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栀子“间歇式”无硫烘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32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栀子“间歇式”无硫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烘干;设置温度为30℃~35℃,烘干时间为8~12小时烘干至栀子的含水量45%,全程内循环排湿,把栀子组织间的自由水和外层水分挥发;焖润;焖润温度为35℃,焖润处理时间为18~24小时,全程不排湿,将栀子组织内层水分和种子内的水分通过焖润扩散出来;第二次烘干;设置温度为50℃~55℃,湿度设置为35%,全过程内循环排湿,利用高温将水分强制性挥发出来,烘干至栀子含水量13%~15%,设备停止加热;由此通过两次烘干并且中间焖润的过程,可是实现将栀子的内层水、外层水与种子内的水分进行烘干,栀子保持原色、原形态、饱满,色泽一致并且颜色鲜艳。色泽一致并且颜色鲜艳。色泽一致并且颜色鲜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栀子“间歇式”无硫烘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栀子生产
,尤其是一种栀子“间歇式”无硫烘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栀子是湘中地区重要的道地药材品种,双峰县是重要的药用栀子产区,2018年全县黄栀子落实种植面积达到10 000亩。
[0003]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大健康”事业的发展对道地药材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地位得到肯定;因此,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步入快速轨道,道地中药材生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0004]栀子富含油脂性成分,干燥过程中水分不容易挥发出来,自然干燥需要3

4天,遇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栀子药材的干燥质量,甚至出现发霉、变色、变质谢谢的发生,导致加工效率比较低,产品质量低而参差不齐;并且自然干燥过程中占地面积比较大,而且干度不一致,由于果粒大小不一致,成熟度不一致,导致颜色变化大,遇雨天很容易发霉,变黑。
[0005]现有的生产企业大部分为了提高效率,采用高温对栀子进行烘干加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栀子的加工效率,但是从结果上看,栀子的美观性得到了破坏,导致加工出来的栀子颜色不能保证原色,同时温度控制不好,导致加工出来的栀子比较黑,呈青色或者褐色,不如自然干燥加工出来的栀子色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栀子加工过程中“晒干法”效率低、易发霉变质、变色而不适宜规模化生产、“高温烘干”颜色变深、优品率低、栀子药材不能保证原色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栀子“间歇式”无硫烘干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栀子“间歇式”无硫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tep1、第一次烘干;将栀子按大小分级,分别放置于一体化生产设备内,设置温度为30℃~35℃,烘干时间为8~12小时,烘干至栀子的含水量约45%,全程内循环排湿,把栀子之间的自由水和外层水分挥发;
[0009]Step2、焖润;设置温度35℃,密闭条件下处理时间为18~24小时,全程不排湿,将栀子内层水分和种子内的水分通过焖润扩散出来;
[0010]Step3、第二次烘干;设置温度为50℃~55℃,湿度设置为35%,全过程内循环排湿,利用高温将水分强制性挥发出来,烘干至栀子含水量13%~15%,设备停止加热。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2]优选地,所述一体化设备包括加工容器、盖合于加工容器上方的封盖、设置于封盖上的检测组件、贯穿于加工容器内的排湿组件与烘干组件。
[0013]优选地,所述加工容器包括由内到外套舍的加工内筒与外保温筒,所述加工内筒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下端与外保温筒内壁下表面相连,所述加工内筒外壁与外保温桶内壁之间通过连接环相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排湿组件包括贯穿于外保温筒并且加工内筒相连通的排湿管、与排湿管相连通的除湿箱、设置于除湿箱下表面上的积水盆、设置于除湿箱内的换热弯管、与换热弯管两端相连通的第一换热器。
[0015]优选地,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贯穿于加工内筒底部并且贯穿于外保温筒的烘干管道,所述烘干管道位于加工内筒内的部分上设置多个烘干孔,位于所述外保温桶筒外侧的烘干管道的端部呈分叉状,其中一个所述烘干管道的叉道与烘干风机相连通,所述烘干管道内设置有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由烘干管道的另一个叉道贯通,并且所述供热管道与第二换热器相连通。
[0016]优选地,所述供热管道位于加工内筒下方的的转弯处连通有搅拌风管,所述搅拌风管与设置于加工内筒的侧壁的搅拌动力箱相连通,所述搅拌动力箱与加工内筒相连通,所述搅拌动力箱靠近加工内筒一侧上设置有搅拌固定杆,所述搅拌固定杆上转动设置有搅拌转杆,所述搅拌转杆靠近搅拌动力箱一侧设置有动力叶片,所述搅拌风管与Y字形动力风管相连通,所述动力叶片位于Y字形动力风管的两个出风口之间。
[0017]优选地,所述搅拌固定杆左右两侧设置有通风筛网。
[0018]优选地,所述供热管道内设有供热管固定盘,所述供热管固定盘上设置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外侧的供热管固定盘上通过多个开关滑杆滑动连接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位于靠近加工内筒一端,所述开关滑杆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0019]优选地,所述开关板与供热管固定盘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内嵌式的关闭磁铁。
[0020]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封盖上表面的操作面板、设置于封盖下表面的物料湿度探头、温度探头与空气湿度探头,所述物料湿度探头、温度探头与空气湿度探头均与操作面板电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方法对栀子进行分段式烘干加工,先对栀子之间的自由水和外层水分挥发,并给予内部一定的温度,再通过焖的方式,将内层水和栀子内的水分扩散出来,最后进行二次烘干,将扩散出来的水进行蒸发,由此通过两次烘干并且中间焖润的过程,可是实现将栀子的组织内层水、外层水与栀子种子内的水分进行烘干,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高温烘干,加工完成出来的栀子保持原色、原形态、饱满,色泽均一并且颜色鲜艳,优品率高,虽然通过人工自然晾晒能得出,但是效率上比较慢,色泽很难保证均一,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栀子加工方法在提高了自然晾晒的效率前提下还保证了加工完成后的栀子质量。
[0023]2.本申请的栀子生态加工方法通过控制湿度模仿秋天干燥的环境,温度则模拟夏天的日晒温度,由此使得整体的加工环境能趋向自然晾晒的环境,使得烘干过程能够趋向于自然烘干,保证了烘干后的栀子的质量。
[0024]3.本申请的栀子加工方法相较于现有的普通高温直接烘干方法节能60%以上,并且对类似于栀子等含油脂类成分高的物料可以通用。
[0025]4.本申请还提供了适用于本申请的加工方法的专用加工设备,一体化装置,一次完成烘干—焖润—再烘干全过程,无需在多个步骤过程中进行转运,减少生产工人的操作步骤,减少了用工投入,并且避免了阴雨天气转运过程中对烘干或者焖润后的栀子产生影响,导致加工完成的栀子质量不均匀的情况,实现了栀子药材的全天候干燥加工。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去除封盖)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去除封盖与保温外筒)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封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模块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图6中A区放大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栀子“间歇式”无硫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tep1、第一次烘干;将栀子按大小分级,分别放置于一体化生产设备内,设置温度为30℃~35℃,烘干时间为8~12小时,烘干至栀子的含水量45%,全程内循环排湿,把栀子之间的自由水和外层水分挥发;Step2、焖润;设置温度35℃,密闭条件下处理时间为18~24小时,全程不排湿,将栀子内层水分和种子内的水分通过焖润扩散出来;Step3、第二次烘干;设置温度为50℃~55℃,湿度设置为35%,全过程内循环排湿,利用高温将水分强制性挥发出来,烘干至栀子药材含水量13%~15%,设备停止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栀子的无硫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设备包括加工容器、盖合于加工容器上方的封盖(28)、设置于封盖(28)上的检测组件、贯穿于加工容器内的排湿组件与烘干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栀子的无硫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容器包括由内到外套舍的加工内筒(1)与外保温筒(2),所述加工内筒(1)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3),所述支脚(3)下端与外保温筒(2)内壁下表面相连,所述加工内筒(1)外壁与外保温桶内壁之间通过连接环(4)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栀子的无硫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组件包括贯穿于外保温筒(2)并且加工内筒(1)相连通的排湿管(5)、与排湿管(5)相连通的除湿箱(6)、设置于除湿箱(6)下表面上的积水盆(7)、设置于除湿箱(6)内的换热弯管(8)、与换热弯管(8)两端相连通的第一换热器(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栀子的无硫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贯穿于加工内筒(1)底部并且贯穿于外保温筒(2)的烘干管道(10),所述烘干管道(10)位于加工内筒(1)内的部分上设置多个烘干孔(11),位于所述外保温桶筒外侧的烘干管道(10)的端部呈分叉状,其中一个所述烘干管道(10)的叉道与烘干风机(12)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平陈海含朱琪朱梅根朱欣向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梅之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