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流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82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流量监测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传统流量传感器安装稳固性低,无法对传感器的高度进行调节问题。本河道流量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突刺,安装底座上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组件,第一高度调节组件上端设置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一侧设置有可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板,移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U型架内壁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U型架内设置有第二高度调节组件,第二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丝杆、螺纹块、插杆和第一滑块,插杆下方设置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传感器安装稳固性高、可调节传感器高度的优点。度的优点。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流量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特别是一种河道流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即河水流经的路线,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为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的综合效益,对江河、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和滞洪区的管理必不可少。
[0003]一般,河道流量监控系统一般通过支架安装在河道旁,传统的河道流量传感器安装用支架仍存在不足之处:传统方案使用过程中,流量传感器拆装不便,维护不便,另外,传统流量传感器安装稳固性低,无法对传感器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河道流量监测装置,该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感器安装稳固性低,无法调节传感器高度。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河道流量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突刺,安装底座上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组件,第一高度调节组件上端设置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一侧设置有可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板,移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U型架内壁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U型架内设置有第二高度调节组件,第二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丝杆、螺纹块、插杆和第一滑块,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移动板底端,驱动电机输出端旋转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外侧套设有螺纹块,螺纹块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螺纹块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贯穿U型架往下延伸,插杆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插杆下方设置有传感器。
[000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河道监测时,将装置安置在河道岸边,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进行旋转,第一丝杆带动螺纹块开始移动,螺纹块两侧的第一滑块在U型架内的第一滑槽进行上下移动,螺纹块底端两侧的插杆随着螺纹块的上下移动而改变高度,插杆下方的传感器高度也随之而改变,实现了对不同深浅河道的流量监测,不需要人员手动去调节传感器高度,减少监测时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不同深浅河道的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设备运转时,安装底座下的突刺伸入地表下,使得设备在工作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晃动。
[0008]进一步的,传感器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安装板内穿设有螺栓,且螺栓与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
[0009]采用以上结构,传感器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设置的橡胶垫,可以加固螺栓与螺纹孔连接的稳定性,不会使设备遭受水流冲击后,导致设备脱落,当监测人员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拆卸时,先利用第二高度调节组件,调整传感器的高度位置,再旋转安装板,使得螺栓与螺纹孔分离,即可将安装板和传感器拆下,方便监测人员进行后期对传感器
进行维护检修,也方便监测人员后期对橡胶垫进行更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的,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电机、竖板、第二滑槽、第二滑块、斜板、第二丝杆和螺纹筒,调节电机固定连接于凹槽内,调节电机输出端旋转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外侧套设有螺纹筒,螺纹筒顶端连接有旋转组件,螺纹筒外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螺纹筒两侧均设置有竖板,竖板底端与安装底座上端相固定,竖板内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相滑动连接。
[0011]采用以上结构,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电机,竖板、第二滑槽、第二滑块、斜板、第二丝杆和螺纹筒,可通过启动调节电机,调节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旋转,第二丝杆旋转带动螺纹筒进行上下移动,对其高度进行改变,螺纹筒外侧对称的第二滑块的高度也随之而改变,螺纹筒两侧设置的竖板与安装底座相固定连接,竖板内的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相滑动连接,使其上下移动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在不同深浅河道进行流量监测,应用更加广泛,竖板外侧设置有斜板,斜板可用于固定竖板,不会使得设备遭受水流冲击后出现晃动现象,使得设备在运转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2]进一步的,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座、旋转电机和横板,安装座固定于螺纹筒的上端,安装座内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端旋转连接有横板。
[0013]采用以上结构,当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方位上的调整时,可启动安装座上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横板进行摆动,当监测人员需要对传感器进行维护检修或拆卸时,可通过旋转组件将传感器旋转到岸上侧,以便于监测人员在岸上对其进行检修或拆卸,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当需要对河道进行监测时,再通过旋转组件转动,带动传感器旋转至河道上,再通过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和第二高度调节组件来调整传感器的高度,对不同深浅的河道进行监测,使其操作流畅简单。
[0014]进一步的,横板一侧伸入移动板内与其滑动连接,移动板外侧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穿设有螺丝,且螺丝与横板相螺纹连接。
[0015]采用以上结构,横板的一侧伸入到移动板内,使得移动板可在横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可对其下方的传感器水平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于装置监测不同方位水流的流量,提高了河道流量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移动时,松动螺丝,使得螺丝与横板之间分离,再调整移动板的位置使其达到合适的位置,在拧紧螺丝,使得螺丝与横板相贴合固定。
[0016]进一步的,插杆底端设置有橡胶层。
[0017]采用以上结构,插杆底端的橡胶层具有防滑、耐磨、有弹性和防水的特点,使得插杆与安装板接触固定时,不易对其表面造成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设备的成本,橡胶层与橡胶垫相互配合,使得传感器在水下监测时更具有稳定性,遭受水流冲击后,不易脱落。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名称具有以下优点:
[0019]1、当需要对河道监测时,将装置安置在河道岸边,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进行旋转,第一丝杆带动螺纹块开始移动,螺纹块两侧的第一滑块在U型架内的第一滑槽进行上下移动,螺纹块底端两侧的插杆随着螺纹块的上下移动而改变高度,插杆下方的传感器高度也随之而改变,实现了对不同深浅河道的流量监测,不需要人员手动去调节传感器高度,减少监测时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不同深浅河道的监测
结果的准确性,在设备运转时,安装底座下的突刺伸入地表下,使得设备在工作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晃动。
[0020]2、传感器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设置的橡胶垫,可以加固螺栓与螺纹孔连接的稳定性,不会使设备遭受水流冲击后,导致设备脱落,当监测人员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拆卸时,先利用第二高度调节组件,调整传感器的高度位置,再旋转安装板,使得螺栓与螺纹孔分离,即可将安装板和传感器拆下,方便监测人员进行后期对传感器进行维护检修,也方便监测人员后期对橡胶垫进行更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1]3、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电机,竖板、第二滑槽、第二滑块、斜板、第二丝杆和螺纹筒,可通过启动调节电机,调节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旋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流量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下端固定连接有突刺(11),安装底座(1)上端开设有凹槽(2),凹槽(2)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组件(3),第一高度调节组件(3)上端设置有旋转组件(4),旋转组件(4)一侧设置有可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板(44),移动板(44)下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5),U型架(5)内壁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126),U型架(5)内设置有第二高度调节组件(12),第二高度调节组件(12)包括驱动电机(121)、第一丝杆(122)、螺纹块(123)、插杆(124)和第一滑块(125),驱动电机(121)固定连接于移动板(44)底端,驱动电机(121)输出端旋转连接有第一丝杆(122),第一丝杆(122)外侧套设有螺纹块(123),螺纹块(123)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25),且第一滑块(125)与第一滑槽(126)滑动连接,螺纹块(123)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24),且插杆(124)贯穿U型架(5)往下延伸,插杆(124)底端开设有螺纹孔(10),插杆(124)下方设置有传感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9)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安装板(7)内穿设有螺栓(8),且螺栓(8)与螺纹孔(10)进行螺纹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斌
申请(专利权)人:赣江下游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