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33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涉及桥梁拉索性能检测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多个机体,机体上设有两夹持组件,机体于两夹持组件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架;还包括两固定在底座上的侧板,两侧板之间滑动连接有上料箱,上料箱滑动以移动至支撑架上方;上料箱用于放置多个工件,上料箱下端设有供工件掉落的出料口,上料箱沿自身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承载工件的分隔杆,分隔杆能在上料箱上滑动,分隔杆滑动以脱离工件并能使工件掉落在支撑架上,本申请通过上料箱的滑动以及分隔杆的滑动,便于将上料箱中多个工件依次下放在不同机体的支撑架上,从而实现多个工件的快速上料,提高上料效率,且节省人力。且节省人力。且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拉索性能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桥梁拉索的疲劳性能进行检测时,一般是采用拉伸压缩疲劳试验机检测。
[0003]拉伸压缩疲劳试验机一般主要包括机体、间歇驱动机构和弹簧,在机体上设置固定板滑动板,固定板固定在机体上,滑动板滑动在机体上,且固定板和滑动板上均安装有夹持机构,弹簧设置在滑动板和间歇驱动机构之间,通过间歇驱动机构配合弹簧带动滑动板间歇滑动;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固定板和滑动板之间,并通过夹持机构定位,然后通过间歇驱动机构配合弹簧使滑动板间歇滑动。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间歇驱动机构的运行频率以及运行幅度,从而可以调整对工件的拉伸压缩的应力大小以及应力幅度,从而在某一应力大小和应力幅度下,可以测出工件断裂时,间歇驱动机构的循环次数,通过多个工件的测试,即可绘制出维勒曲线,通过维勒曲线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出工件断裂的疲劳极限,即在工件疲劳极限所需要的应力以下,工件在无限次的应力循环下也不会断裂,基于此情况,通过判断拉索的疲劳极限即可判断拉索的抗疲劳性能。
[0004]由于绘制维勒曲线,需要有足够多的工件测试,一个一个工件的测试,需要较长的时间,影响测试效率,而设置多个测试机,需要较多的操作人员操作,比较浪费人力,对于上述情况,本申请基于多个测试机,提出一种可以减少人力,具备自动化基础的斜拉索疲劳试验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人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固定板和滑动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机体上,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机体上,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动板上均设有夹持组件,两个夹持组件分别用于夹持工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机体于两夹持组件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架;还包括两固定在底座上的侧板,两侧板之间滑动连接有上料箱,所述上料箱滑动方向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料箱滑动以移动至支撑架上方;所述上料箱用于放置多个工件,所述上料箱下端设有供工件掉落的出料口,所述上料箱沿自身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承载工件的分隔杆,所述分隔杆能在上料箱上滑动,所述分隔杆滑动以脱离工件并能使工件掉落在支撑架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多个工件放置在上料箱中,并利用分隔杆对工件进行支撑,然后滑动上料箱,使上料箱出料口位于支撑架正上方,然后滑动上料箱最下方的分隔杆,使上料箱最下方的工件掉落在支撑架上,再利用夹持组件将支撑架上的工件夹持;如此往复一次将上料箱中的多个工件依次下放在不同的机体上,从而实现工件的自动
化上料,整个过程所用人力较少,且利用多个机体对多个工件检测,提高的检测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分隔杆滑动方向沿底座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分隔杆插入的通槽,所述上料箱外壁上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分隔杆脱离工件的弹簧,所述分隔杆未进入所述通槽时,所述分隔杆被所述侧板限位以使分隔杆支撑所述工件;多个所述分隔杆逐一插入通槽以使多个工件从下至上逐一掉落在不同机体的支撑架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位置时,分隔杆被侧板限位,分隔杆能对工件进行支撑,当上料箱滑动至上料箱出料口位于支撑架上方时,位于最下方的分隔杆插入到通槽中,弹簧恢复形变,位于最下方的分隔杆脱离工件,工件由于自重掉落在支撑架上,然后继续移动上料箱,直至上料箱移动至下一机体位置出且上料箱出料口位于该机体的支撑架正上方时,从下往上的第二个分隔杆插入到对应的通槽中,该分隔杆承载的工件失去阻挡,掉落在支撑架上,如此往复,直至所有的工件逐一掉落在不同机体的支撑架上,则上料完毕;通过弹簧和通槽的设置,实现了分隔杆从下往上逐一滑动,使上料箱的工件从下至上逐一掉落在不同机体的支撑架上,实现自动上料,提高上料效率。
[0011]可选的,所述分隔杆用于插入所述通槽的一端为球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分隔杆脱离通槽,在将工件装入上料箱中时,便于对工件限位。
[0013]可选的,所述侧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上料箱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上料箱转动轴线沿所述底座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料箱转动的驱动件;所述上料箱转动连接有用于启闭所述上料箱以供工件装载在上料箱内的箱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工件装入上料箱中时,上料箱滑动至侧板一端,此时分隔杆被侧板限位,分隔杆能承载工件,此时通过驱动件转动上料箱,使上料箱转动至合适位置,然后通过转动箱门,使箱门开启,然后将工件放置在分隔杆上,一方面通过转动上料箱,降低了装料高度,便于操作人员上料,另一方面通过开启箱门,便于同时装载多个工件,提升了装载下料。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齿轮,所述上料箱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侧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有所述分隔杆均脱离所述通槽时,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上料箱转动以使所述箱门位于上料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有分隔杆全部脱离通槽后,齿轮和齿条啮合连接,从而继续滑动上料箱,则齿轮转动,带动上料箱转动;该驱动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上料箱转动至箱门位于上料箱远离底座的一侧,便于操作人员装载工件。
[0017]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杆和侧杆,所述主杆固定在机体上,所述侧杆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杆上,所述侧杆转动以靠近主杆上端或下端,所述侧杆靠近所述主杆以承托工件,所述侧杆靠近主杆下端以使工件脱离支撑架,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侧杆转动的气缸。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件实验完毕后,通过气缸带动侧杆转动,使侧杆靠近主杆下端,从而支撑架上的工件由于自重滑落,以便后续工件的加工。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0]1.本申请通过上料箱的滑动以及分隔杆的滑动,便于将上料箱中多个工件依次下
放在不同机体的支撑架上,从而实现多个工件的快速上料,提高上料效率,且节省人力;
[0021]2.本申请通过转动上料箱,降低了装料高度,便于操作人员上料,另同时通过开启箱门,便于同时装载多个工件,提升了装载下料。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24]图3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底座;2、机体;3、滑动板;4、固定板;5、夹持组件;6、支撑架;7、侧板;8、滑块;9、导轨;10、上料箱;11、分隔杆;12、弹簧;13、通槽;14、侧杆;15、主杆;16、气缸;17、转轴;18、齿轮;19、齿条;20、导槽;21、箱门;22、扭簧;23、工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多个机体(2),所述机体(2)上设有固定板(4)和滑动板(3),所述固定板(4)固定在机体(2)上,所述滑动板(3)滑动连接在机体(2)上,所述固定板(4)和所述滑动板(3)上均设有夹持组件(5),两个夹持组件(5)分别用于夹持工件(23)长度方向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于两夹持组件(5)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工件(23)的支撑架(6);还包括两固定在底座(1)上的侧板(7),两侧板(7)之间滑动连接有上料箱(10),所述上料箱(10)滑动方向沿底座(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料箱(10)滑动以移动至支撑架(6)上方;所述上料箱(10)用于放置多个工件(23),所述上料箱(10)下端设有供工件(23)掉落的出料口,所述上料箱(10)沿自身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承载工件(23)的分隔杆(11),所述分隔杆(11)能在上料箱(10)上滑动,所述分隔杆(11)滑动以脱离工件(23)并能使工件(23)掉落在支撑架(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杆(11)滑动方向沿底座(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侧板(7)上开设有供所述分隔杆(11)插入的通槽(13),所述上料箱(10)外壁上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分隔杆(11)脱离工件(23)的弹簧(12),所述分隔杆(11)未进入所述通槽(13)时,所述分隔杆(11)被所述侧板(7)限位以使分隔杆(11)支撑所述工件(23);多个所述分隔杆(11)逐一插入通槽(13)以使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杨曾赣王新泉刘嘉英张茹尹鑫晟梁禄钜范晓真钱海敏王霄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