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PO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401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涤纶PO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所述涤纶POY油剂包括:平滑剂50~80份;抗静电剂5~12份;集束剂7~10份;乳化剂20~30份;添加剂8~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涤纶PO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耐热性好、形成的油膜强度高以及抗静电性能佳的优点。膜强度高以及抗静电性能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PO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油剂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涤纶PO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涤纶是世界上产能最大、应用最广的合成纤维品种。在我国化纤工业产量中,涤纶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涤纶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再经缩聚反应制得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之后将PET通过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其中,我国涤纶产业的产品主要有POY(预取向丝)、FDY(全拉伸丝)和DTY(拉伸变形丝)等,其中,涤纶POY预取向丝是由高速纺丝(纺速3000~3600m/min))得到部分取向的卷绕丝,经高速纺丝获得的取向度在未取向丝(UDY)和牵伸丝之间的化纤长丝。因此,涤纶POY具有较高取向度(一般双折射为0.025~0.060),较大断裂伸长率(150~100%)、较低结晶度(lt;5%),且结构稳定,在存放、运输过程中不变质,后加工性能好等特点,市场占有率较高。
[0003]已知的,由于合成纤维不具备天然纤维所具有的那种天然胶质和油膜,吸湿性差,不导电,因此在纺丝过程中容易因不断摩擦而产生静电,必须使用助剂以防止或消除静电积累,同时赋于纤维以柔软、平滑等特性,使其顺利通过后道工序,这种助剂统称为纤维纺丝油剂。一般地,优良的纤维纺丝油剂应具备以下的特性:平滑、抗静电、有集束或抱合等作用;热稳定性好,挥发性低;对金属无腐蚀作用;可洗性好,不影响纤维色泽;无臭无刺激性,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不分层、不腐败变质;调配与使用方便,原料易得,成本适宜。
[0004]在涤纶预取向丝POY生产过程中,涤纶POY油剂是纺丝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助剂,它可以使纤维具有良好的平滑、集束和抗静电等性能,使纺丝能顺利进行并使纺出的长丝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国产化纤油剂存在质量不稳定或性能欠佳等技术壁垒,其质量和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化纤企业的生产需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高速纺丝过程中,涤纶长丝的拉伸变形过程在180~210℃的高温下进行,这就要求涤纶POY油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其中,油剂的耐热性主要表现为油剂的发烟量小、焦油化程度低;第二,当前国产涤纶POY油剂主要以乳液型为主,在使用中由于乳液中通常存在80%以上的水分,形成的油膜强度较低,在热辊牵伸挤压、高温加热下水分易挥发,致使油膜破裂,从而改变纤维的摩擦特性,致使纤维的摩擦力增大,导致出现各单丝间丝束抱合性差、丝束在拨叉与锭子轴高速运转的时候易打滑、生产丝饼卷装外观螺旋纹明显等产品质量问题;第三,由于涤纶FDY纺丝工艺速度高、摩擦大,极易产生静电、导致毛丝和断头,因此,涤纶FDY油剂必须具备良好的抗静电性能,但我国现有纺丝油剂的抗静电性能差,对纤维丝的平滑性与集束性改善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涤纶PO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涤纶POY油剂存在的耐热性差、形成的油膜强度低以及抗静电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POY油剂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所述涤纶POY油剂包括:平滑剂
ꢀꢀꢀꢀꢀꢀꢀꢀꢀꢀꢀꢀꢀꢀꢀ
50~80份;抗静电剂
ꢀꢀꢀꢀꢀꢀꢀꢀꢀꢀꢀꢀꢀ
5~12份;集束剂
ꢀꢀꢀꢀꢀꢀꢀꢀꢀꢀꢀꢀꢀꢀꢀ
7~10份;乳化剂
ꢀꢀꢀꢀꢀꢀꢀꢀꢀꢀꢀꢀꢀꢀꢀ
20~30份;添加剂
ꢀꢀꢀꢀꢀꢀꢀꢀꢀꢀꢀꢀꢀꢀꢀ
8~25份;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添加剂包括:片状石墨
ꢀꢀꢀꢀꢀꢀꢀꢀꢀꢀꢀꢀꢀꢀꢀ
5~8份;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
30~50份。
[0007]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平滑剂包括:矿物油
ꢀꢀꢀꢀꢀꢀꢀꢀꢀꢀꢀꢀꢀꢀꢀꢀ
40~60份;聚醚
ꢀꢀꢀꢀꢀꢀꢀꢀꢀꢀꢀꢀꢀꢀꢀꢀꢀꢀ
20~30份;三羟甲基丙烷酯
ꢀꢀꢀꢀꢀꢀꢀꢀ
15~25份;油酸
ꢀꢀꢀꢀꢀꢀꢀꢀꢀꢀꢀꢀꢀꢀꢀꢀꢀꢀ
10~20份;磷酸酯
ꢀꢀꢀꢀꢀꢀꢀꢀꢀꢀꢀꢀꢀꢀꢀꢀ
5~10份。
[0008]进一步的,所述油酸为改性蓖麻油酸,所述改性蓖麻油酸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30~40重量份蓖麻油酸溶于适量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80~90℃,之后加入2~3重量份引发剂,之后在搅拌下滴入20~30重量份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在30~40min内滴加完毕,丙烯酸酯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1~2h,之后通过减压蒸馏的方式去除有机溶剂,得到改性蓖麻油酸。
[0009]进一步的,所述平滑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重量配比将所述矿物油和聚醚混合均匀、并加热至70~80℃;(2)将所述三羟甲基丙烷酯缓慢加热至100~120℃后,备用;(3)将所述油酸加入至所述矿物油和聚醚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磷酸酯和0.5~2重量份的引发剂;(4)加入所述三羟甲基丙烷酯,在70~80℃下、搅拌反应0.5~1h后、冷却至室温即可。
[0010]进一步的,所述乳化剂包括双亲性表面活性剂和迁移性表面活性剂,所述双亲性表面活性剂为HLB值在7~9之间的表面活性剂,所述迁移性表面活性剂为HLB值在25~35之间的表面活性剂,所述双亲性表面活性剂和迁移性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5~8):1。
[0011]进一步的,所述片状石墨为改性石墨片,所述改性石墨片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称取5~8重量份的石墨,并将其研磨至平均直径≤100um;称取15~25重量份的插层剂,将其配置成插层剂的溶液后,将研磨后的石墨分散至所述插层剂溶液中、在超声下进行插层反应,插层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插层剥片后的石墨片,其中,所述插层剂为十二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
或多种;称取30~50重量份的改性剂,将其溶于适量水配置成改性剂的水溶液,之后将插层剥片后的石墨片分散至改性剂的水溶液中,在90~120℃下进行改性反应0.5~0.8h,其中,所述改性剂为水溶性性醛酮胺缩聚物;改性反应结束后,加入3~5重量份的交联剂戊二醛,在60~80℃下反应2~3h后,过滤、得到改性石墨片。
[0012]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为负载相变材料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所述相变材料为固

固相变材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负载相变材料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1)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分别称取取80~120重量份的正硅酸乙酯,800~1000重量份的乙醇、20~3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以及3~5重量份的氨水,将正硅酸乙酯溶解于部分乙醇中,备用;将氨水、去离子水和剩余乙醇混合,搅拌均匀后,将其滴加至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中,并在30~40℃下搅拌1~2h,之后回流除去反应产物中的氨后,将剩余反应产物加热至30~40℃、并加入50~80重量份的六甲基二硅氮杂烷,在30~40℃下搅拌1~2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POY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涤纶POY油剂包括:平滑剂
ꢀꢀꢀꢀꢀꢀꢀꢀꢀꢀꢀꢀꢀꢀꢀꢀ
50~80份;抗静电剂
ꢀꢀꢀꢀꢀꢀꢀꢀꢀꢀꢀꢀꢀꢀ
5~12份;集束剂
ꢀꢀꢀꢀꢀꢀꢀꢀꢀꢀꢀꢀꢀꢀꢀꢀ
7~10份;乳化剂
ꢀꢀꢀꢀꢀꢀꢀꢀꢀꢀꢀꢀꢀꢀꢀꢀ
20~30份;添加剂
ꢀꢀꢀꢀꢀꢀꢀꢀꢀꢀꢀꢀꢀꢀꢀꢀ
8~25份;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添加剂包括:片状石墨
ꢀꢀꢀꢀꢀꢀꢀꢀꢀꢀꢀꢀꢀꢀꢀꢀ
5~8份;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
3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POY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平滑剂包括:矿物油
ꢀꢀꢀꢀꢀꢀꢀꢀꢀꢀꢀꢀꢀꢀꢀꢀꢀ
40~60份;聚醚
ꢀꢀꢀꢀꢀꢀꢀꢀꢀꢀꢀꢀꢀꢀꢀꢀꢀꢀꢀ
20~30份;三羟甲基丙烷酯
ꢀꢀꢀꢀꢀꢀꢀꢀꢀ
15~25份;油酸
ꢀꢀꢀꢀꢀꢀꢀꢀꢀꢀꢀꢀꢀꢀꢀꢀꢀꢀꢀ
10~20份;磷酸酯
ꢀꢀꢀꢀꢀꢀꢀꢀꢀꢀꢀꢀꢀꢀꢀꢀꢀ
5~1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涤纶POY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酸为改性蓖麻油酸,所述改性蓖麻油酸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30~40重量份蓖麻油酸溶于适量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80~90℃,之后加入2~3重量份引发剂,之后在搅拌下滴入20~30重量份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在30~40min内滴加完毕,丙烯酸酯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1~2h,之后通过减压蒸馏的方式去除有机溶剂,得到改性蓖麻油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涤纶POY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重量配比将所述矿物油和聚醚混合均匀、并加热至70~80℃;(2)将所述三羟甲基丙烷酯缓慢加热至100~120℃后,备用;(3)将所述油酸加入至所述矿物油和聚醚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磷酸酯和0.5~2重量份的引发剂;(4)加入所述三羟甲基丙烷酯,在70~80℃下、搅拌反应0.5~1h后、冷却至室温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POY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双亲性表面活性剂和迁移性表面活性剂,所述双亲性表面活性剂为HLB值在7~9之间的表面活性剂,所述迁移性表面活性剂为HLB值在25~35之间的表面活性剂,所述双亲性表面活性剂和迁移性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5~8):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POY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石墨为改性石墨片,所述改性石墨片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称取5~8重量份的石墨,并将其研磨至平均直径≤100um;称取15~25重量份的插层剂,将其配置成插层剂的溶液后,将研磨后的石墨分散至所述插层剂溶液中、在超声下进行插层反应,插层反应结束后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成陈小琴蔡敏杰仰志明朱通彧骆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