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建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箱式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模块化建筑的技术一直在不断革新,特别是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传统的连接盒方式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的使用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在设有内走廊的模块化建筑领域,为了实现模块间的可靠连接,首先需要在模块的顶部和底部预留操作孔(约800mm
×
800mm),待现场模块堆叠后通过操作孔的空间进行可靠连接,然后现场对此操作孔进行封堵和装修,极大影响模块的集成度及现场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方式简单、施工效率较高的模块建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建筑,包括至少一第一建筑单元和至少一第二建筑单元;
[0005]所述第一建筑单元包括第一箱体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单元外的走廊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走廊单元远离所述第一箱体单元的侧面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走廊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建筑单元和至少一第二建筑单元;所述第一建筑单元包括第一箱体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单元外的走廊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走廊单元远离所述第一箱体单元的侧面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走廊单元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走廊单元的侧面共同围合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沿竖向延伸的一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建筑单元包括第二箱体单元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单元外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单元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箱体单元的侧面共同围合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沿竖向延伸的一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建筑单元与所述第二建筑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壁相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实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走廊单元和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的第一顶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第一底壁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两者沿竖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顶壁、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连接壁以及所述走廊单元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的第二顶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二顶壁和所述第二底壁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两者沿竖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顶壁、所述第二底壁、所述第二连接壁以及所述第二箱体单元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第一底壁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顶壁和第二底壁之间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位于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走廊单元包括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二箱体单元包括第二混凝土层,在所述走廊单元和所述第二箱体单元沿水平方向拼接时,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之间具有竖向缝,所述竖向缝的厚度为10~1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缝位于由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至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之间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建筑单元层叠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建筑单元层叠设置,每一层的所述第一建筑单元与所述第二建筑单元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顺伟,李天威,秦云,傅杰维,李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