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状端子、导电结构及充电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37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状端子、导电结构及充电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筒状端子由复合板材冲压卷制而成,定位部注塑成型于导电部和/或端子基体的外侧,从而采用冲压+注塑的方式即可进行生产,相对于现有的机加工方式来说,精度更高,成本更低,并可明显提高端子的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复合板材包括第一板材及位于第一板材内侧的第二板材,第一板材的硬度大于第二板材的硬度,且第二板材的电阻率不大于第一板材的电阻率,由于在第二板材的外侧设置有硬度更高的第一板材,在插接对插端子时,第一板材可对位于其内侧的第二板材提供一定的保持力,防止筒状端子在反复拔插后发生形变,可显著提升筒状端子的使用寿命。可显著提升筒状端子的使用寿命。可显著提升筒状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状端子、导电结构及充电座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筒状端子、导电结构及充电座。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气连接领域,有很多电气回路都需要用端子进行连接,目前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对插端子与筒状端子对插实现连接,尤其是在大电流、大线径的线束上,例如目前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枪头和充电座,内部的端子都是对插端子与筒状端子对插的结构。
[0003]如图1所示,现有筒状端子一般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导电部10、端子基体20以及位于基体前端的插接部30,导电部10或端子基体20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筒状端子进行固定及密封的定位部40,目前,现有筒状端子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其一,由于结构较为复杂,现有筒状端子一般采用机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精度低,重量大且产能较低,进而造成筒状端子的成本高;其二,筒状端子的插接部30为由多个弹性臂301围成的夹持腔302,夹持腔能够容纳对插端子2的插入;弹性臂具有弹性,同时也容易受对插端子反复拔插发生形变,一旦变形,每个弹性臂对对插端子施加的弹性力将会变小,对插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状端子,包括沿筒状端子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导电部、呈筒状的端子基体以及位于端子基体前端的插接部,导电部和/或端子基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筒状端子进行固定的定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端子基体以及插接部由复合板材冲压卷制而成,定位部注塑成型于导电部和/或端子基体的外侧;所述复合板材包括第一板材及位于第一板材内侧的第二板材,第一板材的硬度大于第二板材的硬度,且第二板材的电阻率不大于第一板材的电阻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材复合在第一板材的内侧,并至少复合在第一板材上对应于导电部和插接部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包覆在第二板材的外侧,并至少包覆在第二板材上对应于插接部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材与第一板材通过冷轧复合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复合板材的厚度之比为1:5~3: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的材质为钢或不锈钢;第二板材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为在端子基体的前端沿轴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两个弹性臂,至少两个弹性臂的内侧形成用于容置对插端子的夹持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状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为在端子基体的后端延伸形成的导电片,导电片的自由端在端部位置处向外侧翻折,使第二板材位于导电片远离端子基体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