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78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张拉千斤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包括泵机,所述泵机的外壁与支撑件的外壁固定焊接,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与千斤顶组件的外壁活动抵接,所述支撑件的内壁与踩踏件的外壁固定连接,将千斤顶组件放置在支撑件上,向下推动千斤顶组件可以使支撑件对千斤顶组件进行限位,避免了千斤顶组件从支撑件上脱离,通过推动泵机,可以使泵机带动千斤顶组件移动至指定位置,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需要使用千斤顶组件时,通过向下踩动踩踏件,踩踏件发生偏转并对支撑件进行推动,使支撑件从千斤顶组件的外壁脱离,支撑件并向上推动千斤顶组件,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便捷的使用千斤顶组件。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便捷的使用千斤顶组件。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便捷的使用千斤顶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张拉千斤顶设备
,具体为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张拉千斤顶是用于张拉钢铰线等预应力筋的专用千斤顶。张拉千斤顶需和张拉油泵配合使用,张拉和回顶的动力均由张拉油泵的高压油提供。根据结构的不同又分为前卡式千斤顶和穿心式千斤顶,穿心式千斤顶,主要用于群锚整体张拉。该千斤顶操作简单,性能可靠,并最大节约钢绞线。千斤顶主要配合预应力锚具及张拉设备等产品运用于桥梁等工程建设中。
[0003]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在使用时,千斤顶与泵体是分体式的,在运送时在千斤顶需要单独的运动,可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运送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包括泵机,所述泵机的外壁与支撑件的外壁固定焊接。
[0005]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与千斤顶组件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包括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机(1)的外壁与支撑件(2)的外壁固定焊接;所述支撑件(2)的顶部与千斤顶组件(3)的外壁活动抵接,所述支撑件(2)的内壁与踩踏件(4)的外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由衔接块(201)、固定块(202)、伸缩弹簧(203)、滑动板(204)、支撑块(205)、连接块(206)、复位弹簧(207)、复位块(208)和楔形块(209)组成,且衔接块(201)的一侧与泵机(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衔接块(201)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且衔接块(201)的顶部与固定块(202)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固定块(202)的内壁开设有伸缩槽,且伸缩槽的内底壁与伸缩弹簧(20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伸缩弹簧(203)的另一端与滑动板(204)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滑动板(204)远离伸缩弹簧(203)一侧的外壁与支撑块(205)的外壁固定焊接,且支撑块(205)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且固定块(202)的内侧壁与连接块(206)的两侧固定连接,且连接块(206)的内壁开设有复位槽,且复位槽的内壁与复位弹簧(207)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207)的另一端与复位块(208)的外侧壁固定焊接,且复位块(208)的顶部设置有倾斜面,且复位块(208)的底部与楔形块(209)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桥用连续张拉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传忠宋雪波刘学徐伟黄鑫姜韶威侯明杰刘永平王文通秦义峰石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