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518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呼吸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本装置主要包括高流量吸氧托颌面罩和适配于高流量吸氧的医用雾化器,其中高流量吸氧托颌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高流量氧气软管。面罩本体前侧外凸,其具有与人体鼻部相适应的弧度,面罩本体沿轮廓设有气囊,气囊与面部紧密贴合,位于下颌处的气囊还设有下颌托垫;面罩本体侧部设有引流管固定开孔,引流管固定开孔上覆盖有硅胶膜;高流量氧气软管头部设有鼻塞,鼻塞孔位于面罩本体内部,高流量氧气软管延伸至面罩本体外部,高流量氧气软管尾部设有进氧接口,其外接医用雾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患者张口呼吸,提高舒适感,同时方便雾化吸入给药。同时方便雾化吸入给药。同时方便雾化吸入给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改善患者低氧症状、进行有效呼吸支持方面有独特优势,降低病死率。目前临床上经鼻高流量氧疗使用是一次性鼻氧管给氧;但容易产生生物气溶胶。老年卧床患者处仰卧位时,均习惯张口呼吸,从而引起下颌打开;不利于氧气吸入,影响氧疗效果。而常规的吸氧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1.普通吸氧面罩无减压装置,边缘质地较硬对于长期佩戴者其受压部位皮肤容易破损。2.现临床使用的各类吸氧面罩中均无鼻部留置导管的开孔设计。而老年卧床患者大多数留置鼻胃管、鼻肠管来改善营养状况或进行胃肠减压缓解腹部体征。从而在目前的氧气面罩使用中,一般直接将面罩佩戴于患者口鼻部,极易引起面罩边缘将各类鼻部引流管挤压在患者脸部,引起导管置管处皮肤受损,同时面罩也无法完全贴合患者脸部,影响氧疗效果。3.对于新冠中收治的高龄患者,需要雾化吸入化痰药,帮助痰液排出。而目前使用的雾化吸入器与高流量吸氧鼻导管并不适配,需要取下氧气鼻导管更换雾化器,反复牵拉容易造成皮肤破损,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减少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该装置能减少患者张口呼吸,提高舒适感,同时方便雾化吸入给药,避免取下鼻氧管后再次更换医用雾化器,减少工作量。
[0004]本技术主要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主要包括高流量吸氧托颌面罩和适配于高流量吸氧的医用雾化器,所述高流量吸氧托颌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高流量氧气软管,所述高流量氧气软管外接所述医用雾化器,患者佩戴所述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完成氧气和药物吸入。
[0006]进一步的,所述面罩本体为曲面结构,所述面罩本体前侧外凸,其具有与人体鼻部相适应的弧度,所述面罩本体沿轮廓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面部紧密贴合,位于下颌处的气囊还设有下颌托垫;所述面罩本体侧部设有引流管固定开孔,所述引流管固定开孔上覆盖有硅胶膜;
[0007]进一步的,所述高流量氧气软管头部设有鼻塞,所述鼻塞孔位于所述面罩本体内部,所述高流量氧气软管延伸至所述面罩本体外部,所述高流量氧气软管尾部设有进氧接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医用雾化器包括连接口、螺纹管、雾化储药杯以及输氧管,所述连
接口外接所述进氧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螺纹管的头端相接,所述雾化储药杯顶部设有一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上设有开口,所述螺纹管的末端与所述连接盖连接,所述雾化储药杯底部设有筒状杆,雾化头设置在所述筒状杆上,所述雾化储药杯的底部也设有另一开口,输氧管与所述雾化储药杯的底部开口连通。
[0009]在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中,位于鼻侧处的面罩本体上开设有过滤排气孔,所述过滤排气孔覆盖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无纺布层、热风棉层、熔喷层,其具体组成为无纺布+热风棉层+双层熔喷层+亲肤无纺布层材质制成的过滤层,所述过滤排气孔设计能有效过滤由呼吸道传播的新冠病毒。
[0010]在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中,位于脸颊侧的面罩本体外缘分别设有弹力带和插接扣,所述插接扣与带有插接头的伸缩带连接,插接扣固定在下颌两侧,通过调节伸缩带能有效起到固定下颌,减少患者的张口呼吸,所述弹力带和所述伸缩带分别与枕部防压疮垫连接。
[0011]在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中,所述弹力带和伸缩带分别位于耳部上下侧,所述弹力带上包裹第一防压疮条,所述伸缩带上包裹第二防压疮条。
[0012]在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中,所述枕部防压疮垫为硅胶材质,垫于患者头部枕后,能减少患者仰卧位时枕部皮肤受压破损;所述第一防压疮条和第二防压疮条为海绵,能减少面罩佩戴时弹力带对局部皮肤的压迫。
[0013]在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固定开孔位于脸颊侧的面罩本体外缘处,引流管可从此处引出,所述引流管包括留置鼻胃管、鼻肠管、ENBD管。
[0014]在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流量氧气软管为螺纹状软管,其可根据患者情况弯曲,进氧接口为仪器端,可与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相连。
[0015]在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上还设有单向充气阀,可根据患者面部情况自行注入空气,调整气囊充盈程度。
[0016]在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管的设计可自行旋转调节伸缩管路长度,对于卧床患者可根据卧位及姿势自行调整雾化储药杯角度,以防止药液溅撒。
[0017]在本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储药杯与连接盖之间设有螺纹,两者通过螺纹固定,补入药液时可拧开雾化储药杯上的连接盖,向杯体内倾倒。
[0018]在本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头包括所述筒状杆顶部外缘凸起的弧形结构以及其上的环状结构,弧形结构与环状结构一体成形,所述雾化头的设计便于流量向不同方向喷射。
[0019]在本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盖下方还设有一球状结构,所述筒状杆顶部开设小孔;所述雾化头形状与所述球状结构相适应,所述球状结构与所述筒状杆顶部小孔相抵触,当气体束从小孔喷出时,由于上方球状结构的阻挡作用被分散为高流量气体。
[0020]在本方案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储药杯为直筒状,较于临床上现有的医用雾化器的形态上更为较小,方便使用。优选的,所述雾化储药杯直径为3.5cm,高度为6.5cm。
[0021]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2]1.老年卧床患者处仰卧位时,均习惯张口呼吸,从而引起下颌打开;高流量吸氧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氧饱和度低下时的常规方法,因此张口呼吸不利于氧气吸入。
设计下颌托垫,能有效托起患者下颌,减少张口呼吸。
[0023]2.枕部防压疮垫的硅胶材质设计能有效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处仰卧位时枕部皮肤压迫,预防压疮的产生。
[0024]3.鼻部引流管固定开孔设计防止面罩在使用时面罩边缘挤压鼻部引流管对面部皮肤形成导管处皮肤压疮。
[0025]4.面罩底部的一圈面罩气囊设计,气囊设计质地柔软弹力充足,有利于减少长时间使用面罩对面部皮肤压疮的产生。
[0026]5.硅胶材质制成的下颌托垫,有效减少患者的张口呼吸及预防下颌处皮肤受面罩挤压破损形成压疮。
[0027]6.弹力带及伸缩带的可调节设计适用于各种头围大小的患者。
[0028]7.整体面罩式设计能有效减少生物气溶胶的产生及新冠病毒的传播。
[0029]8.海绵状防压疮条设计能有效减少绳带固定头部对局部皮肤压疮的可能。
[0030]9.过滤排气孔设计能有效过滤由呼吸道传播的新冠病毒。
[0031]10.当患者需要雾化吸入化痰药时,无需取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包括高流量吸氧托颌面罩和适配于高流量吸氧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流量吸氧托颌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和高流量氧气软管(6),所述高流量氧气软管(6)外接所述医用雾化器,患者佩戴所述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完成氧气和药物吸入;其中所述面罩本体(1)为曲面结构,所述面罩本体(1)前侧外凸,其具有与人体鼻部相适应的弧度,所述面罩本体(1)沿轮廓设有气囊(2),所述气囊(2)与面部紧密贴合,位于下颌处的气囊(2)还设有下颌托垫(3);所述面罩本体(1)侧部设有引流管固定开孔(13),所述引流管固定开孔(13)上覆盖有硅胶膜;所述高流量氧气软管(6)头部设有鼻塞孔(5),所述鼻塞孔(5)位于所述面罩本体(1)内部,所述高流量氧气软管(6)延伸至所述面罩本体(1)外部,所述高流量氧气软管(6)尾部设有进氧接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雾化器包括连接口(15)、螺纹管(16)、雾化储药杯(17)以及输氧管(18),所述连接口(15)外接所述进氧接口(7),所述连接口(15)与所述螺纹管(16)的头端相接,所述雾化储药杯(17)顶部设有一连接盖(20),所述连接盖(20)上设有开口,所述螺纹管(16)的末端与所述连接盖(20)连接,所述雾化储药杯(17)底部设有筒状杆(21),雾化头(19)设置在所述筒状杆(21)上,所述雾化储药杯(17)的底部也设有另一开口,输氧管(18)与所述雾化储药杯(17)的底部开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鼻侧处的面罩本体(1)上开设有过滤排气孔(14),所述过滤排气孔(14)覆盖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无纺布层、热风棉层、熔喷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生物气溶胶产生的高流量吸氧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脸颊侧的面罩本体(1)外缘分别设有弹力带(11)和插接扣(4),所述插接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珮珍陆洲俞静娴周姣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