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33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包括刮擦机构和余液回收机构,余液回收机构包括余液回收槽,余液回收槽与胶辊平行设置,余液回收槽的上部开口,且在开口处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也与胶辊平行设置;余液回收槽上还设有排液孔;刮擦机构包括柔性布,柔性布的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柔性布的另一端搭置在胶辊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柔性布与胶辊间的牵拉作用,消除由于撞击作用以及其他因素所产生额外的辊印,同时利用柔性布与胶辊表面的刮擦作用,将胶辊表面的杂质分离出来,降低杂质进入镀膜系统的概率,降低杂质对镀膜玻璃成品的外观影响;同时柔性布可以覆盖一部分胶辊表面,降低无效异丙醇挥发,并提高膜液回收效率,提质增效。提质增效。提质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镀膜玻璃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常规采用反向辊涂工艺生产的镀膜玻璃,为了均匀的将镀膜液涂布于光伏玻璃表面,镀膜胶辊于传送皮带间的间隙一定略小于光伏玻璃的实际厚度,基于方向辊涂工艺的生产实际情况,玻璃在进板瞬间同胶辊发生撞击,所产生的形变无法通过消纹辊完全清除,在下一片玻璃进入后就会将辊印转印至玻璃上严重影响良率。
[0003]在进入反向辊涂镀膜机前需要对光伏玻璃原片进行磨边清洗工作,理论上清洗机将会对玻璃进行彻底的清理,而实际情况是光伏玻璃原片磨边处以及玻璃表面还是会有磨边所残留微量的玻璃粉存在,在玻璃粉进入镀膜机后会使镀膜成品玻璃造成严重的外观影响,而且在玻璃传送过程中仍有除玻璃粉外的杂质随重力沉降在光伏玻璃上并带入镀膜机中。同样随之而产生的成品外观缺陷也不可避免。
[0004]基于光伏镀膜玻璃生产工艺和反向辊涂镀膜机的结构特点,在正常工况下胶辊表面存在大面积的空气接触面,无法避免的出现大量的异丙醇挥发,造成异丙醇的浪费,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可以很好的提高成品良率,提高异丙醇的利用效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包括刮擦机构和余液回收机构,余液回收机构包括余液回收槽,余液回收槽与胶辊平行设置,余液回收槽的上部开口,且在开口处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也与胶辊平行设置;余液回收槽上还设有排液孔;
[0008]刮擦机构包括柔性布,柔性布的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柔性布的另一端搭置在胶辊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余液回收槽的水平两端具有高度差,排液孔位于余液回收槽的较低一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余液回收槽通过支架固定在反向辊涂镀膜机的机架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余液回收槽为U型槽,U型槽的两端封闭,排液孔位于其中一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孔处设有管接口,管接口连接有软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位于U型槽圆心处并与U型槽两端焊接固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布的一端绕固定杆折叠后,通过固定夹固定在固定杆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布为麂皮布。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利用柔性布与胶辊间的牵拉作用,消除由于撞击作用以及其他因素所
产生额外的辊印,同时利用柔性布与胶辊表面的刮擦作用,将胶辊表面的杂质分离出来,降低杂质进入镀膜系统的概率,降低杂质对镀膜玻璃成品的外观影响;同时柔性布可以覆盖一部分胶辊表面,降低无效异丙醇挥发,并提高膜液回收效率,提质增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余液回收机构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余液回收机构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余液回收机构的左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余液回收机构的右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刮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安装示意图。
[0024]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擦机构和余液回收机构,余液回收机构包括余液回收槽5,余液回收槽5与胶辊4平行设置,余液回收槽5的上部开口,且在开口处设有固定杆2,固定杆2也与胶辊4平行设置。
[0027]本实施例中,余液回收槽5为不锈钢材质的U型槽,U型槽的两端封闭,其中一端设有排液孔1。
[0028]余液回收槽的水平两端通过不锈钢材质的支架3固定在反向辊涂镀膜机的机架上,两端支架3有高度差,差值约为2cm,将较短的支架焊接至具有排液孔1的一端,从而使排液孔1位于余液回收槽5的较低一端。
[0029]排液孔1处还设有管接口6,管接口6连接有硅胶软管7,便于向外排出液体。
[0030]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为不锈钢棍,位于U型槽圆心处并与U型槽两端焊接固定。
[0031]刮擦机构包括麂皮布,麂皮布8的一端绕固定杆2折叠后,通过固定夹9固定在固定杆2上,麂皮布8的另一端搭置在胶辊4上。胶辊4的旋转方向要保证能够牵拉麂皮布8,使其张开。
[0032]本技术的主要用途是用来进行改良传统反向滚涂工艺造成的辊印及其他镀膜缺陷,减少不必要的异丙醇损失和提供有效的余液回收,其工作原理如下:
[0033](1)首先将回收液槽5与支架3进行焊接固定,在焊接时需注意将回收液槽5两端开口封住,两端槽体支架有高度差,差值约为2cm,将较短的支架焊接至具有排液孔1的一端,便于因麂皮布8由于毛细作用所产生的滴液顺利由排液孔1排出,焊接完毕后将固定杆2焊接于U型槽圆心处。
[0034](2)将硅胶软管7与管接口6紧密连接,并将硅胶软管的另一端确保可以放入回收液容器中,将组装好的回收液槽5固定于如图6所在位置的反向辊涂镀膜机机架上,确定安
装稳定后,将裁切好的麂皮布8折叠后固定于固定杆2上,并使用不锈钢的固定夹9将麂皮布8稳定安装,麂皮布8的另一端搭置在如图6所在位置的胶辊4上。
[0035](3)开启镀膜机,并使用异丙醇润湿麂皮布,确保整体机构可以保持动态平衡的位置上。
[0036](4)观察有液体缓慢由固定杆2处的麂皮布8滴落至回收液槽5位置并可以顺利汇集在排液孔1中顺利排出,即说明装置投入正常使用。
[0037]本技术利用麂皮布与胶辊间的牵拉作用,消除由于撞击作用以及其他因素所产生额外的辊印,同时利用麂皮布与胶辊表面的刮擦作用,将胶辊表面的杂质分离出来,降低杂质进入镀膜系统的概率,降低杂质对镀膜玻璃成品的外观影响;同时麂皮布可以覆盖一部分胶辊表面,降低无效异丙醇挥发,并提高膜液回收效率,提质增效。
[0038]本技术可有效减轻辊印所造成的次品出现,并且有效过滤隔离光伏玻璃镀膜前预处理工段所造成的污染,极大提高良品率。
[003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擦机构和余液回收机构,余液回收机构包括余液回收槽,余液回收槽与胶辊平行设置,余液回收槽的上部开口,且在开口处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也与胶辊平行设置;余液回收槽上还设有排液孔;刮擦机构包括柔性布,柔性布的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柔性布的另一端搭置在胶辊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液回收槽的水平两端具有高度差,排液孔位于余液回收槽的较低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辊涂镀膜机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液回收槽通过支架固定在反向辊涂镀膜机的机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石雷韩志军陈志勇李国强陈鹏曲洵泽张发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彩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