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脑电网络引导的闭环电刺激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认知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脑电网络引导的闭环电刺激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时相干涉电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Stimulation,TI)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脑神经调控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高频交替电场的时间相位差异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形成干涉图案,从而在脑内产生局部电场,实现神经元的精确激活。有研究表明,时相干涉电刺激可以用来调节脑电活动,改善患者的认知和运动能力。同时TI技术在神经调控、脑网络功能改善、认知增强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TI技术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研究人员Karl Deisseroth等人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控制的光遗传学调控方法,即Optogenetics,该技术使得研究人员能够通过光的控制精确地操纵神经元的活动。之后,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是否存在一种与Optogenetics相类似的非侵入性脑神经调控技术,于是TI技术被提出。随着该技术的发展,TI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脑电网络引导的闭环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脑电信号采集与预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受试者脑网络的脑电信号及其脑电活动模式,对所述脑电活动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脑电网络构建与分析模块:用于提取所述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的特征,并构建并分析脑电网络,筛选出能够清晰区分不同脑电网络活动状态的指标;输出脑电网络指标值;闭环电刺激模块:用于持续检测所述脑电网络指标值,当检测所述脑电网络指标值异常时开启电刺激,否则,关闭电刺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网络引导的闭环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网络构建与分析模块,具体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选择所述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的不同通道,计算各通道之间相干性矩阵或者相关性矩阵,以表达脑电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构建脑电网络;步骤S2:周期性地计算所述脑电网络的PLV矩阵,将PLV值与预设的基线值相比较,输出脑电网络指标值;PLV=|1/N*Σexp(i(θ1‑
θ2))|其中,N表示所述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长度,θ1和θ2分别表示两个所述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的相位;i是虚数单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脑电网络引导的闭环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选择所述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的不同通道,计算各通道之间相干性矩阵或者相关性矩阵,以表达脑电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构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