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式颅脑打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38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颅脑打击器技术领域,公开了闭合式颅脑打击器,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顶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控制杆,所述上控制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支架的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控制杆,所述下控制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所述侧板的上部均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周均螺纹连接在蜗轮的内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下控制杆内部有红外发射装置,并通过下电推杆控制,在上控制杆根据控制面板完成对伸缩杆和打击头位置的设定后,可反馈至下控制杆,自动形成打击头下落的打击区域,并以红外发光方式划定打击区域,保证打击位置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闭合式颅脑打击器


[0001]本技术涉及颅脑打击器
,尤其涉及闭合式颅脑打击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健康和舒适性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提高,由于体育运动和车辆出行以外导致的颅脑撞击事件不断增高,颅脑外伤的发病率也有了显著升高,目前,进行脑震荡等闭合式颅脑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中,根据研究部位和研究目的的不同,主要以自由落体式和钟摆式撞击方式进行模型制备,其中自由落体式撞击方式,以颅脑额颞叶部位为主要的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多以自制颅脑打击为主,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型制备装置,对科学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复制性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自由落体式的闭合性颅脑打击器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的颅脑打击器,不能对动物颅脑区域需要打击的部位进行精准的定位,容易造成打击位置偏移,颅脑打击器对动物颅脑打击过程还留存在人工手动操作,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此外在打击过程中需要对打击的物体进行扶持,通常是需要人工进行扶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闭合式颅脑打击器,控制面板在完成打击条件设定下,完成对颅脑打击过程的数字化控制,以保证打击过程的精准性,通过蜗轮、蜗杆与螺杆的配合,对物体进行夹持固定,防止在打击过程中发生偏移,避免了人工扶持造成了危险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闭合式颅脑打击器,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顶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控制杆,所述上控制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支架的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控制杆,所述下控制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所述金属板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部均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周均螺纹连接在蜗轮的内周,所述蜗轮均转动连接在侧板的内壁。
[0007]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在硅胶软垫的底端,所述硅胶软垫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控制杆。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控制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电推杆,所述下电推杆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外周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有伸缩杆、红外发射装置、上电推杆和下电推杆。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打击头,所述打击头设置在红外发射装置的正上方。
[0011]进一步地,所述蜗轮的外周均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底端均转动连接在侧
板的内壁,所述蜗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旋钮。
[0012]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内侧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均设置成内侧凹陷的弧形。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控制面板在完成打击条件设定下,完成对颅脑打击过程的数字化控制,以保证打击过程的精准性,支架上下分别连接上下控制杆,上下侧控制杆均为空心杆,表面有完全统一对应的刻度,内部具有驱动机构,共同完成伸缩杆和打击头位置的设定,其中,下控制杆内部有红外发射装置,并通过下电推杆控制,在上控制杆根据控制面板完成对伸缩杆和打击头位置的设定后,可反馈至下控制杆,自动形成打击头下落的打击区域,并以红外发光方式划定打击区域,保证打击位置的准确性。
[0015]2、本技术中,拧动旋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过程中会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会带动螺杆移动,进而通过螺杆推动夹板移动,对放置在装置上的物体进行夹持固定,防止在打击过程中发生偏移,避免了人工扶持造成了危险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闭合式颅脑打击器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闭合式颅脑打击器的定位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闭合式颅脑打击器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金属板;2、硅胶软垫;3、支架;4、控制面板;5、上控制杆;6、下控制杆;7、伸缩杆;8、打击头;9、红外发射装置;10、侧板;11、螺杆;12、蜗轮;13、旋钮;14、蜗杆;15、夹板;16、上电推杆;17、下电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闭合式颅脑打击器,包括金属板1,金属板1的顶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支架3,支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控制杆5,上控制杆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7,支架3的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控制杆6,上下侧控制杆均为空心杆,表面有完全统一对应的刻度,内部具有驱动机构,共同完成完成伸缩杆7和打击头8位置的设定,下控制杆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9,红外发射装置9通过下电推杆17控制,在上控制杆5根据控制面板4完成对伸缩杆7和打击头8位置的设定后,可反馈至下控制杆6,自动形成打击头8下落的打击区域,并以红外发光方式划定打击区域,保证打击位置的准确性,金属板1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0,侧板10的上部均滑动连接有螺杆11,螺杆11的外周均螺纹连接在蜗轮12的内周,蜗轮12均转动连接在侧板10的内壁,拧动旋钮13带动蜗杆14转动,蜗杆14转动过程中会带动蜗轮12转动,蜗轮12转动会带动螺杆11移动,进而通过螺杆11推动夹板15移动,对放置在装置上的物体进行夹持固定,防止在打击过程中发生
偏移,避免了人工扶持造成了危险性。
[0023]金属板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在硅胶软垫2的底端,可减轻打击过程中对颅脑的二次损伤,硅胶软垫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控制杆6,下控制杆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电推杆17,下电推杆17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9,支架3的外周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电性连接有伸缩杆7、红外发射装置9、上电推杆16和下电推杆17,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打击头8,打击头8设置在红外发射装置9的正上方,下控制杆6内部有红外发射装置9,并通过下电推杆17控制,在上控制杆5根据控制面板4完成对伸缩杆7和打击头8位置的设定后,可反馈至下控制杆6,自动形成打击头8下落的打击区域,并以红外发光方式划定打击区域,保证打击位置的准确性,蜗轮12的外周均啮合连接有蜗杆14,蜗杆14的底端均转动连接在侧板10的内壁,蜗杆1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旋钮13,螺杆11的内侧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5,夹板15均设置成内侧凹陷的弧形,拧动旋钮13带动蜗杆14转动,蜗杆14转动过程中会带动蜗轮12转动,蜗轮12转动会带动螺杆11移动,进而通过螺杆11推动夹板15移动,对放置在装置上的物体进行夹持固定,防止在打击过程中发生偏移,避免了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闭合式颅脑打击器,包括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顶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控制杆,所述上控制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支架的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控制杆,所述下控制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所述金属板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部均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周均螺纹连接在蜗轮的内周,所述蜗轮均转动连接在侧板的内壁;所述金属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在硅胶软垫的底端,所述硅胶软垫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控制杆;所述下控制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电推杆,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乐王永辉高丽李艳彦马艳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