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环流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52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环流反应器。厌氧环流反应器包括进水管、反应池、中心导流管、布水管、推进器、三相分离器、溢流堰和出水管,中心导流管的上端封闭,中心导流管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进水管与中心导流管连接,布水管与中心导流管的出水端连接,布水管具有出水口,出水口朝向反应池的池底,三相分离器安装在反应池内,三相分离器通过气液收集管与中心导流管连接,进水管位于气液收集管和布水管之间,推进器安装在中心导流管内,推进器用于推动中心导流管内的污水快速流至布水管,溢流堰设在反应池内壁,出水管安装在溢流堰上,出水管用于排出溢流堰内的污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厌氧环流反应器能够均匀搅拌泥水,提高了处理效率。提高了处理效率。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厌氧环流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污/废水厌氧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厌氧环流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污水处理设备,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后直接向上流动,反应池底部形成一定的死区,无法搅动污水和悬浮颗粒混合,同时缩短了污水和污泥的混合时间,降低了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搅拌以及延长污水和污泥混合时间的厌氧环流反应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厌氧环流反应器,所述厌氧环流反应器包括进水管、反应池、中心导流管、布水管、推进器、三相分离器、溢流堰和出水管,所述中心导流管的上端封闭,所述中心导流管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中心导流管连接,所述布水管与所述中心导流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布水管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朝向反应池的池底,所述三相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反应池内,所述三相分离器通过气液收集管与所述中心导流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气液收集管和布水管之间,所述推进器安装在所述中心导流管内,所述推进器用于推动中心导流管内的污水快速流至布水管,所述溢流堰设在所述反应池内壁,所述出水管安装在所述溢流堰上,所述出水管用于排出溢流堰内的污水。
[0005]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有散射板,所述散射板位于布水管具有出水口的正下方。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导流管的上端通过快拆的密封盖密封。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具有一U形弯曲段。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防虹吸管,所述防虹吸管上端的端口高于溢流堰,所述防虹吸管位于U形弯曲段的后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有排泥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布水管距离池底的距离为200~300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推进器安装在耦合设备或升降装置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三相分离器与进水布水器之间设有厌氧生物悬挂填料。
[0013]本技术厌氧环流反应器将布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反应池的池底,从布水管出来的污水会冲击反应池的池底,消除了反应池的池底死区,获得更好的泥水混合效果,加强了污水和微生物之间的接触,增加了处理效率,同时污水需要先向下再往上,延长了污水和污泥的混合接触时间,进一步的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厌氧环流反应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16]进水管1、反应池2、排泥管21、散射板22、中心导流管3、排气管31、密封盖32、布水管4、推进器5、三相分离器6、溢流堰7、出水管8、防虹吸管81、气液收集管9。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厌氧环流反应器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进水管1、反应池2、中心导流管3、布水管4、推进器5、三相分离器6、溢流堰7和出水管8。所述反应池2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21,根据需求排放污泥。所述进水管1穿过反应池2与所述中心导流管3连接,所述进水管1与所述中心导流管3连接,所述布水管4与所述中心导流管3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中心导流管3内的污水通过布水管4排至反应池2内。所述三相分离器6安装在所述反应池2内,所述三相分离器6用于分离出污泥和水气混合物,污泥沉淀至池底,所述三相分离器6通过气液收集管9与所述中心导流管3连接,水气混合物通过气液收集管9进入重心导流管,水气混合物在中心导流管3分离,即沼气沿着中心导流管3向上流动,污水沿着中心导流管3向下流动。所述中心导流管3的上端封闭,所述中心导流管3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31,便于将沼气通过排气管31排出,所述中心导流管3的上端通过快拆的密封盖32密封,便于快速拆装密封盖32。所述进水管1位于气液收集管9和布水管4之间,所述推进器5安装在所述中心导流管3内,所述推进器5用于推动中心导流管3内的污水快速流至布水管4,即给中心导流管3内的污水提供一个压力;所述推进器5安装在耦合设备或升降装置上,便于移动推进器5,打开密封盖32可对推进器5进行检修。所述溢流堰7设在所述反应池2内壁,所述出水管8安装在所述溢流堰7上,所述出水管8用于排出溢流堰7内的污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所述三相分离器6与进水布水器之间设有厌氧生物悬挂填料,以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及增加处理效果。
[0019]所述出水管8具有一U形弯曲段,能够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反应池2内。所述出水管8上安装有防虹吸管81,所述防虹吸管81上端的端口高于溢流堰7,所述防虹吸管81位于U形弯曲段的后方;当出水管8连接有向下管道,即污水从出水管8出来后往下流动时,出水管8容易出现虹吸现象,而防虹吸管81与外界连通,故能够消除虹吸现象,避免了沼气通过出水管8排出。
[0020]所述布水管4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朝向反应池2的池底,便于冲击污水池池底,所述布水管4距离池底的距离为200~300mm,保障能够有效搅拌反应池2的池底的污泥,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污泥堵塞出水口。所述反应池2的底部设有散射板22,所述散射板22位于布水管4具有出水口的正下方,增强散射效果,提高搅拌效果。
[0021]污水从进水管1进入中心导流管3,而后通过布水管4排出,污水与污泥混合,而后上升通过三相分离器6分离,水气混合物进入中心导流管3,沼气从排气管31排出,所述污水被推进器5推至中心导流管3的下放与从进水管1进来的污水混合,由于推进器5会给污水提供一个压力,因此从布水管4的出水口喷出的污水具有一定的压力,推进器5的功率越大,污水喷出的压力越大,冲击池底的力越大,污水和污泥混合的效果更好。
[0022]将布水管4的出水口朝向反应池2的池底,从布水管4出来的污水会冲击反应池2的池底,消除了反应池2的池底死区,获得更好的泥水混合效果,加强了污水和微生物之间的接触,增加了处理效率,同时污水需要先向下再往上,延长了污水和污泥的混合接触时间,进一步的提高了处理效率。
[002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环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反应池、中心导流管、布水管、推进器、三相分离器、溢流堰和出水管,所述中心导流管的上端封闭,所述中心导流管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中心导流管连接,所述布水管与所述中心导流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布水管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朝向反应池的池底,所述三相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反应池内,所述三相分离器通过气液收集管与所述中心导流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气液收集管和布水管之间,所述推进器安装在所述中心导流管内,所述推进器用于推动中心导流管内的污水快速流至布水管,所述溢流堰设在所述反应池内壁,所述出水管安装在所述溢流堰上,所述出水管用于排出溢流堰内的污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环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有散射板,所述散射板位于布水管具有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才贵肖金超戈守红何敏
申请(专利权)人:沛源生态环境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