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实心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44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实心桩装置,包括桩尖单元、第一桩体单元、连接单元、浇筑单元、监测单元和盖板单元。其中,桩尖单元竖直设置,其顶端设置有第一桩体单元,且桩尖单元通过连接单元与桩尖单元相连接;浇筑单元设置于第一桩体单元的空腔结构内和桩尖单元的空腔结构内;监测单元间隔设置于桩尖单元的顶端和第一桩体单元的顶端;盖板单元设置于第一桩体单元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浇筑单元与桩尖单元之间的配合,向浇筑单元的内腔进行注浆,以增大桩尖单元的底端与土地的接触面积,提高桩尖单元插入土地中后的稳定性;通过桩尖单元与桩体单元的侧壁,观测方桩插入地面的深度;通过监测单元,进而观测方桩是否竖直插入地面。进而观测方桩是否竖直插入地面。进而观测方桩是否竖直插入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实心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建材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实心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筑结构的上部荷载逐步增加、荷载形式也因此变得复杂多样,故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通过合理地使用桩基础,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进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与安全性能。
[0003]其中,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具有竖向承载力高、桩身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高、桩身混凝土抗裂性能好和沉桩中耐击打的特点。如在工厂进行制作,限于运输条件,过长的桩体不便于运输;如在现场进行灌注,对施工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且施工工期较长,且受施工现场影响操作不便。
[0004]针对上述问题,现有办法为采用分节预制,在地面上预制,制作质量容易保证,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好。其中,中国技术专利CN212052718U,名称为一种预应力实心方桩。该预应力实心方桩包括桩身,桩身由多个桩节组成,每两个相邻的桩节之间使用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桩身内还设置有混凝土连接柱和钢筋笼,混凝土连接柱和钢筋笼均贯穿所有桩节与每个桩节固定连接,最下端的桩节下方固定安装有桩尖,该预应力实心方桩,使用多个桩节进行堆叠的方式来进行调整桩身的长度,这样就能够在施工时根据施工的长度需要来进行桩身长度的设置,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使用连接机构来对两个桩节之间进行固定,在对两个桩节进行堆叠拼装时,只需要将左右两个连接机构的插接块进行对接就能够方便快速的将两个桩节进行连接,提高了桩节之间的连接速度。
[0005]但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直观地观测桩身是否竖直插入地面,且在插入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桩身是否发生歪斜以及桩身插入地面的深度。此外,该结构仅解决预制工期长、运输困难的问题,并未提高桩身插入土地中后的稳定性。即方桩插入土地后,为进一步对方桩与其接触的土体进行进一连接固定,因而造成方桩的承载能力降低,耐久性较差等问题。
[0006]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方桩插入土地中后的稳定性较差、无法观测方桩是否竖直插入地面、无法观测桩身插入地面的深度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实心桩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方桩插入土地中后的稳定性较差、无法观测方桩是否竖直插入地面、无法观测桩身插入地面的深度等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预应力实心桩装置,包括桩尖单元、第一桩体单元、连接单元、浇筑单元、监测单元和盖板单元,其中:
[0010]所述桩尖单元竖直设置,其中部设置有空腔结构,用于插入土地;
[0011]所述第一桩体单元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的顶端,且其底端与所述桩尖单元的顶端可拆卸连接,其中部设置有空腔结构;
[0012]所述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桩尖单元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连接所述桩尖单元和所述第一桩体单元;
[0013]所述浇筑单元的中上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空腔结构内,其中下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的空腔结构内,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空腔结构和所述桩尖单元的空腔结构;
[0014]所述监测单元分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的顶端的侧壁和所述第一桩体单元顶端的侧壁,用于监测所述桩尖单元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是否竖直插入地面;
[0015]所述盖板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顶端,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顶端。
[0016]进一步地,所述桩尖单元包括桩尖元件、第一连接元件、第一腔元件、第二腔元件和第一刻度元件,其中:
[0017]所述桩尖元件竖着设置,其顶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底端,且其顶端侧壁嵌设有所述监测单元;
[0018]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桩尖元件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可拆卸连接;
[0019]所述第一腔元件设置于所述桩尖元件的中部,其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相连通,且与所述浇筑单元的中下部可拆卸连接;
[0020]所述第二腔元件开设于所述桩尖元件的中部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元件的下游,且与所述第一腔元件相连通;
[0021]所述第一刻度元件设置于所述桩尖元件的侧壁,用于显示所述桩尖元件插入土地的深度。
[0022]进一步地,所述桩尖单元还包括若干导流元件,其中:
[0023]若干所述导流元件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元件的底端,且其中部与所述第二腔元件的底端相连通,用于辅助所述桩尖元件插入土地。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桩体单元包括第一桩体元件、第二连接元件、第三腔元件和第二刻度元件,其中:
[0025]所述第一桩体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的顶端,且其顶端侧壁嵌设有所述监测单元;
[0026]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元件的底端,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桩尖单元可拆卸连接;
[0027]所述第三腔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元件的中部,其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相连通,且与所述浇筑单元的中上部可拆卸连接;
[0028]所述第二刻度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元件的侧壁,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桩体元件插入土地的深度。
[002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三连接元件、第四连接元件和第五连接元件,其中:
[0030]所述第三连接元件分别与所述桩尖单元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
于连接所述桩尖单元和所述第一桩体单元;
[0031]所述第四连接元件分别与所述桩尖单元、所述第三连接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
[0032]所述第五连接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所述第三连接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
[0033]进一步地,所述浇筑单元包括管元件和若干孔元件,其中:
[0034]所述管元件的中上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空腔结构内,其中下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的空腔结构内,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空腔结构和所述桩尖单元的空腔结构;
[0035]若干所述孔元件间隔地开设于所述管元件的侧壁,用于将所述管元件的内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空腔结构、所述桩尖单元的空腔结构相连通。
[0036]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单元包括若干第一监测元件和若干第二监测元件,其中:
[0037]若干所述第一监测元件分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的顶端的侧壁,用于监测所述桩尖单元是否竖直插入地面;
[0038]若干所述第二监测元件分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顶端的侧壁,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桩体单元是否竖直插入地面。
[0039]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单元包括盖板元件,其中:
[0040]所述盖板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顶端,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顶端。
[004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桩体单元,其中:
[0042]所述第二桩体单元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实心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尖单元(10)、第一桩体单元(20)、连接单元(30)、浇筑单元(40)、监测单元(50)和盖板单元(60),其中:所述桩尖单元(10)竖直设置,其中部设置有空腔结构,用于插入土地;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10)的顶端,且其底端与所述桩尖单元(10)的顶端可拆卸连接,其中部设置有空腔结构;所述连接单元(30)分别与所述桩尖单元(10)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连接所述桩尖单元(10)和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所述浇筑单元(40)的中上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的空腔结构内,其中下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10)的空腔结构内,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的空腔结构和所述桩尖单元(10)的空腔结构;所述监测单元(50)分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10)的顶端的侧壁和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的顶端的侧壁,用于监测所述桩尖单元(10)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是否竖直插入地面;所述盖板单元(6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的顶端,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实心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单元(10)包括桩尖元件(11)、第一连接元件(12)、第一腔元件(13)、第二腔元件(14)和第一刻度元件(15),其中:所述桩尖元件(11)竖着设置,其顶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的底端,且其顶端侧壁嵌设有所述监测单元(50);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2)设置于所述桩尖元件(11)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单元(30)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腔元件(13)设置于所述桩尖元件(11)的中部,其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2)相连通,且与所述浇筑单元(40)的中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腔元件(14)开设于所述桩尖元件(11)的中部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元件(13)的下游,且与所述第一腔元件(13)相连通;所述第一刻度元件(15)设置于所述桩尖元件(11)的侧壁,用于显示所述桩尖元件(11)插入土地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实心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单元(10)还包括若干导流元件(16),其中:若干所述导流元件(16)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元件(11)的底端,且其中部与所述第二腔元件(14)的底端相连通,用于辅助所述桩尖元件(11)插入土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实心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体单元(20)包括第一桩体元件(21)、第二连接元件(22)、第三腔元件(23)和第二刻度元件(24),其中:所述第一桩体元件(21)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桩尖单元(10)的顶端,且其顶端侧壁嵌设有所述监测单元(50);所述第二连接元件(22)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元件(21)的底端,通过所述连接单元(30)与所述桩尖单元(1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腔元件(23)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元件(21)的中部,其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元
件(22)相连通,且与所述浇筑单元(40)的中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刻度元件(24)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元件(21)的侧壁,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桩体元件(21)插入土地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实心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30)包括第三连接元件(31)、第四连接元件(32)和第五连接元件(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知己
申请(专利权)人:合城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