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84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热界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单组份高导热硅泥由以下组份构成,100份硅油、10~50份MQ硅树脂、1500~2600份高导热粉料;还包括扩链剂0.3~10份、交联剂0.5~5、催化剂1~10份、5~20份增粘剂、5~15份增塑剂、1~5份颜料。本申请通过同时将硅油以及MQ硅树脂与导热填料以及其他组分相互配合,能够得到具有良好可塑性、高导热性、低渗油性以及低高低温塑性变形性的导热硅泥。同时通过进一步调控硅油、MQ树脂的结构以及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条件,进一步提升了硅泥的综合性能。步提升了硅泥的综合性能。步提升了硅泥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界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信息通讯数量及质量要求提升,这就需要更高发射率的器件。为此,推出了5G通讯的概念,相对以前的通讯设备,5G技术要求设备具有更高的工作功率、更加密集的组件排列。而因此就不可避免的造成设备产生更多的热量,由于如果热量不能及时被传送出去,大量热量的累积会使元器件局部温度过高,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损坏设备。为了及时的把热量散发出去,通常在发热器件和散热装置之间填充导热界面材料,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0003]传统的导热界面材料有导热硅脂、导热垫片。导热硅脂通常以低粘度的惰性硅油和导热粉料机械混合即可,具有简单多样的施工方式而应用广泛。但由于硅脂中导热粉料和惰性硅油易分离沉降,特别是高温下惰性硅油易渗出,硅脂干化开裂、界面热阻增加,使得散热不均,严重影响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导热垫片不会像硅脂出现渗油干化等问题,是一种固化完全的弹性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所述单组份高导热硅泥由以下组份构成,100份硅油、10~50份MQ硅树脂、1500~2600份高导热粉料;还包括扩链剂0.3~10份、交联剂0.5~5、催化剂1~10份、5~20份增粘剂、5~15份增塑剂、1~5份颜料;所述硅油以及MQ硅树脂中均包含有乙烯基;且,所述MQ硅树脂的乙烯基含量为硅油的2.5~15倍;所述MQ硅树脂的M/Q比在1.4~1.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为单乙烯基封端的羟基硅油、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甲基苯基

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硅油粘度在100mPa
·
s

1000mPa
·
s,乙烯基质量分数0.1%~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其特征在于,所述MQ硅树脂为低苯基乙烯基MQ硅树脂、环氧改性乙烯基MQ硅树脂和乙烯基MQ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MQ硅树脂的乙烯基质量分数1%~1.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苯基乙烯基MQ硅树脂的苯基摩尔分数在5~15%以下;所述环氧改性乙烯基MQ硅树脂,环氧值在0.03~0.1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高导热硅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导热粉料中包含占高导热粉料总量40%

60%的球型导热颗粒、占高导热粉料总量20%

50%的纳米级导热粉料以及占高导热粉料总量10%

30%的片状导热材料。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攀峰芮曦笛韩冰张瑞瑶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天永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