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72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4
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包括提供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和二沉池;提供改性悬浮生物填料:浸渍有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的聚氨酯填料;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包括铁盐、铜盐、钙盐、锰盐、钴盐、镁盐和锌盐;将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分别投加至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第一预设区域中和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第二预设区域中;将工业废水投入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系统中,在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进行缺氧生物处理,并在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进行曝气处理。能够强化工业废水(例如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对含氮污染物的高效率去除,满足出水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定达标排放的要求。定达标排放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原煤在炼焦过程中经过高温干馏、煤气净化和副产品回收等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成分复杂的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是焦化废水。由于不同焦化厂采用的原煤品质、碳化温度、炼焦工艺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废水化学组成不尽相同且水量变化也较大。这类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多浓度高,主要的有机组分是酚类,其他包括多环芳烃和一些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无机组分包括氰化物(CN

)、硫氰化物(SCN

)和氨氮(NH
4+

N)等,其中多环芳烃和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是具有毒性的含氮化合物,残留在水体中对动植物和人类有极大的健康威胁。
[0003]目前在工程上,国内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仍是以活性污泥法为主的A/O、A2/O、O/A/O等工艺,其处理利用系统内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在二沉池泥水分离,上清液回流至缺氧前端进行反硝化,大部分污泥回流至好氧前端维持一定的污泥浓度,剩余污泥排出体系。
[0004]然而,由于炼焦过程中开采原煤的品质差异、生产需求和生产工艺的调整,焦化废水的COD、氨氮、有机氮和总氮含量高,且水质和水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使得基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焦化废水处理系统通常存在硝化功能不稳定和总氮去除率低的问题,处理废水氨氮和总氮难以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

>2012)规定的氨氮和总氮间接排放限值(25mg/L和50mg/L)。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来实现含氮污染物的有效去除以满足出水氨氮和总氮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包括:
[0007]提供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和二沉池;
[0008]提供改性悬浮生物填料;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包括浸渍有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的聚氨酯填料;所述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包括铁盐、铜盐、钙盐、锰盐、钴盐、镁盐和锌盐;
[0009]将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分别投加至所述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第一预设区域中和所述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第二预设区域中;
[0010]将工业废水投入所述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系统中,在所述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进行缺氧生物处理,并在所述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进行曝气处理。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供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包括:
[0012]将可溶性铁盐、可溶性铜盐、可溶性钙盐、可溶性锰盐、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镁盐和可溶性锌盐配置为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溶性铁盐、可溶性铜盐、可溶
性钙盐、可溶性锰盐、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镁盐和可溶性锌盐的摩尔比为(1.64

32.89):(0.74

22.22):(0.45

22.52):(0.26

9.94):(0.32

6.45):(0.42

16.67):(0.25

12.42);
[0013]提供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5~0.5mol/L,pH为7.5

8.5;
[0014]将预设尺寸的聚氨酯填料、所述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混合溶液与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渍搅拌混合,并干燥,得到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其中,所述聚氨酯填料、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混合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20%

30%):(40%

60%):(30%~50%)。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2~0.35mol/L;所述聚氨酯填料、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混合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20%~25%):(40%~45%):(35%~40%);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2~0.35mol/L。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渍搅拌混合包括:浸渍搅拌温度20~40℃,浸渍搅拌时长15~30h;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45℃,时长为10~15h。浸渍搅拌时长优选为20~24h。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与所述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的体积比为35%~50%;
[0018]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与所述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的体积比为15%~40%。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与所述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的体积比为40%~45%;
[0020]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与所述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的体积比为20%~25%。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好氧单元,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在所述多个好氧单元内均匀分布;
[0022]在好氧单元中,所述第二预设区域内溶解氧浓度为4~5mg/L,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为2~3mg/L。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的溢流堰处设置第一隔网;在所述多个所述好氧单元内分别设置有第二隔网;在所述第二隔网的位点处,所述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的池宽:池长=1:1~1:2.5,优选为1:1;所述第二隔网的宽度为1~1.5cm;所述好氧单元中除所述第二隔网外的容积与所述好氧单元的总容积比为1:2~1:1.25,优选为1:1.5。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末端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前端的流量为工业废水进水量的250%~550%,优选为400%~500%;所述二沉池中底泥回流至所述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前端的流量为工业废水进水量的100%~180%,优选为140%~150%。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水选自焦化废水、氨基酸生产废水、制药废水、印染废水或煤制气废水;所述氮素包括含氮的杂环化合物、氨氮、氰化物和硫氰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6]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通过向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和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的构筑物内分别投加优质的改性的悬浮生物填料,分别促进反硝化菌在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改性悬浮生物填料上的附着生长和硝化细菌在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的改性悬浮生物填料的附着生长,使两种关键脱氮微生
物实现生态位分离,使其分别持留在最佳反应区,从而充分发挥两种微生物的反硝化和硝化功能;同时改性悬浮生物填料的投加也可以提高并维持较高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最后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内部形成的溶解氧梯度环境,能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进一步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和二沉池;提供预设尺寸的改性悬浮生物填料;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包括浸渍有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的聚氨酯填料;所述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包括铁盐、铜盐、钙盐、锰盐、钴盐、镁盐和锌盐;将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分别投加至所述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第一预设区域中和所述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第二预设区域中;将工业废水投入所述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系统中,在所述缺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进行缺氧生物处理,并在所述好氧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进行曝气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预设尺寸的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包括:将可溶性铁盐、可溶性铜盐、可溶性钙盐、可溶性锰盐、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镁盐和可溶性锌盐配置为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溶性铁盐、可溶性铜盐、可溶性钙盐、可溶性锰盐、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镁盐和可溶性锌盐的摩尔比为(1.64

32.89):(0.74

22.22):(0.45

22.52):(0.26

9.94):(0.32

6.45):(0.42

16.67):(0.25

12.42);提供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5~0.5mol/L,pH为7.5

8.5;将预设尺寸的聚氨酯泡沫、所述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混合溶液与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渍搅拌混合,并干燥,得到所述改性悬浮生物填料;其中,所述聚氨酯填料、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混合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20%

30%):(40%

60%):(30%~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废水中氮素强化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2~0.35mol/L;所述聚氨酯填料、复合型可溶性金属盐混合溶液和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哲施雯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赛科环保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