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装置、平台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07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计土木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装置、平台及电子设备,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初始建筑图纸以及用户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用户端需求文本;对用户端需求文本进行解译处理,得到解译结果;基于初始建筑图纸,根据解译结果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得到目标建筑结构设计图。该方法通过从用户端需求文本中解译出用户端的结构设计需求和概念,以进行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以用户端与人工智能在线交互的方式,将用户端的结构设计需求及相关概念有效地融入了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不仅实现了更符合用户端需求的建筑结构智能设计,还显著提升了设计效率,优化了设计质量,提升了用户端对建筑结构设计的体验感。体验感。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装置、平台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计土木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装置、平台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结构的智能化设计系统发展迅速,其已开始逐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0003]但是,建筑结构设计作为一项具备工程师特色的工作,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入结构设计工程师的意见和想法,而现有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只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并未有效融入结构设计工程师的意见和想法,也不能实现结构设计工程师与人工智能的在线交互。
[0004]因此,解决现有建筑结构设计方法不能通过结构设计工程师与人工智能的在线交互,有效融入结构设计工程师的结构设计需求及概念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装置、平台及电子设备,用以克服现有建筑结构设计方法不能通过结构设计工程师与人工智能的在线交互,有效融入结构设计工程师的结构设计需求及概念的缺陷,实现更符合结构设计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初始建筑图纸,以及用户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用户端需求文本;对所述用户端需求文本进行解译处理,得到解译结果;基于所述初始建筑图纸,根据所述解译结果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得到目标建筑结构设计图;其中,所述解译结果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参数、建筑结构智能设计算法以及所述用户端需求文本对应的反馈文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用户端需求文本进行解译处理,得到解译结果,包括:基于预先训练的大语言模型,对所述用户端需求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解译结果;其中,所述大语言模型内嵌有prompt模板,所述大语言模型通过根据建筑结构设计文本和解译数据构成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优化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用户端需求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包括:将所述用户端需求文本输入至所述prompt模板,得到中间解译结果;对所述中间解译结果进行微调,得到所述解译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初始建筑图纸,包括:获取用户上传的初始建筑图纸文件,并对所述初始建筑图纸文件进行解析,得到建筑设计矢量化数据;对所述建筑设计矢量化数据中的设计元素坐标进行坐标系转换,绘制出所述初始建筑图纸;其中,所述建筑设计矢量化数据包括设计元素、所述设计元素的坐标、颜色和线型,以及所述设计元素的功能和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图形显示区对所述初始建筑图纸和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设计图进行显示,并对所述初始建筑图纸和/或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设计图进行编辑。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互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目标建筑结构设计图,之后包括:获取用户对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设计图的设计调整需求文本;对所述设计调整需求文本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征覃思中顾燚郑哲冯奕天廖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