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502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包括箱体、电池模组、防膨胀机构和固定机构,防膨胀机构包括前后两块相对设置的模组连接端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顶板和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顶板和底板共同围成一个矩形体空心结构,其中后板与电池模组内设置的缓冲间隔垫接触,以防止电池模组内的电芯鼓包膨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有效约束敞口盒体向外膨胀,及时消除电池模组膨胀应力,满足电池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因电池膨胀力过大而导致电池成组结构件失效,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延长使用寿命,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模组保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作为电力储能最常用的储能载体,随着负荷的要求和客户需要,电池体积、容量及能量也越来越大,锂电池在长期的充放电循环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身物理和化学特性,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表面会发生明显的鼓包膨胀,电池内部产生极大的对外膨胀力,对电池成组后的模组结构件的强度和刚度有极高的要求和考验,模组成组结构如果设计不当,很容易因电池膨胀力过大,导致锂电池模组成组的结构件失效,引发二次电气事故。
[0003]现有的电力储能通常采用保护箱体内嵌敞口盒体安装电芯的方式来安装,上面再使用绝缘片和紧固螺栓固定,虽然敞口盒体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锂电池的鼓包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敞口盒体通常采用PP或PC材质,一般采取多段拼装或折弯的方式安装,多段拼装时的缝隙处采用胶水粘接,锂电池长时间使用发热较为明显,胶水长期受热易变脆,造成粘接处松动,盒体内壁仍然受到向外膨胀的应力,当膨胀力过大时,导致锂电池模组结构件失效,容易引发二次电气事故。
[0004]如何设计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有效约束敞口盒体向外膨胀,及时消除电池模组膨胀应力,满足电池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因电池膨胀力过大而导致电池成组结构件失效,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延长使用寿命的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锂电池模组用的敞口盒体在多段拼装时,胶水长期受热易变脆,造成粘接处松动,盒体内壁仍然受到向外膨胀的应力,当膨胀力过大时,导致锂电池模组结构件失效,容易引发二次电气事故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来实现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有效约束敞口盒体向外膨胀,及时消除电池模组膨胀应力,满足电池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因电池膨胀力过大而导致电池成组结构件失效,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包括箱体、电池模组、防膨胀机构和固定机构,电池模组安装在箱体内,防膨胀机构设置在箱体前后两端,通过固定机构将防膨胀机构固定在箱体,防止电池模组对箱体的向外膨胀,所述防膨胀机构包括前后两块相对设置的模组连接端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顶板和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顶板和底板共同围成一个矩形体空心结构,其中后板与电池模组内设置的缓冲间隔垫接触,以防止电池模组内的电芯鼓包膨胀;前板的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凹口,凹口内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所述顶板上开设有拉紧板预留孔,所述底板向外延伸一部分形成一个矩形板,矩形板上设置有模组螺栓固定
孔。
[0007]作为上述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矩形状的拉紧板、拉紧板固定端孔、电池防爆透气孔、拉线孔和紧固螺栓,前后两块模组连接端板通过拉紧板两端的拉紧板固定端孔和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形成用于夹裹箱体的防膨胀结构。
[0008]作为上述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组电芯、电芯膨胀阀孔、缓冲间隔垫和一体式敞口盒,多组电芯中间预留膨胀间隙,相邻的两个电芯膨胀间隙内设置有缓冲间隔垫,多组电芯和缓冲间隔垫位置摆放后整体安装在一体式敞口盒内。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包括箱体、电池模组、防膨胀机构和固定机构,电池模组安装在箱体内,防膨胀机构设置在箱体前后两端,通过固定机构将防膨胀机构固定在箱体,防止电池模组对箱体的向外膨胀,本技术设计巧妙,创造性的提出了在现有敞口盒体外部加装防膨胀装置,利用防膨胀装置各部件空间的缓冲结构及间隙,最大限度的吸收和减少锂电池的膨胀力,同时特有的膨胀拉板结构及连接端板设计结构可以保障电池在全生命周期使用期间不因电池的膨胀力过大而导致结构失效,引发二次事故。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防膨胀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防膨胀机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一体式敞口盒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中:1、模组连接端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前板,104、后板,105、顶板,106、底板,107、加强筋,2、拉紧板预留孔,3、模组螺栓固定孔,4、电芯,5、电芯膨胀阀孔,6、电芯间隔片,7、一体式敞口盒,8、拉紧板,9、拉紧板固定端孔,10、电池防爆透气孔,11、拉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包括箱体、电池模组、防膨胀机构和固定机构,电池模组安装在箱体内,防膨胀机构设置在箱体前后两端,通过固定机构将防膨胀机构固定在箱体,防止电池模组对箱体的向外膨胀,所述防膨胀机构包括前后两块相对设置的模组连接端板1,包括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前板103、后板104、顶板105和底板106,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前板103、后板104、顶板105和底板106共同围成一个矩形体空心结构,其中后板104与电池模组内设置的缓冲间隔垫接触,以防止电池模组内的电芯鼓包膨胀;前板103的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凹口,凹口内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107;所述顶板105上开设有拉紧板预留孔2,所述底板106向外延伸一部分形成一个矩形板,矩形板上设置有
模组螺栓固定孔3。
[0020]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矩形状的拉紧板8、拉紧板固定端孔9、电池防爆透气孔10、拉线孔11和紧固螺栓,前后两块模组连接端板1通过拉紧板8两端的拉紧板固定端孔9和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形成用于夹裹箱体的防膨胀结构。
[0021]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组电芯4、电芯膨胀阀孔5、缓冲间隔垫6和一体式敞口盒7,多组电芯4中间预留膨胀间隙,相邻的两个电芯4膨胀间隙内设置有缓冲间隔垫6,多组电芯4和缓冲间隔垫6位置摆放后整体安装在一体式敞口盒7内。
[0022]实际应用中,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前板103、后板104、顶板105和底板106材质为钢或者铝,优选高强钢,相互之间通过各种金属焊接工艺焊接,优选氩弧焊焊接工艺,其中后板104与电池模组内设置的缓冲间隔垫接触,以防止电池模组内的电芯鼓包膨胀。
[0023]本技术采用矩形体空心结构,利用防膨胀装置各部件空间的缓冲结构及间隙,最大限度的吸收和减少锂电池的膨胀力,同时特有的膨胀拉板结构及连接端板设计结构可以保障电池在全生命周期使用期间不因电池的膨胀力过大而导致结构失效,引发二次事故。
[0024]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箱体的防膨胀装置,包括箱体、电池模组、防膨胀机构和固定机构,电池模组安装在箱体内,防膨胀机构设置在箱体前后两端,通过固定机构将防膨胀机构固定在箱体,防止电池模组对箱体的向外膨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膨胀机构包括前后两块相对设置的模组连接端板(1),包括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前板(103)、后板(104)、顶板(105)和底板(106),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前板(103)、后板(104)、顶板(105)和底板(106)共同围成一个矩形体空心结构,其中后板(104)与电池模组内设置的缓冲间隔垫接触,以防止电池模组内的电芯鼓包膨胀;前板(103)的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凹口,凹口内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107);所述顶板(105)上开设有拉紧板预留孔(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痛快张登基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哲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