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39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解决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面有印痕和抗冲击性能差的问题。具体的,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支撑层和缓冲层,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支撑层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对出光面的一侧,支撑层包括弯折支撑部,弯折支撑部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弯折部有交叠,弯折支撑部设有镂空结构1121a。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第一缓冲层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与支撑层之间,第一缓冲层的位于弯折部与弯折支撑部之间的至少部分为形状记忆弹性体,其中,形状记忆弹性体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0.01MPa。形状记忆弹性体能改善镂空结构1121a带来的印痕问题,柔性显示屏抗冲击性能不足的问题。冲击性能不足的问题。冲击性能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日趋发展,用户对具有大屏且方便携带的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具有折叠式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折叠屏可以在使用时展开,以提供更大的显示面积,在不使用时折叠至折叠状态,方便用户携带。
[0003]可折叠的柔性显示屏一般包含盖板组件(cover)、屏幕组件(panel)、支撑组件三部分。其中支撑组件包含金属支撑层及柔性胶带层。该金属支撑层分为三个区域,左右平面区和中间可弯折区,中间可弯折部分一般进行部分镂空以便弯折,因此弯折区的表面平整度较差,易产生向上传递的印痕,且模组弯折区的抗冲击性能差。因此,需要解决柔性显示屏的印痕和抗冲击性能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面有印痕和抗冲击性能差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该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支撑层和缓冲层,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支撑层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对出光面的一侧,支撑层包括弯折支撑部,弯折支撑部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弯折部有交叠,弯折支撑部设有镂空结构。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第一缓冲层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与支撑层之间,第一缓冲层的至少位于弯折部与弯折支撑部之间的部分为形状记忆弹性体,其中,形状记忆弹性体为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0.01Mpa的弹性体。
[0007]形状记忆弹性体为形状记忆高分子体,形状记忆高分子体具有初始形状。在一定的条件下改变其初始条件并固定后,通过外界条件(如热、电、光、化学感应等)的刺激或随着时间的变化,可恢复其初始形状。形状记忆弹性体材料除了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回弹性以及对冲击力的缓冲。因此,形状记忆弹性体作为缓冲层,可以同时改善镂空结构带来的印痕问题,以及柔性显示屏抗冲击性能不足的问题。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层还包括第一泡棉层,第一泡棉层层叠设置于支撑层与第一缓冲层之间。第一泡棉层可以进一步改善镂空结构带来的印痕,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柔性显示屏的抗冲击性能。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层还包括第二泡棉层,第二泡棉层层叠设置于第一缓冲层与显示面板之间。第二泡棉层可以进一步改善镂空结构带来的印痕,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柔性显示屏的抗冲击性能。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层还包括第二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层叠设置于支撑层与第一泡棉层之间,第二缓冲层的至少位于弯折部与弯折支撑部之间的部分为形状记
忆弹性体。通过设置第二缓冲层进一步提高柔性显示屏的回弹性,在柔性显示屏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中,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同时改善显示面板上的印痕,并且,通过第一泡棉层提升柔性显示屏的抗冲击性能。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状记忆弹性体的弹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1000MPa。弹性模量越大,形状记忆弹性体越不容易变形,且刚性越强、硬度越大。如此一来,弹性模量过大时,柔性显示屏不容易折叠。因此,形状记忆弹性体的弹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1000MPa时柔性显示屏可以较为省力的折叠。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0微米,且小于或者等于150微米。缓冲层的厚度达到20微米时,可以有效改善柔性显示屏的印痕问题,还可以提升柔性显示屏的抗冲击性能。由于柔性显示屏的超薄化发展趋势,缓冲层需要兼顾柔性显示屏的厚度。因此,缓冲层的厚度不能无限增大,在缓冲层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50微米时,可以同时满足改善柔性显示屏的印痕问题,以及满足柔性显示屏的超薄化发展。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缓冲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5微米,且小于或者等于80微米。在柔性显示屏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中,镂空结构在显示面板上留下印痕。在镂空结构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一缓冲层的厚度达到5微米时,才能更好的消除印痕。通过第一缓冲层可以恢复初始状态的性能消除印痕。并且,第一缓冲层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80微米可以同时兼顾柔性显示屏的超薄型。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泡棉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者等于75微米。第一泡棉层可以提升柔性显示屏的抗冲击性能。在用户使用柔性显示屏的过程中,在对显示屏进行触控按压,或是电子设备从高度掉落时,第一泡棉层可以有效缓冲外界对显示面板的冲击,降低柔性显示屏损坏的可能性。并且,第一泡棉层的厚度在此范围内,也可以同时满足柔性显示屏的超薄化发展。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缓冲层与第一泡棉层直接接触,第一泡棉层与第二缓冲层直接接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缓冲层与第二泡棉层直接接触。
[0016]通过涂布的工艺设置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进一步降低柔性显示屏的制造成本。在制造柔性显示屏的过程中,第一缓冲层无需贴合第一泡棉层,第二缓冲层无需贴合弯折支撑部。进一步提高柔性显示屏的制造效率。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缓冲层与第二泡棉层之间设有第一胶层。通过设置第一胶层,第一缓冲层与第二泡棉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缓冲层与第一泡棉层之间设有第二胶层。通过设置第二胶层,第一缓冲层与第一泡棉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状记忆弹性体为聚氨酯类材料体、聚丙烯酸类材料体、聚硅氧烷类材料体、聚酰胺类材料体中的一种。上述材料体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在柔性显示屏折叠时,可以更好的消除镂空结构产生的印痕。
[002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屏、壳体和电路板。柔性显示屏与壳体连接,壳体具有容纳空间,电路板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电路板与柔性显示屏电连接。
[0021]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技术方案的柔性显示屏,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立体图;
[0023]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半折叠状态的结构图;
[0024]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的结构图;
[0025]图4为图1中柔性显示屏沿A

A线剖切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对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支撑层包括弯折支撑部,所述弯折支撑部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弯折部有交叠,所述弯折支撑部设有镂空结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支撑层之间,所述第一缓冲层的至少位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弯折支撑部之间的部分为形状记忆弹性体,其中,所述形状记忆弹性体为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0.01Mpa的弹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还包括:第一泡棉层,所述第一泡棉层层叠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第一缓冲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还包括:第二泡棉层,所述第二泡棉层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还包括: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层叠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第一泡棉层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的至少位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弯折支撑部之间的部分为形状记忆弹性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弹性体的弹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1000MP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邦伟刘方成江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