多个所述钢筋组成六棱台骨架,相邻两个所述钢筋之间通过钢筋连接件相连,所述侧边钢板安装在六棱台骨架侧壁,所述支撑体内填充有填充物,所述漏斗通口开设在填充物上,且漏斗通口贯穿支撑体顶部和底部。
[0012]优选地,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固定块和圆板,所述固定块设在安装板上,所述固定块通过轴和轴台与圆板转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圆板面积大于圆形通道的截面面积。
[0014]优选地,所述珊瑚礁主体下底面竖直设有多个用于防止因海流的冲击造成翻滚移位的防移钉,所述防移钉柱的钉尖朝下。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结构是由水泥包覆六棱台钢筋骨架,外层覆盖有贝壳粉,结构更加稳定,性价比高,珊瑚礁主体内设有用于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支撑体,当珊瑚礁主体外侧长时间被海流冲击损坏时支撑体仍会支撑珊瑚礁主体为漏斗通口处的生物栖息场所提供支撑和保护,使用寿命长,没有二次污染,既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又便于珊瑚等海生物附着生长,随着珊瑚等海生物的长期繁衍叠加,该珊瑚生态礁厚度增加将更加坚固,便于形成珊瑚礁的新礁体。
[0017]2、本技术提到的中空腔与多个圆形通道之间连通,内部复杂的空间可以为小型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利用礁体上的多个侧面,增加珊瑚虫的附着空间,以提高珊瑚虫的生长数量。
[0018]3、本技术通过在该珊瑚生态礁内部的圆形通道处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通过轴和轴台与圆板转动连接,且圆板面积大于圆形通道的面积,当珊瑚生态礁上某一圆形通道通过水流时进入到珊瑚生态礁内部的圆形通道处的圆板抬起,且圆板只能单向转动,用于减少水流在各个圆形通道的分流,便于水流对珊瑚渔礁的清理,且珊瑚生态礁内部结构复杂,便于为小型生物提供躲避捕食者的场所。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六棱台珊瑚生态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六棱台珊瑚生态礁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六棱台珊瑚生态礁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六棱台珊瑚生态礁支撑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六棱台珊瑚生态礁的分隔机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六棱台珊瑚生态礁漏斗通口的剖视图。
[0025]图中:1、珊瑚礁主体;2、漏斗通口;3、支撑体;4、圆形通道;5、固定块;6、圆板;7、圆孔;8、贝壳粉层;9、中空腔;10、防移钉柱;11、钢筋连接件;1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图1

图6,六棱台珊瑚生态礁,包括珊瑚礁主体1,珊瑚礁主体1用于改善海域
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珊瑚礁主体1内设有漏斗通口2,所述漏斗通口2竖直贯穿珊瑚礁主体1,漏斗通口2用于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以及便于水流将珊瑚礁主体1内的代谢垃圾进行清理排出,珊瑚礁主体1侧壁设有多个圆形通道4,多个圆形通道4均与漏斗通口2连通,圆形通道4与漏斗通口2连通处设有多个的分隔机构,分隔机构用于减少水流在各个圆形通道4的分流,便于水流对珊瑚渔礁的清理。
[0027]参照图5和图6所示,分隔机构包括固定块5和圆板6,固定块5设在安装板12上,固定块5通过轴和轴台与圆板6转动连接,圆板6面积略大于圆形通道4的截面面积,这样设置的效果为通过在该珊瑚生态礁内部的圆形通道4处设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上通过轴和轴台与圆板6转动连接,且圆板6面积大于圆形通道4的面积,其中安装板12为竖直设置,可以保证水流与安装板12上的圆板6垂直冲击,并不会从漏斗通口2内冲开圆板6。
[0028]圆板6开启方向为朝内开,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水流能够单向的通过各个圆形通道4流入漏斗通口2内,然后这部分进入漏斗通口2内的水流则不会通过其他的圆形通道4流出,只会从漏斗通口2的两端流出,大大提高了漏斗通口2的水流速度,如若没有圆板6的单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棱台珊瑚生态礁,包括珊瑚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珊瑚礁主体(1)上设有漏斗通口(2),所述漏斗通口(2)竖直贯穿珊瑚礁主体(1),所述漏斗通口(2)用于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所述珊瑚礁主体(1)侧壁设有多个圆形通道(4),多个所述圆形通道(4)均与漏斗通口(2)连通,所述圆形通道(4)与漏斗通口(2)连通处设有多个便于水流清理珊瑚礁主体(1)的分隔机构,所述珊瑚礁主体(1)内设有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体(3),所述珊瑚礁主体(1)和支撑体(3)之间形成有中空腔(9),所述珊瑚礁主体(1)整体为六棱台状,且上底面的面积小于下底面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棱台珊瑚生态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珊瑚礁主体(1)为正六棱台状,所述珊瑚礁主体(1)高为60cm,所述支撑体(3)上开设有与圆形通道(4)对应的圆孔(7),所述珊瑚礁主体(1)上设有贝壳粉层(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棱台珊瑚生态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圆形通道(4)均与中空腔(9)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棱台珊瑚生态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蕾翁如意翁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蓝泰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