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88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丙酸盐选自丙酸钠、丙酸钾和丙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柑橘黄单胞杆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且丙酸盐还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惠等优势。等优势。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0002]丙酸盐常用作食品防腐剂,并且能被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因此丙酸盐不仅对人体危害较小,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黄单胞菌属包括范围广泛的植物病原细菌,它们在 400 多种不同的植物宿主中引起疾病,对一些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作物造成严重损失。在大米中,X . oryzae pv. oryzae (Xoo) 通过侵入维管组织引起细菌枯萎病,而另一种致病菌X . oryzae pv. oryzicola (Xoc)通过定殖叶肉组织引起细菌性叶片条纹。其中,柑橘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是柑橘细菌性溃疡病的病原体,分布于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柑橘产区,对全球柑橘市场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Cubero and Graham, 2002)。柑橘黄单胞杆菌主要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它通过气孔和伤口等开口进入宿主,并在叶子、茎和果实上形成明显的坏死病斑,周围被油性、水浸的边缘和黄色褪绿环包围(Bruningsand Gabriel, 2003; Yan and Wang, 2012),最终会形成火山口状凸起。病原菌的严重入侵导致落叶、枯死和落果,受感染的果实价值降低或完全无法销售,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0003]目前,针对黄单胞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是通过喷施铜制剂,铜制剂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机制主要包括改变蛋白质结构从而影响其功能、破坏酶结构、干扰基本元素的利用、损伤细胞膜完整性以及破坏细胞呼吸链从而影响细胞代谢等。然而铜制剂的长期使用容易使植株产生药害、易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以及环境重金属污染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针对柑橘黄单胞杆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且丙酸盐还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惠等优势。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通过在叶片表面喷施丙酸盐水溶液,优选助剂为Silwet L

77,抑制柑橘黄单胞杆菌的生长,达到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丙酸盐选自丙酸钠(SP)、丙酸钾(PP)和丙酸铵(AP)中的至少一种。丙酸钠的应用浓度为50

100mM,优选为100mM。丙酸钾的应用浓度为20

40mM,优选为40mM。丙酸铵的应用浓度为5

10mM,优选为10mM。
[000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丙酸盐是人类肠道菌群代谢物,且常用作食品防腐剂,因此喷施过程中对人体危害较小;不同于铜制剂对土壤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丙酸盐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代谢,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抑菌剂;(2)本专利技术中,50mM丙酸钠防效达79.0%以上,100mM丙酸钠防效达95.2%以上,10mM丙酸钾防效达79.2%以上,40mM丙酸钾防效达96.9%以上,5mM丙酸铵防效达85.9%以上,10mM
丙酸铵防效达98.9%以上。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丙酸钠(SP)抑制柑橘黄单胞杆菌CQ13生长的生长曲线;图2为丙酸钾(PP)抑制柑橘黄单胞杆菌CQ13生长的生长曲线;图3为丙酸铵(AP)抑制柑橘黄单胞杆菌CQ13生长的生长曲线图4为本专利技术针对葡萄柚叶中丙酸钠(SP)防治柑橘溃疡病发病的情况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针对葡萄柚叶中丙酸钾(PP)防治柑橘溃疡病发病的情况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针对葡萄柚叶中丙酸铵(AP)防治柑橘溃疡病发病的情况图;图7为丙酸盐中阳离子对柑橘溃疡病菌生长的影响;图8为在 0.5mM丙酸钠和50mM丙酸钠(SP)处理下差异基因的数量;图9为在 0mM丙酸钠、30mM和100mM丙酸钠(SP)处理下细菌游动性变化情况图;图10为在 0.5mM丙酸钠和50mM丙酸钠(SP)处理下,RNAseq和qRT

PCR中hrp/hrc基因的表达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09]实施例1:丙酸盐抑制黄单胞菌生长的生长曲线测定(1)实验过程:实验材料:野生型柑橘溃疡病菌CQ13试剂准备:配制50mM的丙酸钠(SP)、20mM丙酸钾(PP)、5mM丙酸铵(AP),制备108CFU/ml新鲜的柑橘溃疡病菌CQ13悬浮液测试过程:在24孔板中添加培养基,加入丙酸钠溶液使得终浓度50mM,加入丙酸钾溶液使得终浓度为40mM,加入丙酸钙溶液使得终浓度为50mM,加入丙酸铵溶液使得终浓度为5mM,加入菌液使得起始OD
600
值为0.03,空白培养基为阴性对照,未添加丙酸盐仅加入菌液的孔为阳性对照,使用酶标仪每15分钟测定一次柑橘溃疡病菌的OD
600
值。
[0010]实验结论:丙酸钠(SP)、丙酸钾(PP)、丙酸铵(AP)均能抑制柑橘黄单胞杆菌的生长,其中丙酸钠最小抑制浓度为50mM,丙酸钾为20mM,丙酸铵为5mM,如图1

图3所示。
[0011]实施例2:丙酸钠(SP)喷雾接种检测防治效果实验材料:生长一致的葡萄柚幼叶12片,柑橘溃疡病菌CQ13菌株试剂准备:

108CFU/ml柑橘溃疡病菌CQ13菌株的悬浮液,加入千分之三的SilwetL

77黏附剂;

50mM、100mM的丙酸钠溶液,加入千分之三的SilwetL

77黏附剂;

无菌水加入千分之三的SilwetL

77黏附剂接种过程:喷洒无菌水为阴性对照,喷洒CQ13菌液为阳性对照,丙酸钠溶液处理后再喷洒CQ13为实验组,对照和实验组各3片叶子,将悬浮液均匀地喷洒在叶片两面,叶柄插入湿润的棉花中,将叶片和棉花置于有盖培养皿中,置于湿度80%,温度28℃的环境中,观察
叶片发病情况。防治效果通过柑橘溃疡病病斑减少的程度来反映。
[0012]病斑减少率={对照组病斑数平均值

实验组病斑数平均值}/对照组病斑数的平均值
×
100%);该数值越大说明防治效果越好。
[0013]实验结论:在阳性对照中,溃疡病病斑布满了整个叶片,而喷施50mM、100mM丙酸钠的叶片中数病斑均减少,如图4所示。数据显示:50mM丙酸钠防效达79.0%以上,如表1所示,100mM丙酸钠防效达95.2%以上,如表2所示。
[0014]表1 针对葡萄柚叶中喷施50mM丙酸钠防治柑橘溃疡病菌的效果表2 针对葡萄柚叶中喷施100mM丙酸钠防治柑橘溃疡病菌的效果实施例3:丙酸钾(PP)喷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酸盐选自丙酸钠、丙酸钾和丙酸铵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酸钠的应用浓度为50

1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酸钠的应用浓度为10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酸钾的应用浓度为20

4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丙酸盐在防治柑橘黄单胞杆菌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潇峰刘超颖吕韦玮丁小军朱俊安王晓莉王芸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