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325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板和转向座,光伏板转动设置于转向座的上部;所述转向座包括底座、转动架,所述光伏板固定在转向架上;所述底座为球状结构,且固定于屋面上;所述转动架为中空球状结构,且转动套装在底座外部;所述转向座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电机和转轮,所述电机固定在转动架上;所述电机和转轮连接,驱动转轮转动;所述转轮穿过转动架并和底座转动接触,驱动转动架相对底座转动。转向座调节光伏板角度,迎合太阳光照射角度;风对光伏板的作用力大时,转向座带动光伏板避让。动光伏板避让。动光伏板避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系统
,尤其涉及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能源问题已是世界性问题,充分利用太阳能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光伏发电是环境友好的能源发电方法,并且广泛用于替代现有的化学发电或核能发电。存在两种类型的太阳能发电:电池连接至转换器的独立型的,以及连接至电力系统的连接型的,并且通常,独立型发电包括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电力转换装置等,并且电力系统链接的系统被配置成通过连接至商用电源来与负载系统线路交换电力。
[0003]随着光伏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地方都会安装大量的光伏系统,光伏系统由大量光伏板并排拼接而成,其一般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陆地底面上,但是由于量大,占用了大量的陆地面积,导致安装有光伏支架的地方都不能再使用该土地,由此,设计出屋面光伏系统,即在屋面上布设光伏系统,可解决占地量大的问题。
[0004]光伏支架是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部件,根据不同形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需要,支架系统一般分为单立柱太阳能支架、墙体太阳能支架、追踪系统系列支架等若干规格型号。
[0005]要想保证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使光伏板迎合太阳光的照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有的转向光伏支架,结构复杂,拆装繁琐,成本高,不利于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光伏支架转向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7]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板和转向座,光伏板转动设置于转向座的上部;
[0008]所述转向座包括底座、转动架,所述光伏板固定在转向架上;所述底座为球状结构,且固定于屋面上;所述转动架为中空球状结构,且转动套装在底座外部。
[0009]光伏板通过转向座调节转向角度,以正对太阳光线;同时,在风力较大时,转向座调节光伏板的角度,进行避让。转向座采用球体配合转向结构,相比传统光伏支架,可较大范围的调节光伏板的转向角度,以更好的迎合太阳光线以及避让风力。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所述转向座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电机和转轮,所述电机固定在转动架上;所述电机和转轮连接,驱动转轮转动;所述转轮穿过转动架并和底座转动接触,驱动转动架相对底座转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轮在水平方向转动,驱动所述转动架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轮在竖直方向转动,驱动所述转动架在竖直方向转动。
[0012]转动架可在水平方向360转动,配合竖直方向倾斜角度的调整,可更好的在风力较大时进行规避。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所述转动架包括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所述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拆卸式设置;所述所述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供转轮穿过的开口。
[0014]光伏支架角度调节系统,包括:
[0015]采集模块,包括光电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入射太阳光的入射光点信息;
[0016]控制模块,和所述采集模块及驱动机构连接,接收采集模块采集的入射太阳光的入射光点信息,并根据入射太阳光的入射光点信息控制驱动机构动作,使光伏板迎合太阳光照射角度。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光伏支架角度调节系统,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用于采集风的方向和风力大小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采集的风的方向和风力大小信息,并依据模型计算,计算出风对光伏板的作用力,在风对光伏板的作用力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机构动作,使光伏板避让风的直吹方向。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光伏支架角度调节系统,所述光电位置传感器安装于光伏板的中心位置。
[0019]上述光伏支架角度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包括:
[0020]S1采集模块采集入射太阳光的入射光点信息;
[0021]S2控制模块根据采集的入射太阳光的入射光点信息驱动驱动机构动作,使光伏板迎合太阳光照射角度。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调节方法,还包括采集模块采集风的方向和风力大小信息,控制模块接收采集的风的方向和风力大小信息,并依据模型计算,计算出风对光伏板的作用力,在风对光伏板的作用力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机构动作,使光伏板避让风的直吹方向。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在不同时间段,转向座调节光伏板的东西角度和竖直倾斜角度,以迎合太阳光照射角度,保证发电效率;
[0025](2)风对光伏板的作用力大于预设阈值时,转向座带动光伏板转动进行避让,避免较大风力正对光伏板板面将光伏系统损坏;
[0026](3)相对传统角度调节的光伏支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27]图1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转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转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光伏支架角度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实施例1
[0033]图1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转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转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

3中,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板1和转向座2,光伏板1转动设置于转向座2的上部;
[0034]所述转向座2包括底座21、转动架22,所述光伏板1固定在转向架22上;所述底座21为球状结构,且固定于屋面上;所述转动架22为中空球状结构,且转动套装在底座21外部。
[0035]光伏板1通过转向座2调节转向角度,以正对太阳光线;同时,在风力较大时,转向座2调节光伏板1的角度,进行避让。转向座2采用球体配合转向结构,相比传统光伏支架,可较大范围的调节光伏板1的转向角度,以更好的迎合太阳光线以及避让风力。
[003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向座2还包括驱动机构23;所述驱动机构23包括第一驱动件231和第二驱动件232,所述第一驱动件231和第二驱动件23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件231包括电机2311和转轮2312,所述电机2311固定在转动架22上;所述电机2311和转轮2312连接,驱动转轮2312转动;所述转轮2312穿过转动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板(1)和转向座(2),光伏板(1)转动设置于转向座(2)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座(2)包括底座(21)、转动架(22),所述光伏板(1)固定在转向架(22)上;所述底座(21)为球状结构,且固定于屋面上;所述转动架(22)为中空球状结构,且转动套装在底座(21)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座(2)还包括驱动机构(23);所述驱动机构(23)包括第一驱动件(231)和第二驱动件(232),所述第一驱动件(231)和第二驱动件(23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件(231)包括电机(2311)和转轮(2312),所述电机(2311)固定在转动架(22)上;所述电机(2311)和转轮(2312)连接,驱动转轮(2312)转动;所述转轮(2312)穿过转动架(22)并和底座(21)转动接触,驱动转动架(22)相对底座(2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231)的转轮在水平方向转动,驱动所述转动架(22)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232)的转轮在竖直方向转动,驱动所述转动架(22)在竖直方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方位调整的屋面系统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22)包括上半球体(221)和下半球体(222),所述上半球体(221)和下半球体(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善泉朱晓莉凌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城投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