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513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粮仓领域,提出一种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包括粮仓、冷风循环站、循环管道系统和支管件,支管件包括插管和壁管,壁管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斜面且朝粮仓的中心方向倾斜,壁管的侧面设置有三列凸脊组,凸脊组包括多个上下间隔分布的凸脊且其呈三角锥形,凸脊的底面朝下且设置有喷口,粮仓的顶部为双层顶,双层顶包括内顶和外顶,内顶为中心起拱的彩钢板,外顶与内顶上下间隔分布,外顶的边缘与内顶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多个沿二者周长方向分布的通风口,通风口处设置有窗扇,外顶的顶部设置有天窗板,天窗板上设置有窗盖。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循环效果较好、热交换能力较强且有利于保障粮食储存质量,适合大规模推广。规模推广。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粮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粮仓,即储藏粮食的专用建筑物,用于存放大量粮食。由于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湿度和温度的问题,所以具有低温干燥功能的粮仓会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且对粮食安全也有重要的意义
[0003]现有专利CN201620958764.6公开了一种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设有冷却装置、风机及换向风阀体,粮仓上表面密封并覆盖保温膜,粮仓的檐墙上部设置通风管,通风管上设置多个向下插入粮堆的处理粮食表层温度的支风管,所述支风管内含有可调节通风深度的阀门;所述粮仓水平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径向通风管,换向风阀体的输入端两个端口,一个连接在冷却装置的输出口,另一个连接在风机的吸风口;换向风阀体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连接于通风管和径向通风管。该粮仓由于采用了粮仓内部的表层降温,并且由通风管吸入的风通过风机回到冷却系统,形成粮仓内部的循环。不过,由于通风管上的支管较短且不可调,除了对装量线附近的粮食进行低温保护之外,较深的粮食的质量则失去保障;其次,对于户外粮仓的话,特别是夏天的时候,仓顶温度较高,提高了对该装置的循环功率要求,储存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粮仓及其通风补冷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循环效果较好、热交换能力较强且有利于保障粮食储存质量的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包括粮仓,所述粮仓的外部设置有冷风循环站,所述冷风循环站通过循环管道系统与粮仓连通,所述循环管道系统上设置有多个沿粮仓的内壁周长方向分布的支管件,所述支管件包括与循环管道连接的插管,所述插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其插接的壁管,所述壁管与粮仓的内壁连接且其背向粮仓内壁的一侧为圆弧面,所述壁管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斜面且朝粮仓的中心方向倾斜,所述壁管的侧面设置有三列凸脊组,所述凸脊组包括多个上下间隔分布的凸脊且其呈三角锥形,所述凸脊的底面朝下且设置有喷口,所述粮仓的顶部为双层顶,所述双层顶包括内顶和外顶,所述内顶为中心起拱的彩钢板,所述外顶与内顶上下间隔分布,所述外顶的边缘与内顶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多个沿二者周长方向分布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窗扇,所述外顶的顶部设置有倒圆台结构的天窗板,所述天窗板上设置有窗盖。
[0006]作为优选,所述壁管的侧面边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中设置有与粮仓连接的定位螺钉。
[0007]作为优选,所述插管的管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天窗板的内侧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风囱管。
[0009]作为优选,所述风囱管的长度从滤板的边缘到其中间逐渐变长。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提供的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通过设计沿粮仓壁分布的支管件可令冷风与粮食产生较大的接触概率,而且壁管上的凸脊分布面积较广,可选择性地加入堵头以获得灵活的喷射面,从而获得更好的热交换性能;将粮仓采用双层顶结构,而且双层顶之间的空间可通过窗扇和窗盖进行灵活启闭,有利于粮仓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下更好地进行热交换。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循环效果较好、热交换能力较强且有利于保障粮食储存质量,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支管件的主视图;
[0015]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支管件的轴测图;
[0016]以上各图中,1、粮仓;2、冷风循环站;3、循环管道系统;4、支管件;41、插管;42、壁管;43、凸脊;44、喷口;45、连接板;46、腰型孔;5、双层顶;51、内顶;52、外顶;53、通风口;54、天窗板;55、窗盖;56、滤板;57、风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包括粮仓1,所述粮仓1的外部设置有冷风循环站2,冷风循环站2通过循环管道系统3与粮仓1连通,循环管道系统3上设置有多个沿粮仓1的内壁周长方向分布的支管件4。其中,冷风循环站2和循环管道系统3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支管件4包括与循环管道连接的插管41,插管41的底部设置有与其插接的壁管42,壁管42与粮仓1的内壁连接且其背向粮仓1内壁的一侧为圆弧面,壁管42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斜面且朝粮仓1的中心方向倾斜,壁管42的侧面设置有三列凸脊组,凸脊组包括多个上下间隔分布的凸脊且其呈三角锥形,凸脊43的底面朝下且设置有喷口44,粮仓1的顶部为双层顶5,双层顶5包括内顶51和外顶52,内顶51为中心起拱的彩钢板,外顶52与内顶51上下间隔分布,外顶52的边缘与内顶51的边缘
之间设置有多个沿二者周长方向分布的通风口53,通风口53处设置有窗扇,外顶52的顶部设置有倒圆台结构的天窗板54,天窗板54上设置有窗盖55。
[0020]具体地,沿粮仓1壁分布的支管件4可插入粮食的深部,可令冷风与粮食产生较大的接触概率,提高冷风与粮食的热交换频率,而且壁管42上的凸脊分布面积较广,纵深较大,可选择性地加入堵头以获得灵活的喷射面,从而令冷风更好地与粮食产生较高热交换效率。壁管42的底部开设通孔令部分冷空气可由下方打入粮食内部进行热交换。壁管42的顶部与插管41采用斜面插接,令二者具有较大的切口配合面积,从而获得较高的插接稳定性。粮仓1采用双层顶5结构,双层顶5的间隔空挡为空气的流通提供空间条件,尤其是在夏天可打开窗扇和窗盖55,令太阳直射在外顶52上实现隔热,而内顶51既保证粮仓1上方的密封性,又令空气掠过彩钢板表面实现冷热交换;雨季和冬季可对窗盖55和部分窗扇进行灵活启闭,有利于粮仓1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下更好地进行热交换。因此,本装置应用在粮仓1上可获得较好的冷风循环效果,热交换能力较强且有利于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仓准低温储粮通风补冷装置,包括粮仓,所述粮仓的外部设置有冷风循环站,所述冷风循环站通过循环管道系统与粮仓连通,所述循环管道系统上设置有多个沿粮仓的内壁周长方向分布的支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件包括与循环管道连接的插管,所述插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其插接的壁管,所述壁管与粮仓的内壁连接且其背向粮仓内壁的一侧为圆弧面,所述壁管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斜面且朝粮仓的中心方向倾斜,所述壁管的侧面设置有三列凸脊组,所述凸脊组包括多个上下间隔分布的凸脊且其呈三角锥形,所述凸脊的底面朝下且设置有喷口,所述粮仓的顶部为双层顶,所述双层顶包括内顶和外顶,所述内顶为中心起拱的彩钢板,所述外顶与内顶上下间隔分布,所述外顶的边缘与内顶的边缘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卫刚郭江波徐长海张良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粮油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