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52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包括主桥,配合所述主桥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前引桥和后引桥,配合所述移动栈桥设有行走单元,配合所述行走单元的移动栈桥还设有宽幅调节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以中心轴为基准进行移动栈桥的宽幅的增加或减小,减少位移量、位移频次;便于大型工程车辆的通行,使其不需要频繁调节车辆行驶路径;减少移动栈桥的零部件磨损,延长移动栈桥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变截面隧道施工。于变截面隧道施工。于变截面隧道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


[0001]本技术属于土层或岩石的钻进的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工程施工时,仰拱开挖后,需要采用栈桥跨越开挖区,以便于车辆顺利通行,同时也需要对仰拱进行布设钢筋、混凝土浇筑等操作。随着钻爆法隧道开挖施工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推广,移动栈桥开始广泛出现在隧道施工现场。
[0003]自行式的移动栈桥是一种用于隧道仰拱整体施工过程中供机械、车辆临时通行的设备,并且其可以根据施工需求,在完成当前工位的工作后,自行移动至下一工位,可以满足隧道施工的通行要求和施工需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投入和劳动强度。
[0004]现有技术中,移动栈桥除了可以前后移动外,还需要基于需求实现左右方向的移动,这种移动一般通过电控小车实现。在微调的情况下,这种移动并不影响实际通车,但是对于位移较大或较频繁的场景,或是变截面隧道施工时,这种移动将对隧道内待通行的大型工程车辆带来极大的不变,频繁的调节也会导致移动栈桥的零部件磨损增加,进而缩短移动栈桥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所述移动栈桥包括主桥,配合所述主桥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前引桥和后引桥,配合所述移动栈桥设有行走单元,配合所述行走单元的移动栈桥还设有宽幅调节单元。
[0007]优选地,所述主桥、前引桥和后引桥为对应设置的2组,所述宽幅调节单元包括配合设于2组主桥、前引桥和后引桥间的伸缩杆。
[0008]优选地,任一所述伸缩杆包括主套管,所述主套管内设有双杆液压缸,所述双杆液压缸的2个输出端分别设有推杆,任一所述推杆与对应的主桥、前引桥或后引桥配合设置。
[0009]优选地,1个或多个所述主套管的底部设有距离传感器。
[0010]优选地,所述行走单元包括配合2组主桥、前引桥和后引桥设置的2条轨道,移动栈桥的主桥的一端配合2条所述轨道设有行走件,配合所述行走单元设有卷扬机;配合所述行走件设有第一支撑脚。
[0011]优选地,配合所述行走件的宽幅调节单元还包括垂直于2条轨道设置的导向轨。
[0012]优选地,配合所述导向轨设有第二支撑脚。
[0013]优选地,配合所述导向轨设有到位传感器。
[0014]优选地,所述主桥包括配合行走件设置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的一端与后引桥铰接,另一端铰接有主桥的活动段的一端,主桥的活动段的另一端与前引桥铰接。
[0015]优选地,配合所述移动栈桥的行走件和对应的后引桥及主桥的活动段间分别设有气缸。
[001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包括主桥,配合所述主桥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前引桥和后引桥,配合所述移动栈桥设有行走单元,配合所述行走单元的移动栈桥还设有宽幅调节单元。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可以以中心轴为基准进行移动栈桥的宽幅的增加或减小,减少位移量、位移频次;
[0019](2)便于大型工程车辆的通行,使其不需要频繁调节车辆行驶路径;
[0020](3)减少移动栈桥的零部件磨损,延长移动栈桥的使用寿命;
[0021](4)特别适用于变截面隧道施工。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移动栈桥与宽幅调节单元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移动栈桥与行走单元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行走单元与宽幅调节单元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
[0027]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所述移动栈桥包括主桥1,配合所述主桥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前引桥2和后引桥3,配合所述移动栈桥设有行走单元,配合所述行走单元的移动栈桥还设有宽幅调节单元。
[0028]本技术中,以前引桥2和后引桥3作为连接主桥1和隧道内地面的斜坡,便于工程车辆的行驶。
[0029]本技术中,配合移动栈桥设置行走单元,使其可以在隧道内按需推进,同时设置宽幅调节单元,使移动栈桥可以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侧同步实现宽幅调节。
[0030]本技术中,显而易见地,行走单元和宽幅调节单元以控制端实现控制,控制端的设置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需求自行设置。
[0031]所述主桥1、前引桥2和后引桥3为对应设置的2组,所述宽幅调节单元包括配合设于2组主桥1、前引桥2和后引桥3间的伸缩杆。
[0032]任一所述伸缩杆包括主套管4,所述主套管4内设有双杆液压缸5,所述双杆液压缸5的2个输出端分别设有推杆6,任一所述推杆6与对应的主桥1、前引桥2和后引桥3配合设置。
[0033]1个或多个所述主套管4的底部设有距离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0034]本技术中,所述主桥1、前引桥2和后引桥3为对应设置的2组,也就是分为了左
桥和右桥,用于车辆的行驶,同时为了便于浇筑,在2组主桥1、前引桥2和后引桥3间设置若干组伸缩杆,相邻的伸缩杆与2组主桥1、前引桥2或后引桥3间构成的孔用于实现混凝土的灌注。
[0035]本技术中,具体实施过程中,伸缩杆以主套管4套设双杆液压缸5,双杆液压缸5的输出端作用于推杆6,进而作用于对应的主桥1、前引桥2或后引桥3。
[0036]本技术中,以设置在主套管4的底部的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栈桥的位置为正,即所有的距离传感器与仰拱开挖区域的距离应当基本一致。
[0037]所述行走单元包括配合2组主桥1、前引桥2和后引桥3设置的2条轨道7,移动栈桥的主桥1的一端配合2条所述轨道7设有行走件8,配合所述行走单元设有卷扬机9;配合所述行走件8设有第一支撑脚10。
[0038]配合所述行走件8的宽幅调节单元还包括垂直于2条轨道7设置的导向轨11。
[0039]配合所述导向轨11设有第二支撑脚12。
[0040]配合所述导向轨11设有到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0041]本技术中,配合2组主桥1、前引桥2和后引桥3分别设置轨道7,移动栈桥的主桥1的一端的行走件8与轨道7配合,在卷扬机9的带动下可以实现前进和后退,行走件8的设置为本领域常规技术;同时,配合行走件8设置第一支撑脚10,第一支撑脚10可以为多对;同时垂直于2条轨道7设置有导向轨11,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所述移动栈桥包括主桥,配合所述主桥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前引桥和后引桥,其特征在于:配合所述移动栈桥设有行走单元,配合所述行走单元的移动栈桥还设有宽幅调节单元;所述主桥、前引桥和后引桥为对应设置的2组,所述宽幅调节单元包括配合设于2组主桥、前引桥和后引桥间的伸缩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伸缩杆包括主套管,所述主套管内设有双杆液压缸,所述双杆液压缸的2个输出端分别设有推杆,任一所述推杆与对应的主桥、前引桥或后引桥配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其特征在于:1个或多个所述主套管的底部设有距离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不间断施工用移动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单元包括配合2组主桥、前引桥和后引桥设置的2条轨道,移动栈桥的主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超万爱州曾先才田富睿吴浩唐海军李坚江国林张宏黄龙李禹霓郑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