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高应力作用下裂隙岩石力学特性的统计损伤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层资源开采和深部岩石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固体力学与统计损伤力学概念,提出一种高温高应力作用下裂隙岩石力学特性的统计损伤分析方法,可综合考虑裂隙压密闭合前与裂隙压密闭合后两阶段的力学响应。
技术介绍
[0002]深部资源开发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2022年塔里木盆地全年平均钻井深度首次超过7000m,“深地一号”工程中部分钻井深度达9000m之上。随着资源开采向地球深部进军,随之而来的便是“高地温、高应力”难题,实际工程温度达160℃,应力达140MPa。如克深903井由于高温高应力致使卡钻,故障处理时间长达85d,钻井周期长达567d;顺北油气田5口钻井井壁坍塌,累计损伤时间900余天。然而现有力学理论无法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经典力学难以准确描述深层岩石本构关系。为此,提出考虑温度作用下描述岩石整个破裂全过程,适用于低应力条件下岩石强度随围压线性增长的同时,也反映岩石在高应力影响下出现的非线性变形,同时描述岩石高温高应力情况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高应力作用下裂隙岩石力学特性的统计损伤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进行高温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力学试验,得到不同工况下岩石三轴压缩的应力
‑
应变曲线图及试验数据;(2)、根据试验数据,在τ
‑
σ坐标系内绘制不同工况下莫尔圆,提出非线性M
‑
C强度准则,建立高温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强度准则来描述莫尔圆的包络线;(3)、定义热损伤变量;(4)、将岩石受力分为裂隙压密前和裂隙压密后两个阶段,引入初始损伤概念,根据受力特征推导两阶段的损伤变量;(5)、推导岩石裂隙压密前与裂隙压密后两阶段岩石受力变形的力学模型;(6)、推导岩石裂隙压密前与裂隙压密后两阶段参数的表达式;(7)、将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应力作用下裂隙岩石力学特性的统计损伤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高温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力学试验,得到不同工况下岩石三轴压缩的应力
‑
应变曲线图及试验数据,方法如下:进行高温高应力情况下岩石力学试验:试验温度分别为25℃、50℃、100℃、150℃、300℃,应力条件从0MPa开始,以10MPa为阶梯,至60MPa结束;通过试验数据,绘制岩石应力
‑
应变曲线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应力作用下裂隙岩石力学特性的统计损伤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试验数据,在τ
‑
σ坐标系内绘制不同工况下莫尔圆,提出非线性M
‑
C强度准则,建立高温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强度准则来描述莫尔圆的包络线,方法如下:根据岩石力学试验数据,在τ
‑
σ坐标系内绘制不同工况下岩石的莫尔圆,分析线性M
‑
C强度准则描述高温高应力情况下岩石破坏的不足,通过比较线性M
‑
C强度准则、幂函数型M
‑
C强度准则、双曲线型M
‑
C强度准则、抛物线型M
‑
C强度准则,分析各准则描述高温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强度的适用性,提出非线性M
‑
C强度准则,表达式如下:式中:τ表示剪切面剪应力,σ表示剪切面正应力,T表示温度,d、e、f、g、h表示试验拟合参数,c表示岩石粘聚力,c=11.06
‑
6.99
×
0.99
T
;基于岩石莫尔圆和幂函数型M
‑
C强度包络线,建立高温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强度准则来描述莫尔圆的包络线,表达式如下:式中:σ1表示第一主应力,σ3表示第三主应力,α表示岩石破裂角,a和b为试验拟合参数,a=(d+eT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东,王柄淇,姚军,张祥,井文君,刘春天,杨永飞,严侠,黄朝琴,曾青冬,马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