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86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粉末涂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及其制备方法,皱纹粉原料:50份~60份端羧基聚酯树脂、5.6份~6.7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5份~10份棒状硅灰石、5份~10份硫酸钡、10份~20份云母粉、0.5份~1份增硬剂、0.5份~1份非蜡基消泡剂、0.5份~1份附着力促进剂、0.1份~0.2份分散剂、0.2份~1份固化促进剂、0.05份~0.15份第一助剂、5份~10份硅微粉、0.05份~0.1份催化剂、2~5份端羟基聚酯、0.5~1.25份封闭型多异氰酸酯、0.3~1份助粘剂、0份~20份颜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皱纹粉是一种纹路均匀、粗糙度一致的与胶结合力强的粉末涂料。粉末涂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末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保护法规越来越严格,以及国民对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使用无污染、无挥发的粉末涂料。
[0003]随着粉末涂料的应用越来越广,粉末涂料逐步应用于拼装行业,具体实现为:金属板表面先进行粉末涂料的喷涂,然后使用胶进行密封。其中,胶与粉末涂料涂膜的结合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板材之间的密封性和耐久性。目前市面上在拼装行业应用的粉末涂料与胶的结合力较低,板材之间的密封性和耐久性较差,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拼装行业应用的粉末涂料与胶的结合力较低,板材之间的密封性和耐久性较差,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由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50份~60份端羧基聚酯树脂、5.6份~6.7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5份~10份棒状硅灰石、5份~10份硫酸钡、10份~20份云母粉、0.5份~1份增硬剂、0.5份~1份非蜡基消泡剂、0.5份~1份附着力促进剂、0.1份~0.2份分散剂、0.2份~1份固化促进剂、0.05份~0.15份第一助剂、5份~10份硅微粉、0.05份~0.1份催化剂、2~5份端羟基聚酯、0.5~1.25份封闭型多异氰酸酯、0.3~1份助粘剂 、0份~20份颜料。
[0006]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助剂由醋酸丁酯纤维素、润湿分散剂以及丙烯酸聚合物混合制得。
[0007]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端羧基聚酯树脂的酸值为50mgKOH/g~56 mgKOH/g,200℃条件下的粘度为6300mPa

s~8000 mPa

s。
[0008]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在90℃~105℃的条件下,环氧当量为(g/eq)≤ 108。
[0009]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端羟基聚酯的羟值为35mgKOH/g~45mgKOH/g,200℃条件下的粘度为 4000 mPa

s~6000 mPa

s。
[0010]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助粘剂是一种含端羟基的热塑性树脂,透明颗粒,密度1.1 g/cm
³‑
1.2 g/cm
³

[0011]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棒状硅灰石呈长纤维状,长径比为10∶1~20∶1,中位粒径为23μm~28μm;所述硫酸钡的中位粒径为3μm~5μm,所述分散剂为氧化铝C,其中位粒径5μm~8μm。
[0012]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固化促进剂的化学式为C
18
H
15
P,白色结晶性粉末,密度
1 g/cm
³
~1.5 g/cm
³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按重量份比例将云母粉、硫酸钡、硅微粉、分散剂放入反应釜中搅拌至均匀后,经过球磨工艺处理得到混合物A;S2、将端羧基聚酯树脂、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混合物A、第一助剂、棒状硅灰石、非蜡基消泡剂、催化剂、端羟基聚酯、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助粘剂 、增硬剂、附着力促进剂以及颜料放入翻转式的混料缸中进行搅拌,再放入滚筒式混合机中混合10min~15min,在搅拌桨和破碎轮的作用下完成对物料的搅拌和混合,从而得到混合物B;S3、将混合物B进行熔融挤出,挤出后的物料依次经过压片处理、破碎处理以及微细粉碎处理,得到组分均匀分散的混合物C;S4、对所述混合物C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在21μm~48μm的混合物D;S5、在混合物D中加入固化促进剂,在600r/min~7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5分钟得到与胶结合力高的粉末涂料。
[0014]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混料缸中物料搅拌的过程中,料斗与搅拌头一起翻转180度,翻转速度为15转/分钟~30转/分钟的条件下翻转5min~8min。
[0015]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对所述混合物B的熔融挤出工艺为:熔融挤出处理的送料区温度为80℃~95℃;熔融挤出处理的塑化区温度为120℃~145℃;熔融挤出处理的均化区温度为130℃~150℃;熔融挤出处理的出料区温度为80℃~100℃;熔融挤出处理的主机转速为40Hz~50Hz。
[0016]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上述步骤S4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将混合物C用300目的筛子将中位粒径大于48μm的物料粉筛掉;用650目的筛子把中位粒径小于21μm的粉筛掉,得到粒径在21μm~48μm的混合物D。
[001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翻转和滚筒式混料机交叉使用,使得原材料各组分混合更为均匀。在端羧基聚酯树脂与第一助剂结合在形成皱纹的过程中,利用端羧基聚酯树脂粘度大的特点和外加固化促进剂的作用,进一步加快了该粉末涂料的固化时间,使得粉末在高温固化过程中,粉末涂料没有足够的时间流平就已经固化,使得涂膜表面立体感更为强,以及作为皱纹剂使用的第一助剂的作用下形成有凹凸不平且立体感强的皱纹表面,可以有效增大与胶的结合面积,提高涂层与胶的结合能力;而通过特殊处理的醋酸丁酯纤维素,即第一助剂除了起皱纹的功能外,还能避免涂膜由于表面张力过大而出现涂膜露底的情况;同时,有着特殊长径比的棒状硅灰石和经过球磨工艺处理后的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的球状填料协同作用下,增加了涂膜微观表面的粗糙度,进一步提高了涂膜与胶水的结合面积,进而增大与胶的结合力,其中球磨工艺处理的填料混合物中硅微粉的硬度高,和增硬剂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涂膜表面硬度;非蜡基消泡剂替代蜡粉的使用,避免涂膜表面与胶结合时其表面存在高比表面能的蜡层,进而提高涂层与胶的相容性,避免涂层与胶的空隙过多而影响涂膜表面与胶结合力;
配方中的端羟基聚酯和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聚氨酯,同时含端羟基的热塑性树脂的助粘剂在聚氨酯协同作用下,和胶中的聚氨酯成分相似相容,能有效提高与胶的融合度,使涂层与胶结合更为紧密,提高与胶的结合力。
[0018]粉末涂料经过过筛处理得到中位粒径在21μm~48μm的粉末涂料,纹路均匀、粗糙度一致的与胶结合力强的粉末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实施例1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由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50份端羧基聚酯树脂、5.6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10份棒状硅灰石、5份硫酸钡、10份云母粉、0.6份增硬剂、0.8份非蜡基消泡剂、0.5份附着力促进剂、0.1份分散剂、0.6份固化促进剂、0.15份第一助剂、10份硅微粉、0.1份催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50份~60份端羧基聚酯树脂、5.6份~6.7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5份~10份棒状硅灰石、5份~10份硫酸钡、10份~20份云母粉、0.5份~1份增硬剂、0.5份~1份非蜡基消泡剂、0.5份~1份附着力促进剂、0.1份~0.2份分散剂、0.2份~1份固化促进剂、0.05份~0.15份第一助剂、5份~10份硅微粉、0.05份~0.1份催化剂、2~5份端羟基聚酯、0.5~1.25份封闭型多异氰酸酯、0.3~1份助粘剂 、0份~20份颜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剂由醋酸丁酯纤维素、润湿分散剂以及丙烯酸聚合物混合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羧基聚酯树脂的酸值为50mgKOH/g~56 mgKOH/g,200℃条件下的粘度为6300mPa

s~8000 mPa

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酯的羟值为35mgKOH/g~45mgKOH/g,200℃条件下的粘度为 4000 mPa

s

6000 mPa

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粘剂是一种含端羟基的热塑性树脂,透明颗粒,密度1.1 g/cm
³‑
1.2 g/cm
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在90℃~105℃的条件下,环氧当量为(g/eq)≤ 10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硅灰石呈长纤维状,长径比为10∶1~20∶1,中位粒径为23μm~28μm;所述硫酸钡的中位粒径为3μm~5μm,所述分散剂为氧化铝C,其中位粒径5μm~8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与胶结合力的皱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促进剂的化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均王萌莫剑辉蔡劲树周中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千江粉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