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89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该方法包括:S1、目标区域供电网电量获取、S2、目标区域供电网电量供需平衡分析、S3、目标区域电量调配分析、S4、目标区域电量供需平衡判断、S5、目标区域调配信息分析、S6、目标区域修正信息分析、S7、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处理和S8、适宜修正充电电动汽车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电网为客体的缺陷,进而体现了电网的主体作用,提高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紧密度,保障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高效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提高了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分析的参考性和价值性,将电动汽车与电网优化电量紧密结合。紧密结合。紧密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代表,电动汽车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公用电动汽车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如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和环卫清洁车辆等,在公用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公用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联合成为了必要的举措,在面对能源危机的当下,电动汽车能够为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防止环境污染做出贡献,其次,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联合能够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促进其在车辆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因此,对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联合优化分析是极其有必要的。
[0003]现有技术中对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联合优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当前要求,但是还存在以下缺陷,其具体体现在:(1)现有技术中大多以一定区域内的电动汽车为主体,电网为客体,在电动汽车能源不足时给予及时的提示,引导电动汽车就近选择充电基站,该方法忽略了电网的主体作用,对电网实际发电量的关注度不高,电网的发电量和一定区域用电量的存在供需平衡的关系,现有技术对这一层面的忽视,一方面在电网发电量大于一定区域用电量时,无法及时将电网发电量进行转存,另一方面在电网发电量小于一定区域用电量时,无法对正在充电的电动汽车进行合理优化,从而导致电动汽车与电网的紧密度不高,难以保障电动汽车与电网的高效运行。
[0004](2)现有技术中对电动汽车的行驶状态的分析力度不够深入,电动汽车的行驶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充电意向度,现有技术对这一层面的忽视,可能存在分析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充电意向度不高的现象,进而难以保障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后续是否参与电网优化电量的决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分析的参考性和价值性,无法将电动汽车与电网优化电量紧密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包括:S1、目标区域供电网电量获取:从目标区域对应的供电网获取目标区域在设定检测周期内对应的发电量。
[0007]S2、目标区域供电网电量供需平衡分析:依据目标区域在设定检测周期内对应的发电量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
[0008]S3、目标区域电量调配分析:依据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判断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则判定目标区域不需要进行电量
调配,反之,则执行S4。
[0009]S4、目标区域电量供需平衡判断: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调整系数,若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调整系数大于1,则执行S5,若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调整系数小于1,则执行S6。
[0010]S5、目标区域调配信息分析:从目标区域对应的公用电动汽车运行平台获取目标区域所属各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行驶状态和电量参数,进而据此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从而分析目标区域所属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对应的适宜调配充电基站,并执行S7。
[0011]S6、目标区域修正信息分析:从目标区域所属的各充电基站中获取各正在充电电动汽车的充电参数,其中充电参数包括已充电量和预计充电电量,进而分析目标区域所属各充电基站对应的各适宜修正充电电动汽车,并执行S8。
[0012]S7、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处理:对目标区域所属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发送充电提醒,并获取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对应的适宜调配基站的位置信息,将其发送到对应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
[0013]S8、适宜修正充电电动汽车处理:对目标区域所属各充电基站对应的各适宜修正充电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功率下调。
[0014]进一步地,所述行驶状态包括正在行驶状态和未行驶状态,所述电量参数包括电池总电量和电池留存电量。
[0015]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其具体分析方法为:从云数据库中提取目标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长用电量,进而将其与设定检测周期对应的时长相乘,得到目标区域在设定检测周期内对应的用电量。
[0016]依据目标区域在设定检测周期内对应的发电量,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其中为预定义的发电量与用电量对应的允许误差。
[0017]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调整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0018]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其具体分析方法为:提取目标区域所属各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行驶状态。
[0019]若目标区域所属某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状态,则将该目标电动汽车标记为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进而分析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与目标充电基站对应的充电符合系数。
[0020]若目标区域所属某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状态,则将该目标电动汽车标记为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进而分析目标区域所属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与指定充电基站的充电符合系数。
[0021]统计目标区域所属各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充电符合系数,进而将其按照充电符合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排序后的目标区域所属的各目标电动汽车,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
[0022]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与目标充电基站对应的充电符合系数,其具体分析方法为:从目标区域对应的公用电动汽车运行平台获取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停留时长,并将其与预定义的允许停留时长进行对比,若目标
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停留时长大于允许停留时长,则将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与目标充电基站对应的充电符合系数标记为0,反之,则进行以下分析:从目标区域对应的公用电动汽车运行平台获取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与目标充电基站之间的距离,并获取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电池总电量和电池留存电量。
[0023]分析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与目标充电基站对应的充电符合系数,其中为预定义的单位行驶距离对应的用电量。
[0024]统计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与目标充电基站对应的充电符合系数,其中。
[0025]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区域所属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与指定充电基站的充电符合系数,其具体分析方法为:获取目标区域所属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与指定充电基站的距离。
[0026]从目标区域对应的公用电动汽车运行平台获取指定充电基站的位置信息和目标行驶区域所属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的行驶路径,进而分析目标行驶区域所属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充电意愿指数。
[0027]获取目标区域所属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电池总电量和电池留存电量。
[0028]分析目标区域所属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与指定充电基站的充电符合系数。
[0029]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目标区域供电网电量获取:从目标区域对应的供电网获取目标区域在设定检测周期内对应的发电量;S2、目标区域供电网电量供需平衡分析:依据目标区域在设定检测周期内对应的发电量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S3、目标区域电量调配分析:依据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判断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则判定目标区域不需要进行电量调配,反之,则执行S4;S4、目标区域电量供需平衡判断: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调整系数,若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调整系数大于1,则执行S5,若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调整系数小于1,则执行S6;S5、目标区域调配信息分析:从目标区域对应的公用电动汽车运行平台获取目标区域所属各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行驶状态和电量参数,进而据此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从而分析目标区域所属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对应的适宜调配充电基站,并执行S7;S6、目标区域修正信息分析:从目标区域所属的各充电基站中获取各正在充电电动汽车的充电参数,其中充电参数包括已充电量和预计充电电量,进而分析目标区域所属各充电基站对应的各适宜修正充电电动汽车,并执行S8;S7、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处理:对目标区域所属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发送充电提醒,并获取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对应的适宜调配基站的位置信息,将其发送到对应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S8、适宜修正充电电动汽车处理:对目标区域所属各充电基站对应的各适宜修正充电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功率下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状态包括正在行驶状态和未行驶状态,所述电量参数包括电池总电量和电池留存电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其具体分析方法为:从云数据库中提取目标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长用电量,进而将其与设定检测周期对应的时长相乘,得到目标区域在设定检测周期内对应的用电量;依据目标区域在设定检测周期内对应的发电量,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供需平衡系数,其中为预定义的发电量与用电量对应的允许误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电量调整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其具体分析方法为:提取目标区域所属各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行驶状态;若目标区域所属某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状态,则将该目标电动汽车
标记为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进而分析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与目标充电基站对应的充电符合系数;若目标区域所属某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状态,则将该目标电动汽车标记为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进而分析目标区域所属行驶中目标电动汽车与指定充电基站的充电符合系数;统计目标区域所属各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充电符合系数,进而将其按照充电符合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排序后的目标区域所属的各目标电动汽车,分析目标区域对应的各适宜调配电动汽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与目标充电基站对应的充电符合系数,其具体分析方法为:从目标区域对应的公用电动汽车运行平台获取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停留时长,并将其与预定义的允许停留时长进行对比,若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对应的停留时长大于允许停留时长,则将目标区域所属未行驶目标电动汽车与目标充电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王宝邵筱宇贾建雄叶钰童马燕如吕龙彪刘丽杨娜张理宋竹萌黄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