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01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池和内循环曝气系统;内循环曝气系统包括提升管道,设置于生物反应池,底部封闭,顶部开口且顶部高于溢流槽,以防止溢流槽和生物反应池内的液体倒灌;提升管道围绕管壁周向开设若干进水孔,以使生物反应池内的液体进入提升管道内;曝气装置,设置于提升管道内、用于曝气;提升管道内形成的气水混合体密度小于水且向上流动,产生提升作用,从提升管道顶部溢出并流入生物反应池,提升管道内产生负压,进一步将生物反应池内的液体从进水孔吸入提升管道进行曝气,如此往复,达到污水经历多次循环处理的目的,使得在同样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的有效容积更大。有效容积更大。有效容积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近几年,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各地纷纷出台更加严格的水排放标准,污水厂排放水质大部分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中的一级A标准,甚至有些排放水质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的Ⅳ类水看齐。深床生物反应器常常用于处理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因此近几年来在污水厂的深度处理中被广泛使用。
[0004]目前深床生物反应器的滤床相对比传统快滤池较深。深床生物反应器为周期运行,从开始过滤到反冲洗完毕为一个完整的周期。深床生物反应器有两种运行方式:
[0005]第一种是上向流曝气生物反应器,经预处理的污水从反应器底部进入滤料层,滤料层下部设有供氧的曝气装置进行曝气,气水为同向流。在反应器中,由于滤料的机械截留作用以及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和代谢中产生的粘性物质形成的吸附作用,使得出水的固体悬浮物质(以下简称SS)降低,并且有机物被生长在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氨氮被氧化成硝态氮,从滤池上部的出水可直接排出系统。然而,由于曝气装置在滤料下部,出现故障后需打开滤料层进行检修,维修比较困难。
[0006]第二种是反硝化深床滤池,采用重力流进水方式,污水由进水总渠经槽底均布配水孔和堰顶进入滤料层。被滤层过滤后的洁净水经滤砖流入滤池底部,最后由出水堰流出。该反应器除了过滤SS外,投加适量碳源后,附着在石英砂表面上的反硝化细菌也会进行一定的脱氮过程,硝态氮不断被还原成氮气。但是由于硝态氮与微生物接触时间有限,有些含氮浓度高的废水处理效果不佳,使得出水很难达到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深床生物反应器中曝气装置出现故障后维修困难,以及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在深床生物反应器中设置一个内循环曝气系统,包括一根提升管道,并在该管道中安装曝气装置,使待处理水在该管道和滤料间多次循环流动,达到便于曝气装置检修、延长污染物与微生物接触时间以及增大有效容积的目的,以增强深床生物反应器的污染物处理效果。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池和内循环曝气系统;所述生物反应池上部设置有进水溢流堰,所述生物反应池内置过滤部,所述生物反应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过滤部的下部,所述生物反应池上部外侧设置有溢流槽;所述出水孔与所述溢流槽连通,以使在生物反应池内过滤后的清水流入溢流槽;所述内循环曝气系统包括:提升管道,设置于所述生物反应池内,底部
封闭,顶部开口且顶部高于所述溢流槽,以防止溢流槽和生物反应池内的液体倒灌;所述提升管道围绕管壁周向开设若干进水孔,以使所述生物反应池内的液体进入提升管道内;曝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升管道内、用于曝气;所述提升管道内形成的气水混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产生提升作用,从所述提升管道顶部溢出并流入所述生物反应池,提升管道内产生负压,进一步将所述生物反应池内的液体从进水孔吸入提升管道进行曝气。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设置为多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用于均匀布气和布水的滤砖层、用于防止滤料流失的承托层和作为污染物去除主要场所的滤料层,所述滤砖层、所述承托层和所述滤料层中的颗粒大小逐级变小,相邻层之间逐层铺设;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滤砖层区间段。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滤砖层包括数量为多个的滤砖,所述滤砖层呈一层多排滤砖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层设置为由多层鹅卵石铺设形成的鹅卵石层,鹅卵石从上到下粒径逐渐增大。
[0013]进一步的,鹅卵石的粒径范围设置为3

20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头和与所述曝气头连通的进气管道,所述曝气头位于所述提升管道内的中下部位置,所述进气管道从生物反应池的顶部外侧深入所述提升管道。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位于承托层底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反应池底部向下还设置有布水渠和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进水管、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出水管,所述布水渠与所述反冲洗进水管相连,反冲洗进气管穿过所述生物反应池的一侧且设置于滤砖层的内部;所述布水渠的顶部低于所述提升管道的底部;反冲洗出水管位于所述滤料层的上方。
[0017]进一步的,反冲洗进气管包括空气穿孔管,所述空气穿孔管设置于池体底部;所述滤砖整体呈矩形,下部截面呈倒U形,倒U形的开口端嵌合于空气穿孔管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管道的顶部高于所述溢流堰3~5cm。
[001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待处理的水从进水溢流堰进入生物反应池,随后进入过滤部,一部分水通过出水孔流入溢流槽,然后沿着溢流槽顶部的溢流堰流入出水槽,最后通过出水管排出;另一部分水通过开设在提升管道上的进水孔进入内循环曝气系统,在提升管道内水位逐渐上升,并被曝气装置充分曝气,循环水与气泡充分混合,气水混合体密度小于水并向上流动,产生提升作用,使得提升管道内产生负压,进一步将滤后水从进水孔吸入提升管道进行曝气,如此往复,达到污水经历多次循环处理的目的,使得在同样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的有效容积更大。
[00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曝气装置安装于提升管道内,而不像传统的反应器安装于滤料下方,使得曝气装置发生故障时,因不用打开滤料层,其检修比传统的反应器容易得多。循环水被曝气后,通过提升管道的顶部向两边溢流,再次与进水混合后进入过滤部,从而进行新一轮的过滤和生化处理,使得污水与滤料和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更长,增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生物反应池;11、进水溢流堰;12、过滤部;121、滤砖层;1211、滤砖;122、承托层;123、滤料层;13、出水孔;14、溢流槽;15、出水槽;16、出水管;17、布水渠;18、反冲洗系统;181、反冲洗进水管;182、反冲洗进气管;183、反冲洗出水管;2、内循环曝气系统;21、提升管道;22、曝气装置;221、曝气头;222、进气管道;23、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反应池(1)和内循环曝气系统(2);所述生物反应池(1)上部设置有进水溢流堰(11),所述生物反应池(1)内置过滤部(12),所述生物反应池(1)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13),所述出水孔(13)位于所述过滤部(12)的下部,所述生物反应池(1)上部外侧设置有溢流槽(14);所述出水孔(13)与所述溢流槽(14)连通,以使在生物反应池(1)内过滤后的清水流入溢流槽(14);所述内循环曝气系统(2)包括:提升管道(21),设置于所述生物反应池(1)内,底部封闭,顶部开口且顶部高于所述溢流槽(14),以防止溢流槽(14)和生物反应池(1)内的液体倒灌;所述提升管道(21)围绕管壁周向开设若干进水孔(23),以使所述生物反应池(1)内的液体进入提升管道(21)内;曝气装置(22),设置于所述提升管道(21)内、用于曝气;所述提升管道(21)内形成的气水混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产生提升作用,从所述提升管道(21)顶部溢出并流入所述生物反应池(1),所述提升管道(21)内产生负压,进一步将所述生物反应池(1)内的液体从进水孔(23)吸入提升管道(21)进行曝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12)设置为多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用于均匀布气和布水的滤砖层(121)、用于防止滤料流失的承托层(122)和作为污染物去除主要场所的滤料层(123),所述滤砖层(121)、所述承托层(122)和所述滤料层(123)中的颗粒大小逐级变小,相邻层之间逐层铺设;所述出水孔(13)位于所述滤砖层(121)区间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深床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砖层(121)包括数量为多个的滤砖(1211),所述滤砖层(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宝华申斯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欧意天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