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64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3
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属于边坡保温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边坡保温结构存在外部缺少保护措施,容易出现破坏,以及边坡下部水汽渗透到坡体基建中容易造成粘接层局部失效,进而出现鼓包、起层等现象,造成局部保温失效,影响了保温的效果的问题,本申请中的保温单元包括保温板主体和两个连接滑道,所述两个连接滑道沿保温单元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每个连接滑道插装在边坡基建上,每个连接滑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边坡基建的坡面延伸方向相同,保温板主体设置在两个连接滑道上,且每个保温板主体与两个连接滑道均为滑动拆卸连接。本申请主要用于对水利工程寒地边坡进行防冻的装置。寒地边坡进行防冻的装置。寒地边坡进行防冻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边坡保温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寒地边坡受到低温影响,冬季坡体表面容易出现干裂,影响边坡的使用寿命和阻隔作用,通常情况在冬季来临之时,工作人员会对寒地边坡进行保温处理,传统的保温模式是在边坡外表面铺设一层保温层,并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待到春季天气温暖后将其撕下,此种保温方式较为方便,属于一次性保温,由于粘接面在撕扯时出现了损坏,撕下后的保温层很难进行二次利用,铺设保温层还会存在的弊端就是保温层外部缺少保护措施,外表层也容易出现破坏,以及边坡下部水汽渗透到坡体基建中潮气传递给粘接层,容易造成粘接层局部失效,进而出现鼓包、起层等现象,造成局部保温失效,影响了保温的效果,因此为了克服现有边坡保温结构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种新式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边坡保温结构存在外部缺少保护措施,容易出现破坏,以及边坡下部水汽渗透到坡体基建中潮气传递给粘接层,容易造成粘接层局部失效,进而出现鼓包、起层等现象,造成局部保温失效,影响了保温的效果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
[0004]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多个保温单元,多个保温单元沿边坡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0005]所述保温单元包括保温板主体和两个连接滑道,所述两个连接滑道沿保温单元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每个连接滑道插装在边坡基建上,每个连接滑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边坡基建的坡面延伸方向相同,保温板主体设置在两个连接滑道上,且每个保温板主体与两个连接滑道均为滑动拆卸连接;
[0006]所述保温板主体包括板壳、外侧保温单元和内部侧保温单元,所述板壳设置在两个连接滑道上,且板壳与两个连接滑道均为滑动拆卸连接,外侧保温单元设置在板壳远离边坡坡面的一侧,且外侧保温单元与板壳固定连接,内侧保温单元设置在板壳靠近边坡坡面的一侧,且内侧保温单元与板壳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板壳的两端分别加工有一条滑槽,每条滑槽与连接滑道对应配合设置,每条滑槽的底部与板壳的底部连通设置,每条滑槽的顶部设有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与板壳一体成形设置,板壳远离边坡基建的一侧中心处加工有容纳腔,外侧保温单元对应设置在容纳腔中,且外侧保温单元与容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板壳靠近边坡基建的一侧均布加工有多个阶梯盲孔,每个阶梯盲孔的大口端与板壳靠近边坡基建的一侧连通设置,内部侧保温单元设置的安装部对应设置在多个阶梯盲孔中,且内部侧保温单元的安装部与每个
阶梯盲孔中的阶梯面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侧保温单元包括外侧保温层、混凝土加固层和外部护板,所述外侧保温层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且外侧保温层与容纳腔的底部粘接固定,混凝土加固层设置在外侧保温层的上方,且混凝土加固层的底部与外侧保温层的顶部固定连接,外部护板设置在混凝土加固层的上方,且外部护板的底部与混凝土加固层的顶部固定连接,外部护板的顶部与板壳远离边坡基建的一侧共面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侧保温单元包括多个自适应单元和内侧保温层,所述每个自适应单元对应设置在一个阶梯盲孔中,且每个自适应单元的一端与所在阶梯盲孔中的阶梯面固定连接,内侧保温层设置在板壳远离边坡基建一侧的外部,每个自适应单元的另一端与内侧保温层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单元包括自适应弹簧、导向柱和连接片,所述自适应弹簧设置在阶梯盲孔中的大孔径孔段中,且自适应弹簧的一端与所在阶梯盲孔中的阶梯面固定连接,连接片设置在自适应弹簧的另一端上,且连接片与自适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柱设置在自适应弹簧中,且导向柱的一端与连接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柱的另一端设置在阶梯盲孔中的小孔径孔段中,且导向柱的另一端与阶梯盲孔中的小孔径孔段间隙配合设置,连接片的另一端与内侧保温层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滑道包括支撑板、滑道和多个固定锥,所述滑道设置在支撑板一侧的上部,且支撑板与滑道一体成形设置,滑道与滑槽对应配合设置,多个固定锥沿支撑板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设置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且每个固定锥的连接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2]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0013]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相比于传统保温结构粘接的固定方式,本申请采用了挂装的方式,提高了保温结构的反复利用性,而且在冬季时挂装,春季时拆除,施工也十分便捷,本申请对于保温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内外双侧保温层的设计,保温层采用硅酸盐保温材料制成,或者也可采用钢丝网及水泥泡沫板制成,提高了保温强度,内侧保温层设置在结构与坡体之间并利用自适应单元使保温层时刻与坡面接触,外侧保温层外部设有混凝土和防护板层,可以有效的提高保护层的抗冲击性,极大的提高了保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所述保温单元的主剖示意图;
[0015]图2为本申请所述保温单元的主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申请所述保温单元中保温板主体的仰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申请所述保温单元中保温板主体的侧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申请所述保温单元中连接滑道的侧视示意图;
[0019]图6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7为本申请所述保温单元的工作示意图;
[0021]图中:1板壳、11滑槽、12阶梯盲孔、13容纳腔、2外侧保温层、3混凝土加固层、4外部护板、5自适应单元、51自适应弹簧、52导向柱、53连接片、6内侧保温层、7连接滑道、71支撑
板、72滑道、73固定锥和8边坡基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多个保温单元,多个保温单元沿边坡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0023]所述保温单元包括保温板主体和两个连接滑道7,所述两个连接滑道7沿保温单元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每个连接滑道7插装在边坡基建8上,每个连接滑道7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边坡基建8的坡面延伸方向相同,保温板主体设置在两个连接滑道7上,且每个保温板主体与两个连接滑道7均为滑动拆卸连接;
[0024]所述保温板主体包括板壳1、外侧保温单元和内部侧保温单元,所述板壳1设置在两个连接滑道7上,且板壳1与两个连接滑道7均为滑动拆卸连接,外侧保温单元设置在板壳1远离边坡坡面的一侧,且外侧保温单元与板壳1固定连接,内侧保温单元设置在板壳1靠近边坡坡面的一侧,且内侧保温单元与板壳1固定连接。
[0025]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外侧保温单元和内部侧保温单元进行双层保温,保温效果明显提升,而且保温板主体与连接滑道7滑动连接,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
[0026]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7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多个保温单元,多个保温单元沿边坡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保温单元包括保温板主体和两个连接滑道(7),所述两个连接滑道(7)沿保温单元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每个连接滑道(7)插装在边坡基建(8)上,每个连接滑道(7)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边坡基建(8)的坡面延伸方向相同,保温板主体设置在两个连接滑道(7)上,且每个保温板主体与两个连接滑道(7)均为滑动拆卸连接;所述保温板主体包括板壳(1)、外侧保温单元和内部侧保温单元,所述板壳(1)设置在两个连接滑道(7)上,且板壳(1)与两个连接滑道(7)均为滑动拆卸连接,外侧保温单元设置在板壳(1)远离边坡坡面的一侧,且外侧保温单元与板壳(1)固定连接,内侧保温单元设置在板壳(1)靠近边坡坡面的一侧,且内侧保温单元与板壳(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壳(1)的两端分别加工有一条滑槽(11),每条滑槽(11)与连接滑道(7)对应配合设置,每条滑槽(11)的底部与板壳(1)的底部连通设置,每条滑槽(11)的顶部设有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与板壳(1)一体成形设置,板壳(1)远离边坡基建(8)的一侧中心处加工有容纳腔(13),外侧保温单元对应设置在容纳腔(13)中,且外侧保温单元与容纳腔(13)的内壁固定连接,板壳(1)靠近边坡基建(8)的一侧均布加工有多个阶梯盲孔(12),每个阶梯盲孔(12)的大口端与板壳(1)靠近边坡基建(8)的一侧连通设置,内部侧保温单元设置的安装部对应设置在多个阶梯盲孔(12)中,且内部侧保温单元的安装部与每个阶梯盲孔(12)中的阶梯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寒地边坡防冻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保温单元包括外侧保温层(2)、混凝土加固层(3)和外部护板(4),所述外侧保温层(2)设置在容纳腔(13)的底部,且外侧保温层(2)与容纳腔(13)的底部粘接固定,混凝土加固层(3)设置在外侧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冲填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